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股东大会召开在即, 聊聊他的低估型投资

舵手图2024-04-29 14:12:16  57

当地时间5月3日至5日,一年一度的全球投资盛事、被誉为“投资界春晚”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将于奥马哈举行,届时,93岁的巴菲特将回应全球股东的提问。在当前行情震荡之时,先让我们聊一聊这位传奇“股神”的低估型投资

1957年到1969年,巴菲特合伙人时期的业绩曲线,至今少有人超越——12年时间里,年化复合收益率达到30.4%,且无一年亏损。

造就如此优异业绩的,是巴菲特常用的三类投资方法:低估类、套利类和控制类。合伙人后期又加上了相对低估类。

那么,在A股市场低迷的当下,人们是否可以模仿和践行巴菲特的低估类投资方法呢?

2016年刚开始接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时,曾经一度我认为可以模仿,随着认知的提升以及重读信件,长坡雪认为,使用巴菲特低估型投资方法要慎之又慎,甚至普通投资者根本无法模仿。为什么?

巴菲特眼中的低估

我们先看看信中详细介绍的两个低估类投资的案例。

案例1:桑伯恩地图公司

该公司主营业务是出版并持续修订美国所有城市的超精细地图,1930年代,这些地图是保险公司承保的重要参照物;但随着承保方法的变化,地图信息不再有用,该公司的地图业务利润从1930年代的50万美元下降到1950年的不足10万。

尽管主营业务不振,但是公司积累了大量股票、债券等投资组合。

根据信件的描述,长坡雪制作了巴菲特对该公司的估值信息表:

如上表可知,巴菲特买入时,桑伯恩地图公司拥有的投资组合价值,每股为65美元,比当时的股价要高出20美元,地图业务算是白送。

案例2:登普斯特农具制造公司

另外一个低估案例是登普斯特农具制造公司。

公司生产农具和供水系统。巴菲特1956年开始买入,当时,该公司的股价是18美元,净资产72美元,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减去所有负债是50美元。

从上述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巴菲特眼中的低估,是从产业资本的视角观察公司的——把公司买下来然后立刻变现仍然能赚到一笔。这种低估可以称之为清算型低估。

清算型低估类的股票,其经营基本是暗淡无光,短期内看不到任何利好因素。巴菲特知道,此类投资有时能很快获利,有时需要几年时间。

为了确保投资的确定性,巴菲特会分散持有很多种清算型股票。

经验表明,买入一百只这样的股票,在一到三年之内,其中七八十只能实现不错的收益。买入的时候,很难说哪只就能涨,只知道整个组合的前景良好。促使组合中个股上涨的因素很多,可能是行业状况好转、收到收购要约、投资者心理变化等等。”

巴菲特的确定性:低估类向控制类转换

除了用分散持有多只清算型股票为保证投资的确定性外,巴菲特还会主动亲自下场,将低估类投资转化为控制类投资。

市场发现不了公司的价值,巴菲特下场去创造和实现公司的价值。

“一只股票,我们是当做低估类买入的,但是如果股价长期低迷,会考虑把它发展成控制类;如果还没有买到足够的货,股价就涨起来了,我们就在涨起来的价格卖掉,成功完成一笔低估类投资。”

巴菲特在信中详细阐述了登普斯特农具制造公司的案例过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原版信件,本文仅简单复述整个过程的大致脉络:

1956年,当作低估型投资买入→股票仍然低估,巴菲特逐步控股,最高持股70%以上→先后罢免两任总裁→公司一度面临倒闭风险→经芒格推荐,聘任了新总裁→公司经营改善→登广告卖公司→1963年,公司所在的小镇居民反抗巴菲特卖出公司,集资300多万美元买下巴菲特持有的公司股权→巴菲特获利2倍多。

为了获得2倍多的利润,巴菲特可谓煞费苦心,先后罢免过两任总裁,变卖公司的行为还得罪了公司所在的小镇居民,被当地居民讨厌。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低估型投资,遇到的几乎是不好的管理层管理的不好的行业中的不好的公司,在“三个不好”的加持下,你很难做成一笔优雅的生意,难怪格雷厄姆称之为“捡烟蒂”

不适合A股的原因

2016年刚接触巴菲特的信时,觉得可以在A股复制低估型投资的方法;如今再回头看,散户要慎用巴菲特的低估型投资方法,原因在于:

一是,A股市场少有巴菲特低估型投资的机会。

很多人看到股价下跌50%、70%甚至80%,就认为某家公司股票低估了,这是不理智、不科学的。

巴菲特所谓的低估是指清算型低估,是经过缜密的财报分析,找出那些市值大幅低于清算价值的公司。

1950年到1969年之间,美国之所以有大量低估型投资的机会,是因为之前经历了1930年代的金融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人们对股票市场态度的转变,在美国,这种低估型投资机会遍地的情形也消失了。

在关闭合伙基金前两年,巴菲特经常阐述“环境变了”、机会少了这样的观点。

1967年,他写道:这些年来,通过统计数据就能找到的便宜货几乎绝迹了。或许是因为过去二十年里,没再出现 30年代时的经济危机,没有人们对股票的厌恶,就没有遍地都是的便宜货,人们把股票筛选了一遍又一遍。

正是因为没有了大量的低估型机会,巴菲特才于1969年关闭了合伙基金,并在此后很少使用“捡烟蒂”的投资方法。

对应的,中国的A股市场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A股发行价还比较高,当前的国际环境也没有世界大战,要找到清算型低估的机会并不容易。

再者,就是偶尔找到几家,投资者也很保证盈利的确定性。

按照巴菲特的描述,清算型低估类股票,其盈利的概率在80%左右。为了确保确定性,巴菲特会分散持有多只股票;为了确定性,他还会实现从低估型向控制型的转换。

如果做不到上述的动作,投资者持有2、3只清算型低估股票且干耗时间的话,时间是差公司的敌人,差生意日益亏损,曾经低估的优势会不复存在,伯克希尔纺织厂后来不就倒闭了。

因此,在A股市场,投资者要慎用巴菲特早期的低估型投资方法。即便A股当下市场低迷,大多数股票只是相对低估,达不到清算型低估的标准。

当下的市场中,与强调低估相比,买入好公司更加重要。

也就是说,巴菲特伯克希尔时期践行的“买入+持有”好公司的策略更适合A股——在当下震荡低迷的市场中,投资者以相对低估的价格买入好公司,也许股价还会继续下跌,但随着利润持续增长,好公司的股价终究会再创新高。

以上内容出自价值投资研究专家、舵手图书特邀作者长坡雪,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下期内容更精彩。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6841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