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国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和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合作、竞争,大力扩展海外市场,现在,我们的布局,取得战果了。
据韩国研究机构报告,去年,韩国三星、SK、现代汽车和LG这四家龙头企业,利润总额下降了近66%。这样的降幅,堪称腰斩。如果不出意外,韩国很可能会在和中国的竞争中,从发达国家退步为发展中国家。这可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韩国自己的研究结果。
同样是韩国研究机构发布的内容,中韩两国的出口相似指数非常之高,尤其是在半导体、汽车、电子电器这些产业。在中国企业进入这些产业前,韩国凭借技术优势,几乎垄断了部分特殊芯片、内存、显示面板等产品的全球市场。但中国企业在和韩国的竞争中不断突破自我,在低端产品中以规模优势“攻城掠地”,韩国根本无力阻止,而在高端产品中,韩国很多引以为傲的技术,中国企业也在稳步超越。
事实上,韩国有些“高端产品”本身的技术并不高端,只是因为韩国企业的垄断,操纵了市场的供需平衡,导致了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在中国企业攻克技术壁垒后,立刻就变成了“白菜价”。
拿内存举个例子,国产内存厂商取得技术突破后,三星内存条价格暴跌,但很多消费者仍然认准了国产品牌,为什么?因为消费者也不是傻子,三星的降价幅度之大,足见在国产内存出现前,它的溢价有多高!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国企业出海,是韩国四大集团2023年营收腰斩的根本原因之一。韩媒称中国企业给韩国企业带来的压力为“撼动韩国经济的中国大突袭”,足见韩国人的绝望。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当然不是,韩国另一大支柱产业——造船业,也在经历着来自中国船厂的“冲击”。
上个月24号,中船长兴造船基地,沪东中华造船公司的2号船坞,4艘同坞建造的大型LNG运输船,2艘同日出坞、2艘半船起浮,如此盛况,中国人看到了心生骄傲,但韩国人看到了那可就是头皮发麻了?为什么?因为大型LNG船的建造技术,一直是韩国造船厂的优势,现在,中国造船厂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追平韩国造船厂的优势,一旦中国造船厂攻克了技术壁垒,韩国造船厂可能也会步四大集团后尘。
恐怕韩国没有想到,中国出海布局对世界产业格局的第一波“冲击”,会最先抵达韩国。但在我看来,出现这样的局面,其实是注定的。
中韩出口相似度高,不仅意味着竞争的加剧,更意味着合作的无限可能,但韩国亲手关上了合作的大门。
自尹锡悦上台后,韩国政府一步一步倒向美国、日本,在第一时间响应美国对华半导体制裁也就罢了,还在地缘政治不断挑衅中国。老话说得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哪怕就是日本,也是一边拿地缘政治讨好美国,一边叫着和中国合作。大家说说,把路走绝的韩国,这不是注定成为中国的手下败将吗?
现在再看韩国,不仅失去了产业优势,还丢掉了了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已经处于一种“入不敷出”的状态,还真有可能从发达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
但是,我要强调一点,我们从来没有关上合作的大门,更不会以技术优势构筑技术壁垒,我们一直坚持着“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发展理念。韩国就是把竞争当作唯一的基调,最终在竞争中失败了。
讲到这里,新的问题也就来了,韩国“完败”后,下一个又会是谁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初现端倪。
4月23号,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宣布,第一季度净利润锐减了55%,原因之一,是竞争加剧,竞争来自哪里?来自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
今年年初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高调出海,贸易量与日俱增,用来运输的滚装船不够,很多车企甚至自己出钱造船出海!因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太大,足以冲击到很多老牌车企,吓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到处找理由搞贸易壁垒,连“自由贸易”的招牌都不要了,也要阻止国产新能源汽车“登陆”,在这一点上,德国的反应就很巧妙。
德国总理朔尔茨前阵子访华的时候,不仅带着奔驰、宝马的CEO来中国“求合作”,还明确表态,不会阻止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进入德国。但其实德国也不是最贼的那一个,在朔尔茨访华前,日本丰田汽车就已经宣布将使用某国产厂商的智驾系统。
现在再看韩国,你会发现,在处理大国博弈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时,国与国之间的差距也是天差地别的。德国与中国的出口相似指数难道不高吗?但德国就想到了合作竞争,在合作中寻求机会,超越中国,我们当然也不怕,竞争失败就是能力不行,这就是事实,想要保持优势就必须不断进步,闭门造车终究会有落后的一天。
现在看,和韩国一样,只懂竞争不懂合作的美国,以及欧洲的某些国家,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失败者”的国家。
国产新能源汽车只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一个缩影,试想,美国引以为傲的芯片制造业,一旦被中国企业突破,完成了“白菜化”之后,会不会和韩国四大集团一样,营收腰斩呢?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67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