严格意义上来说,北汽EV150、Model S、 帝豪EV、比亚迪e5属于第一批新能源车主。
目前路上已经看不到这些新能源车型了,一方面原因是当年的销量并不大,“能见度不高”,另一方面原因是,初代技术、质保政策、产业链的不够完善,导致这些车型在几年之后的可靠性开始出现直线下滑。
对于用户来说,遇到的问题非常直接:维护成本极高、使用体验感直线下滑。
电车有一个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电池特性和发动机的完全不同,钢铁铸造的发动机即便是损坏,也可以通过修复来保持活力,但电池一旦损坏就只能更换,而且成本非常高。
以目前定价23万左右的Model 3为例,更换电池包的成本在12万左右,占车价的50%左右。
尤其是对于已经停产的车辆来说,想要更换电池包,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拆车,另一种是官方售后。
时间的推移会降低电池的寿命,满充满放之后的电池包可以做到几十万公里小衰减,但5年、8年之后的电池包容量将会明显降低。
尤其是第一批电动车车主,整体续航能力都比较弱,相对来说只有400多km。
考虑到日常使用的局限性,其实留给用户的只有标定续航的80%左右,冬季续航打6折,夏季续航打8折。
用过电车的人都知道,标定400km的电车,即便是在不衰减的情况下,使用里程也只有280km左右,毕竟不可能跑空电量,也不可能每一次都充到100%。
另外,像特斯拉Model S这种高定价车辆,还有很多附加配置,比如说中控大屏和自动驾驶辅助配件,寿命也都会折损,体验感降低。
初代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基本上都在10年左右,这是一个理想的使用状态,宁德时代发布了全新的“长寿命电池”,但在时间上也只有16年。
理想情况下,在不发生电池包刮蹭、涉水、强制过充过放的情况下,电池包能够服役16年,而在这16年中使用状态也是在逐步衰减,第十年的使用良好度无法和新车相比。
无论是充电速度还是续航表现,都会有较大的差距。
所以在如今的市面上,基本上也看不到太老的电车,因为第一批电车车主都已经被迫换车,第二批电车用户也进入到了一个考核期。
2018年前后选择电动车的用户群体,到今年已经使用了八年左右,车况、续航也都有一定折扣,还能坚持多久也是一个未知数。
总而言之一句话,电车用户的换车频率一定要比油车更高,因为电池本身就无法抵抗岁月的侵蚀,时间的推移会降低使用价值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70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