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因为身体原因,叶剑英在西山休养身体。他按照医生的建议,每天都在饭后散步一小时。那天他还在住所周边散步,远远地一个人喊道:“叶帅!”
等这人走近后,叶剑英才认出来这人是李德生。自从两年前李德生辞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职务后,叶剑英就很少见到他了。
老友相见,自然是无比高兴。叶剑英上前拉住李德生的手,安排做了几个菜,他们一边吃一边说这两年国家的形势变化。
在酒酣饭饱后,李德生准备告辞离开。他此次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看望一下叶剑英,并请教一些问题,在得到答案后,他也不便多留。
就在李德生起身的时候,叶剑英突然拉住了他,缓缓地跟他说:“你去看看你们老政委……”
看到李德生震惊的眼神,叶剑英点了点头说:“他现在也在西山。”
随后,李德生难以抑制内心的激情澎湃,脚步轻快地离开了。
叶剑英口中的“老政委”是谁?李德生为何如此震惊又兴奋?
裁缝铺里跑出来的上将
李德生,1916年诞生于河南新县的一户贫困的农户家中,家境艰难到全家人只能挤在一间风雨飘摇的茅草屋里。对于他来说,童年的记忆几乎被饥饿所占据。
父母终年面朝黄土背朝天,认为在那个年代能有一门手艺就能一辈子不挨饿,于是就将7岁的李德生送去了裁缝铺学一门手艺,以后不用辛苦种田还吃不饱饭。于是年幼的李德生开始在裁缝铺里担任学徒。
将他送去后,父母经常叮嘱让他有点眼力见,勤快点。所以虽然李德生年纪尚小,但他的手脚却异常麻利,工作表现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成年的伙计。
然而这并没有改变李德生终日饿肚子的现状,作为学徒,李德生并没有收入,每天仅有两顿简单的饭食。裁缝铺的老板极为吝啬,每顿饭只给他一些稀薄的米汤,米汤里只有数粒陈米,米汤清的都能看见人影。
即便如此,裁缝铺老板还振振有词地说:“你年纪小,吃得少也是应该的。”
在裁缝铺里,李德生从早到晚忙碌不停,却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还经常遭受裁缝铺老板的打骂。
于是,再也受不了的李德生趁着夜色逃了出去,去了一家地主家给地主放牛。尽管地主夫妇也不给工钱,但至少他在这儿能吃饱饭了,而且再也不用忍受辱骂和殴打。放牛的时候,他躺在山坡上,感受到自由的风从身侧吹过。
1928年,柴山堡地苏维埃政府在河南新县正式成立,紧接着的次年,李德生所在的李家洼也成立了儿童团。由于他整日在山林间奔跑,腿脚灵活且对地形了如指掌,李德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儿童团的团长。
他带着跟他一般大的孩子,穿梭在田野山林间,传递消息、放哨、联络书信……
那时候的他13岁,他接触了红军,从红军口中,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农民可以自己当家做主人,原来真的有军队免费给农户干活不收一针一毫……
在儿童团的这段期间,李德生想加入红军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原本李德生的家人并不想让李德生参军,在他们的想法中,当时的中国那么乱,当兵就意味着有去无回。
但李德生跟他们讲述了未来的中国,那时候的农民是不用再忍饥挨饿的,不用被地主老财欺负剥削的,那时候家家户户的孩子都能去上学,都不用饿肚子……
这不仅仅是李德生的愿望,更是祖祖辈辈农人的愿望,李德生告诉自己的父母,自己此番出去,就是想建立一个这样的新中国。
最终,李德生的父母在经过了一夜的沉思后同意了李德生加入红军的决定,李德生的父亲拍拍李德生的肩膀说:“儿啊,你比我有志气,到了组织里,好好听话,好好干。”
李德生点点头,在父母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村里的团书记,在团书记的帮助下,李德生加入了红军。
于是在14岁这一年,背着一个小包裹的李德生眼含泪花,跟着红军队伍走了,小小的身影走出了这个小小的村庄。
此后,李德生开始了他南征北战的军旅生涯。他参加了长征,参加了抗日战争,他机智灵活,逐渐在队伍中崭露头角。
在解放战争的紧要关头,李德生担任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七旅旅长,曾率部“刀劈三关”,在襄樊战役中连破琵琶山,真武山,铁佛寺三关,最后一举攻下襄阳城,生擒特务头子康泽。这件事给他记了一大功,这也成了他的成名一战。
