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惨遭吕后处死, 他临死前撂下的狠话, 为何让刘邦如芒在背?

青文评过去2024-04-28 09:09:36  50

公元前196年,韩信受萧何邀请,一起入宫参加宴饮。

韩信暗中参与谋反,其实是有些心虚的。但是他一想,当初刘邦与他约定“三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谅吕后不敢拿他怎么样。

结果等他到了宫中,被吕后命人用布袋吊在半空,然后让一群宫女用竹签戳他。可谓是上不见天下不着地,也不见铁。韩信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吕后处死了。

刘邦得知此事后,随口问了一句:“韩信临死之前都有说什么吗?”

吕后想了想,答道:“他说‘悔不该当初,没有听蒯通的建议。否则这天下落入谁手还真不好说’。”

刘邦闻言,大为震惊。他立刻传令下去:查,给我查,这蒯通到底是何许人也?他到底给韩信出了什么主意?

蒯通,韩信的首席谋士

楚汉争霸时期的顶级谋士,刘邦身边有张良、陈平,项羽身边有范增,而韩信身边则有蒯通。

蒯通作为韩信身边的首席谋士,虽然名声不显,但是其才能不比张良、陈平差多少,比之范增,还要强上一些。

关于蒯通的身世以及早年经历已经无从查知,但是他一出手便是大手笔。

陈胜吴广起兵后,派遣大将武臣攻略赵地。武臣由于兵力不足,且装备简陋,因此一度进展缓慢。此时蒯通找到他,表示自己有办法让武臣不菲一兵一卒就拿下大批城池。

对于蒯通的话,武臣自然不信。毕竟当时蒯通并没有什么名气。但是他依然让蒯通去试一试,毕竟他此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死马当作活马医,万一蒯通成功了呢?

武臣的下一个目标是范阳县,蒯通便找到范阳县令徐公。

蒯通开启了忽悠模式,劝说道:“如今武臣大军压境,大人有何打算?”

徐公愁眉不展地答道:“能有什么办法,坚守不出呗。双方兵力悬殊,打肯定是打不赢的。但是投降也是不可能的。毕竟秦法严苛,我之前可是因此将百姓得罪惨了,一旦投降,下场肯定好不了。”

蒯通笑道:“对于别人来说也许确实如此,但是对于大人来说,这可是个天大的机会。”

徐公闻言,眼前一亮,急忙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蒯通答道:“武臣的大军前进缓慢,为何?还不是沿途城池抵抗激烈。如果大人选择投降,那可是第一个投降的。出于‘千金市马骨’的目的,武臣必定善待大人,这样其他县令、郡守才会纷纷效仿大人,武臣的军队才能轻松攻城略地。”

徐公一听,连连称妙,于是直接开城投降。而蒯通回去复命后,又将自己的这些话给武臣说了一遍。武臣深以为意,决定照办,并重用蒯通。

后来武臣被秦军大败,蒯通悄悄逃离,过了一段隐姓埋名、颠沛流离的日子。不过这一切都是暂时的,他这种人是不甘寂寞的。

他一直在暗中观察诸侯,想要寻找一个有前途的主公。他不是没考虑过刘邦和项羽。只可惜刘邦身边有张良、陈平,才能在他之上,而项羽身边有范增,项羽尊其为亚父。蒯通无论是去刘邦还是项羽麾下,都难以得到重用。

随着韩信不断攻城略地,强势崛起,蒯通决定投奔韩信。毕竟韩信实力有了,就缺个谋士。

一切如同蒯通所料,他很快便得到了韩信的重用。当时韩信接连平定赵国、代国和燕国,一时间风头无二。正当他磨刀霍霍,打算攻打齐国的时候,前方却传来消息:齐国投降刘邦了。

对此,韩信是很不满的。他做了那么多准备,结果不用打仗了,他的军功哪里来?而且她打下的地方,他说了算,现在齐国投降刘邦,他自然无法插手齐国的事情了。此事严重损害了韩信的利益。

韩信找来蒯通,要他给出个主意。

蒯通告诉韩信:“我已经打听清楚了,齐国之所以会投降,是一个叫郦食其的书生劝降的结果。他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便拿下七十多城,这不是让主公之前的努力都成了笑话?为今之计,主公应该假装没有得到齐国投降的消息,依旧出兵攻打齐国。齐国没防备,反而更容易攻下来。到时候主公大军在握,刘邦即使颇有微词,也不敢拿主公怎么样的。”

韩信闻言,连连称妙,于是出兵伐齐。齐王觉得自己被郦食其给忽悠了,于是将其处死,然后领兵迎战韩信。

齐王本就不是韩信的对手,加上韩信出其不意地出兵,仓促迎战,很快便溃败了。

还有一件事,虽然史书上没说,但是应该也是出自蒯通之手。那就是平定齐国后,韩信写信请求刘邦封他为代理齐王。

韩信是个纯粹的武将,立了功就等着封赏好了,他怎么会主动请求封赏,还指名要当代理齐王?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为了蒯通的三分天下之计打基础罢了。

