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风者》中,出现了一个和沈图南作对的大反派虞世卿,剧里他是苏沪商会的实际控制人、民国金融大买办,背靠的便是大姐宋霭龄和孔祥熙。
《追风者》经典画面
这里提一句,沈图南背后是宋先生(原型便是国府财政部长宋子文),两人的争斗,其实是宋子文和孔祥熙的两派权力集团斗争。
其实,虞世卿的历史原型,便是民国时期的宁波籍大买办虞洽卿。
他出身一个穷苦家庭,早年丧父后便进商行干学徒工,耗时59年,成为了一名大发国难财的买办商人,甚至为蒋氏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提供了大笔经费支持。
1867年,虞洽卿出生在宁波镇海一户穷苦的农村家庭。
5岁时,虞洽卿丧父,便和家里的母亲、妹妹相依为命,读了两三年私塾以后,奈何生活压力,便时常去海边捡贝壳来维持家里生计。
后来,14岁的虞洽卿,只身来到上海准备在这里闯出一番天地,经过家里亲戚介绍,终于在一处租界颜料行做起了学徒工。
当时,颜料行时常有外国人前来谈判生意,虞洽卿也得以经常和外国人交谈,并且还从外商和传教士口中学习外语。
正是因为虞洽卿在外商语言方面的优势,在25岁时,虞洽卿被推荐到一个德商央行上班,他也从一个简单的跑腿学徒工,摇身一变从下游分销商变为上游供货商,也就变成为所熟知的买办,专门负责和外国人之间的贸易往来。
当时,虞洽卿做买办不到4年,便先后在华界和租界都购置了大量房产,甚至还花了接近500两银子从清廷手中买官来当,简直是实现了财富自由。
1906年,虞洽卿代表上海工商业团体,赶赴日本参与经济考察,并看到日本繁荣的金融业,心中备受启发,回国后就立即决定筹办四明银行。
两年后,一家拥有75万雄厚资本的四明商业储蓄银行正式挂牌上市,而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民营银行。到1933年,四明银行的总储蓄资金池高达4400万元。
四明银行
后来,在孙中山先生的授意下,虞洽卿和戴季陶等人,还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取名为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早年间的虞洽卿,心中还是有着救国救民的抱负。曾经,他就是因为捍卫中国传统文化,和租界当局针锋相对,捍卫华人利益,还利用罢工罢市对租界进行威慑。
当时,为了保护上海租界的华人安全,他花费巨资组建了一支民间武装部队,甚至这支部队在辛亥革命时期也是对于上海的独立光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9年,正是因为虞洽卿在外商贸易上的出色表现,其在苏沪商会的内部权力、声音也是愈发强大,并成为上海总商会会长,还受到过荷兰政府的特别嘉奖(在荷兰银行当买办时期获得)。
但是,虞洽卿也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分子,早年间先向民族资产阶级靠拢,尤其是和段祺瑞为代表的皖系军阀。后来,眼见段祺瑞在苏沪地区失势后,他重新选择投靠对象,为国府和北伐军队服务。
在蒋氏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为反革命政变提供经费支持的幕后人,便是宁波籍大买办虞洽卿。
他的投机手法,使得其在国府里的话语权逐渐增加,也深得蒋氏的青睐,而后国府为感谢虞洽卿的支持。
不仅提拔他成为国府经济委员会成员,还担任租界工部局的华人董事,当地还特意将上海公共租界的主干道名为“虞洽卿”路。
可见,当时的虞洽卿对于国府来说,是多么重要。当然,看重的便是虞洽卿手里的钱财,那都是一笔笔军费。
1937年,日军悍然向华北发动军事进攻,卢沟桥事变由此爆发,而后国府组织了大批精锐兵力在淞沪战场,和日军展开了一场以时间换空间的战争,战争却是异常惨烈,中国军队损失惨重。
当时,虞洽卿已经是上海难民救济协会会长,专门处理淞沪战事的难民、伤兵等问题,并从南洋等地购买了大批粮食,运到国内供给给当地百姓。
即便这笔钱是用于支援淞沪战事,以及用于调配粮食解决国内百姓的吃饭问题。
但是,还是被虞洽卿以“救济难民”为名号,用免税的手段,将粮食从西贡运到苏沪地区,进而大发国难战争横财。
1941年,上海彻底沦陷,拒绝和日本人合作的虞洽卿,带着身家去到重庆定居生活。
此时,虞洽卿已经是74岁的高龄。
但是,他来到重庆以后,还是展现了一名投机商人的贪婪嘴脸,组织了一批民运公司(早在1917年,虞洽卿就创办了宁兴船运公司,经营航运业务,后成为三大民营航运集团之一),用于运输和囤积战略物资,低买高卖,大发战争横财、国难财。
不过,和《追风者》的大姐(宋霭龄历史原型)大发国难财150亿法币,价值现今1500亿人民币之多,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这位纵横晚清和民国商场的超级大买办,因病在重庆去世。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67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