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日前,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杨森前往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成为当地的一名“大喇叭广播共建员”。这里是沂蒙革命根据地,也是沂蒙精神的发源地。沂蒙精神在这里传承,红色故事在这里以新的方式演绎。
常山庄村是一处具有典型沂蒙山区特色的古村,依托山势,重叠错落。民居小院都是用石块垒就。如今这里是红嫂家乡旅游区的核心部分,小院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曾在这里发生,又被重新演绎的故事。
正在演出的是短剧《妇救会》,房屋、院墙天然成为一方舞台。尽管我已知晓这是一出沉浸式情景剧,但院子里的大姐一开口,我还是怔住了:她的口音和我熟悉的“沂南普通话”一般无二,“观众席”和“舞台”近在咫尺,让我一时分不清戏里戏外。
我和现场的观众一起,隔着80年的时光,“参加”了这场抗战时期的妇救会会议。会议在大姐大嫂们手中不停的活计中展开,大家讨论着斗争形势、夹杂着家长里短,不时还会与现场互动。
为了完成筹集粮食的任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拿出了做种子的玉米、要去换盐的鸡蛋……尽管没有宏大的场面、舞美,但生活气息十足,让人倍感亲切,也被深深打动。“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沂蒙人民支援人民军队的真实写照。演出的末尾,大姐拿来刚刚在短剧中摊好的煎饼,热情地分给我们这些观众,让味觉也来了一次“忆苦思甜”的体验。
“以当地人、说当地话、演当地事”,像《妇救会》这样的沉浸式情景小院短剧,沂蒙四季艺术团创作了10余部。沂蒙四季艺术团于2021年3月正式成立,演职人员大都是沂南县及周边县区的文艺爱好者。艺术团副团长燕兵说,本地的演员演发生在本地的故事,甚至有一些是发生在父辈或者祖辈身上的故事,表演中,他们能更好理解、能进入,比从外边请专业院团来演红嫂,有不一样的认知和感受。
本地演员具有天然的贴近性,而另一方面,表演质朴也意味着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为了达到理想的演出效果,团队和演员们都下了不少功夫。艺术团项目负责人袁中川介绍,艺术团与上海戏剧学院的团队合作,对零基础的演员们进行培训,带他们分析角色,包括语言的运用,慢慢地形成一种“不是表演的表演”,达到了一种与观众比较契合的、比较完美的表现形式。
另一个院子里上演的短剧,是《北海银行在沂蒙》。类似电影院里的不同放映厅,每一个小院都是专门为某一部剧定制的“剧场”。由于人气火爆,观众多的时候,一个小院一天就演了16场,演出的内容也在不断出新。沂蒙老区,最不缺的就是故事。袁中川说,他从小就听着故事长大,所以创作的基础源源不断。新时代,我们有必要把红色的故事挖掘出来,整理出来,用新的形式展现出来。
三年来,沉浸式情景小剧已累计演出约5500场。脱胎于小院的情景表演,也在尝试着走出小院,进社区、进军营、进校园,向更多人讲述红色故事。
除了小院看剧,今年当地又创新推出了《重走支前路》的行进式体验项目。演职人员穿上粗布短衣、推起独轮小车,带着游客钻进村后山路,如临耳畔的枪声轰炸声,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令人沉浸式体验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
当地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在弘扬沂蒙精神的同时,也提升了文旅品质,更改变了老乡们的生活。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总经理闫纪锁深有感触地说,乡村文旅的核心还是在于农村和农民,沂蒙四季艺术团在沂南县文化馆大力支持下,和景区文化旅游高度融合,周边的很多村民通过土地入园当起了社员,在我们景区务工当起了职员,穿上戏服表演又成为演员,售卖农副产品当起了店员,“一景四员”的模式,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青年演员祖浩以前学的是戏曲表演,毕业后在外从事电商行业,听说家乡成立了艺术团招演员,他就报名回来了。回顾三年来参与表演的经历,祖浩说,过去就知道沂蒙红嫂、明德英、王换于的故事,然而亲身演绎,又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和故事更具象化了,作为本地青年,有责任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弘扬好沂蒙精神。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山陵起伏、沟壑纵横的地理条件,使得这里成为革命斗争的重要根据地,可也正是这样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如今当地深挖红色资源,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再度激发了老区的新活力。(记者杨森刘颖超郭鹏飞吴林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5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