令刘邦心惊胆战的三分天下之计

对于韩信主动请求封王的行为,刘邦其实气得牙痒痒。但是形势比人强,张良、萧何踢了他一下,他立刻反应过来。笑着说道:“封王就封王,做什么代理齐王,说出去多不好听,直接封韩信做齐王得了。这齐地是他打下来的,他做齐王名正言顺。”

韩信如愿以偿地成为了齐王,由于刘邦给他的,比他预期的还要多,因此他对刘邦那叫一个感恩戴德。

就在他当上齐王不久,项羽便派武涉前去游说韩信,希望能和韩信结盟。被韩信一口回绝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刘邦当初一步到位封他为齐王是多么高明的做法。

武涉前脚刚走,蒯通后脚便来到韩信的住处。

“主公,武涉此次前来,到底是什么意思?”蒯通问道。

“他竟然想劝说我与项羽结盟,一起对付刘邦。不过我已经回绝了。”

蒯通闻言,松了一口气。说道:“拒绝就对了,刘邦项羽,我们哪边都不要帮。”

这下子,韩信有点蒙了:“不帮项羽我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不帮刘邦?我好歹是他的臣子,而且她对我有知遇之恩,这样做不合适吧?”

蒯通一脸严肃地说道:“主公,论领军作战,你天下无敌。但是论起权谋算计,就不太行了。刘邦封你做齐王,那是因为他还需要让你去对付项羽。事实上,他封不封你做齐王,有什么区别呢?整个齐国都是你打下来的,齐国的大小事情都是你说了算。他只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

蒯通继续说道:“现在刘邦、项羽都向你示好,那是因为他们谁都无法奈何谁。而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在于主公,你无论是帮助刘邦还是项羽,一旦另一方被击败,到时候你们的盟友关系也就结束了,到时候又是一场大战。与其这样,不如让他们互相消耗,主公只需要等着坐收渔翁之利就好了。”

对于蒯通的提议,要说韩信完全不心动,那是假的。但是他犹豫再三后,还是拒绝了蒯通的建议。

因为韩信觉得他在项羽那里不受重用,而刘邦对他十分器重,这份恩情他不能不报。

此时的韩信怎么也想不到,就在项羽死后没几年,刘邦就对他动刀子了。即便刘邦当年许诺的“三不杀”,也没能保住他的性命。

刘邦动了杀心,蒯通巧妙化解

韩信死后,大臣们奉旨搜寻关于蒯通的资料,她的三分天下之计才被人们所知晓。听完大臣的汇报,蒯通出了一背冷汗。

要是韩信当年真的听从了蒯通的建议,那最终得到天下的必定是韩信。不仅汉朝不会存在,刘邦不会成为皇帝,甚至他能不能保住性命都难说。

一想到这里,刘邦对蒯通那叫一个咬牙切齿。他下令道:“来人,给我把这个蒯通给抓起来。此子不死,吾心难安。”

皇帝一张嘴,下面跑断腿。很快,蒯通便被带到了刘邦的面前。所有人都认为蒯通是在劫难逃,可是他却一脸风轻云淡,根本不为自己的处境担忧。

刘邦看着他,大感惊奇,问道:“你小子倒是淡定,我问你,你当初是不是给韩信出主意,让他搞个什么三分天下,然后看我和项羽鹬蚌相争,最后再渔翁得利?”

蒯通答道:“回陛下,确有此事。有什么不妥吗?”

刘邦大怒道:“有什么不妥?你让韩信把朕往死里坑,还问我有什么不妥?幸亏韩信没听信你的话,否则朕要小命不保了。来人,给我把他拖出去斩了。”

两旁的卫士闻言,立刻走上前来,要将蒯通给架走。

“且慢。”蒯通急忙说道:“陛下,你这可是错怪我了。当时我是韩信大的臣子,做臣子的为主公出谋划策,乃是本分。我如果不为韩信着想,反倒是帮着陛下,岂不是不忠不义之辈?现在天下初定,成败已定,陛下却因为过去的事情要杀忠义之士,这不是鼓励大臣们不忠不义吗?臣的命不值一提,但是因此断送了大汉江山,那就得不偿失了。”

刘邦笑道:“好一个牙尖嘴利,说来说去还不是怕死?不过你说得确实句句在理,为了你一个人,断送大汉的江山社稷,实在是不划算。这次朕就放过你,你赶紧从我眼前消失,别再让我看到你了。”

“谢陛下。”蒯通对着刘邦拜了拜,接着便离开了。

蒯通此人,虽然名声不显,但是不可否认,他的才智、眼光并不比张良、陈平等人差多少。他的三分天下之计,可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早了四百多年。要不是韩信优柔寡断,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这皇帝的宝座也许就是韩信的了。

刘邦最后能胜出,除了他懂人性,也有一部分运气的成分在。不过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也许刘邦做皇帝,建立汉朝,本就是天意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6081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