后来抗美援朝期间,李德生参加了上甘岭战役。1952年11月,李德生接到了第三兵团团长的命令,要他将自己麾下的精锐部队调往五圣山,参加这一次至关重要的战役。
李德生身为五圣山总指挥,任务重大,职责重大。他亲自到前线检查,改变了原来的部署方式,提出了“先轻后重、先强后弱”的战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美国人输了后恼羞成怒进行反扑,开始派遣大量飞机和导弹坦克对上甘岭进行轰炸,一寸地面都不放过。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德生却没有丝毫的退缩。他指挥他的部队坚守阵地,击退了几十次敌人的进攻。敌人轰炸时就躲进掩体和防空洞,敌人轰炸结束就继续前进。在这样几番交战后,李德生以最小的损失从美军手中夺下了最重要的北山阵地。
在李德生的军旅生涯中,一直离不开一个人的身影,这个人就是邓小平。李德生曾经多次说,邓小平是他心中可敬可亲的老政委。很多战术、作战路线都是在邓小平的指导下才成功的,邓小平教会了李德生太多东西。
再见邓小平
在作战的时候,李德生与邓小平几乎日日相见,邓小平给李德生的感觉就是亦师亦友。
建国后,李德生留在了军队,邓小平则调去了中央工作,虽然见面几乎少了,但李德生有问题或困难的时候,还是会习惯性地找邓小平询问解决办法,邓小平也不藏私,耐心的分析问题给出自己的建议。
邓小平永远是李德生心中可亲可敬的老政委。
到了70年代左右,在毛主席的举荐下,李德生成为了副主席,而因为种种事情,邓小平赋闲在家,而李德生的好友王近山也陷入了困境。
邓小平知道这件事后,哪怕自己的境地也十分不乐观,依旧为王近山安排好了工作,随后,邓小平就离开了中央。
此时李德生的境况也变得极差,他辞去了政治局委员和副主席的职务,二人就此断了联系。
直到1977年,在叶剑英等人的努力下,邓小平重新回到中央工作。由于当时邓小平身体状况并不好,所以就安排到北京西山休养身体。
这件事很多人不知道,包括李德生。1977年,李德生来到北京西山看望叶剑英,叶剑英告诉他邓小平回来了。
李德生激动的一晚上没有睡好觉,第二天就动身去看望邓小平。叶剑英安排工作人员带李德生去看望邓小平,在七弯八绕后,李德生才终于在一个简单的房间里见到了邓小平。
看到李德生来后,邓小平笑着倒茶,让李德生坐。李德生坐下后,邓小平笑着说:“德生,咱俩真的多年不见了。”
李德生点点头,说:“我昨天去看望叶帅,叶帅说您回来了,我今天就抓紧赶过来了,想看看您,您这些年过得还好吗?”
邓小平点点头,随后二人就从身体状况聊到这些年的经历,再到对中国未来的预测,不知不觉,三四个小时就过去了。邓小平跟李德生讲了中国当下的问题,以及自己对生产力、经济发展和军区建设的想法。
原本李德生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迷茫和忐忑,但听了邓小平的叙述后,李德生对未来的前景突然充满了希望,心中的郁闷与困惑也一扫而空。
像很多年前他们并肩在战场时一样,邓小平总会有一种魔力,抚平他的焦虑。他知道,这是邓小平的智慧和常人难以企及的格局与眼光。
后来,邓小平养好身体后,很快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开始了忙碌的工作。邓小平找到了当时中国出现的几个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军区的问题。于是邓小平对军区建设进行了改革整顿,原本赋闲的李德生也重新得到了调遣,李德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用来建设中国。
在中国稳步走上正轨后,李德生去了国防大学当政委,他想为中国尽一份力,为中国培养未来的国之栋梁。
李德生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拼搏,从一个普通的“放牛娃”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艰难。虽然自身的努力对于他的成功至关重要,但他也需要一盏指路明灯来引领他走向正确的方向。邓小平是李德生的指路明灯,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位导师和朋友。
根据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5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