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约635年—约689年),字升之,号幽忧子,祖籍范阳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其家世显赫,系出名门望族——范阳卢氏。卢照邻的远祖是东汉侍中卢植,九世祖是后燕营丘郡太守卢偃,曾祖父是北齐幽州大中正卢旦,祖父是新宁县令卢子元,父亲是临颍丞卢仁朂。卢照邻自幼生长于书香门第,耳濡目染之下,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十岁时他远赴江南,向文学大儒曹宪、经石专家王义方学习《三苍》《尔雅》以及经史书籍。他不仅接受了儒家经典的熏陶,还广泛涉猎了历史、哲学、医学等多种知识领域,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有所成后,卢照邻来到长安,投靠了朝廷重臣来济。来济对卢照邻十分看重,在他的帮助下,卢照邻在名声大振。邓王李元裕听到卢照邻的名声后,邀请他担任了自己的府中典签。邓王对卢照邻也非常看重,曾对人说卢照邻就是自己的司马相如。邓王府藏书丰富,在这里卢照邻博览群书,收获满满,可以说来到邓王府,卢照邻是如鱼得水。这之后,他跟随邓王大约十年之久,麟德二年(665)邓王薨逝。在任邓王典签期间,卢照邻并不满足于安逸的府邸生活,渴望在政坛上施展抱负。他在邓王府的任职经历,使他得以近距离观察朝政,并结交了许多文人士大夫,这无疑拓宽了他的视野,丰富了其诗歌创作的题材。
卢照邻的官场生涯并不顺遂,虽才情出众,却未能如愿在政坛上施展抱负。不久,他迁至益州新都县尉,远离了京城的政治中心。在新都期间,卢照邻虽身处逆境,却并未消磨其锐意进取之心。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这些经历使他的诗歌创作更加贴近现实,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三年任满后,他并没有离开四川,又盘游蜀地约两年时间。离开蜀地后,他来到东都洛阳。在洛阳期间,他托古意而写今情,完成了他的代表作《长安古意》。展现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批判精神,他以华美的辞藻描绘了京城繁华背后的世态炎凉,表达了对权贵骄奢、民生疾苦的深刻忧虑。也正因为这首诗,他被武三思投入牢狱,经人营救才逃出生天,得以幸免于难。
出狱后不久,大约在卢照邻四十岁左右,他不幸罹患风痹之疾,可能就是今天的麻风病。这种疾病的折磨不仅使他的身体日益衰弱,更剥夺了他继续从政的机会。为了寻求治疗,卢照邻遍访名医,然而,病情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反而日益加重。在卢照邻病情严重、多方求医无效的情况下,他找到了当时声名远播的孙思邈。孙思邈以精湛的医术和仁心施治,为卢照邻提供了有效的治疗。在长期的诊疗过程中,二人建立起深厚的信任与友谊。卢照邻对孙思邈的医术和人格魅力极为钦佩,视其为师,不仅向其学习医学知识,更将其视为人生的导师。
卢照邻深受疾病的折磨,长期的病痛使他身体虚弱,行动不便。这种痛苦的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心态与主题选择。他在《释疾文·序》中自述病情之苦,字句间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与无奈。王充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个老人运气极差,学文、学武,年老、年少,都和帝王的爱好相反,因此一生一事无成。卢照邻和他很像,卢照邻自己也说自己,高宗时尚吏,自己却尚儒;武则天时尚法,自己却推崇黄老;后来帝王封嵩山,屡聘贤士,自己却已成废人;因此写了《五悲文》宣泄自己命运的哀叹。
在病情日益加重的情况下,卢照邻选择了隐居,先是移居太白山中,后又迁至具茨山下的颖水之滨,并为自己预先修筑坟墓,还经常躺卧其中,称得上是他的“活死人墓”。唐永淳元年(682)孙思邈逝世后,卢照邻病情无法抑制,生活在身心双重的痛苦中。最终因不堪病痛折磨,在于亲友告别后,他自投颖水而死,结束了短暂而痛苦的一生。他的死,不仅是个人悲剧,也是初唐文坛的一大损失。然而,他的诗歌作品却因其深沉的情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得以流传后世,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顾卢照邻的一生,他既是初唐诗坛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命运的悲惨者。他的才情与坎坷命运交织在一起,铸就了他独特的人生画卷。尽管疾病与仕途的双重打击使他的生命如同流星般短暂,但他的诗歌创作却如恒星般永恒,照亮了初唐文学的天空,也映照到千年之后的今天。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56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