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晚年如饱受酷刑, 本想除掉安德罗波夫, 下手却不彻底

审度2024-04-25 17:37:10  80

如今来看,勃列日涅夫晚年的遭遇如同一场被设计好的“酷刑”。

1982年9月上旬的一天,苏联内务部张尼古拉·阿尼西莫维奇·晓洛科夫神秘兮兮地走进最高领导人的房间。

头儿,有人要造反!

勃列日涅夫快速翻看了他面前的报告,其中所列举的条条证据都指向一个名字——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看来他正暗中策划一场“颠覆活动”,阴谋夺权,这令勃总大为惊骇。

沉默片刻,他委托给晓洛科夫一项任务:务必调查清楚,安德罗波夫是否有歹心;此外特意强调,此事必须在三日之内出结果。

相对于如此规格的案件,3天够做什么?晓洛科夫是个聪明人,作为勃列日涅夫的铁杆心腹,他立马就领悟到了领导的真实用意。

你办事,我放心,勃列日涅夫对自己的铁杆心腹有着充分的信任,然而他却想象不到,这会给自己招来怎样可怕的后果。

半个月后,在一众陪同人员的簇拥下,勃列日涅夫抵达阿塞拜疆视察工作,当局筹办了盛大的欢迎会,并对这场活动进行全国电视直播。

像往常一样,他接过演讲稿后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起来。然而没多久,会场便笼罩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听众们依旧会适时地响起掌声,在座之人却个个如坐针毡,脸上满是尴尬与迷茫。

此时,勃列日涅夫终于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自己读了半个小时的演讲稿,跟这次活动压根就没关系!

在等待工作人员更换演讲稿的间隙,他带着调侃语气,幽默地打了个圆场:“同志们,刚刚只是个小失误,让我们从头再来。”

虽然话是这么说的,可他隐隐感觉到自己已经完蛋了。

一切要从15年前说起。

笔者向来笃信,一位历史人物能够在史册中留下名字,他一定有某些过人之处,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也不例外。

如今只看过几条视频、读过一些边角料的年轻人,毫不留情地调侃勃列日涅夫,嘲笑他留下的笑话跟他胸前的勋章一样多,把他视为傻子。可事实上,勃列日涅夫不以治国见长,却颇为精于玩弄权术。

他尤其擅长搞制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无形中将政治对手的根基彻底瓦解,颇有杀人于无形的意味。

举个非常典型的故事。

安德罗波夫之前的克格勃主席名叫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相对而言,此人算不上鼎鼎大名,他在实测中却着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谢列平年轻成名,被视为斯大林时代的政治遗产,由赫鲁晓夫亲手提拔培养,一度成为苏联炙手可热的新生代政治明星,位极人臣。鼎盛时期,苏联政坛中几乎所有年轻且有抱负的政治家、思想家都团结在谢列平周围,他们形成了庞大了且紧密的政治攻守同盟。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些年轻人敢跟“老人”们真刀明枪地干仗,直言“每一个部门都有我们的朋友”;而谢列平本人呢,他更是在重要的会议上阴阳怪气地质疑对方的决策,嘲笑他们腐朽。

即便如此过分,“老人”们也只能忍气吞声,赔笑脸打圆场。

勃列日涅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遂动手处理麻烦。

先是一手“明升暗降”,将谢列平提拔为名义上的二把手,实则首先让他与他的心腹们分离;再来一招“偷梁换柱”,将“苏联二把手”原本的工作一分为二,触及实权的干部任命等交由自己的心腹,不关痛痒的组织工作等就扔给谢列平。

结果,短短3年后,谢列平就完全被架空了权力,被灰头土脸地踢出核心权力圈。

勃列日涅夫的手段就是如此,他不像斯大林那样大开大合,刚猛至极;也不像赫鲁晓夫那样歇斯底里,风风火火,却总能悄摸摸地实现自己的政治企图,成本极其低廉,润物细无声。

杀人不见血,不战而屈人之兵,权斗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

渐渐夯实了自己的政治根基后,他开始在要害位置上安插自己的心腹。

20世纪60中期,勃列日涅夫接连做出两个极为关键的任命:1966年,当局宣布恢复苏联内务部,由尼古拉·阿尼西莫维奇·晓洛科夫担任部长;1967年,安德罗波夫被任命为克格勃主席。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力主改革的安德罗波夫后来站在了勃列日涅夫的对立面上,但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苏联放弃“新经济体制改革”之前,安德罗波夫对后者却是非常忠诚的。被任命为克格勃主席后,他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关心最高领导人便是我的首要工作。”

而勃列日涅夫也乐意将安德罗波夫视为心腹,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为人谦和,精明能干,对最高权力没有威胁。

而另一位得力干将晓洛科夫,更是勃总的政治团体“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帮”的核心骨干。虽然晓洛科夫最终败给了安德罗波夫,并且输得那叫一个惨,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但晓洛科夫也是个厉害角色。

成为内务部长后,他借职权之便给自己的部门大肆捞好处:提高苏联警察群体的平均工资,更换新式制服,更新各种装备——要知道,这些都是迟滞多年而没有结果的问题,让他三两下就解决了。

晓洛科夫用极短的时间便将内务部重新打造成了规模庞大的强权部门,不但在民众心目中塑造了极为光辉的正面形象,更是令部门上下对他感恩戴德。

对于这泼天的富贵,您猜晓洛科夫是怎么处理的?他非常诚恳且谦逊地表示自己没多大功劳,一切都是勃总掏钱买的单,要谢就谢他老人家吧。

这一手借花献佛不但解决了问题,让下属得到了实惠,让领导挣到了面子,上下讨好,一箭多雕。

纵观生涯,勃列日涅夫做了许多努力,想让自己看起来强硬,让苏联变得强硬,可他本质上仍非常“怂”。他手握最高权力却只为自己谋求一份安逸,只要日子过得不够舒坦,他便马上想到退缩。

1974年接连两次中风,身体状况大幅下滑后,他曾提出让同僚们另请高明;1979年,他干脆对私人医生坦白:太累,不干了!

只是既得利益者们舍不得放弃政治温床,谁知道接班者会不会又是一位“赫鲁晓夫”呢?于是,勃列日涅夫被强行留了下来。

从他后期的各种表现来看,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认为:意识到抽身无望的勃总,不过是换了种养老的方式罢了。

当时苏联社会抽象到了何种地步?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企业经常发不下工资时,工人们依旧按时上下班,却只是磨洋工不生产。问之,工人们理直气壮地回答:“既然领导假装给我们发工资,那我们只好假装上班喽。”

有人欢喜有人愁,对于这种局面,安德罗波夫非常着急,他对决策层的自甘堕落极为失望。正是在这一阶段,他与“第聂伯帮”的分歧愈发明显。

说来也奇葩:他与晓洛科夫曾同为最高领导人心腹,本该站在同一条战线,彼此的关系像一对死敌,处处针锋相对,有你没我。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当国家出现问题时,安德罗波夫希望坚持改革以彻底革除弊病;晓洛科夫则顺从领导,竭心尽力地维护领导的体面。

其中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1973年,安德罗波夫接到一份密报,称哈萨克共和国存在一个规模大得吓人的经济犯罪集团,依靠原材料供应、加工生产、非法销售等手段牟利。经调查,克格勃发现涉案官员多达数百名,地方政府的最高层几乎全部沾染。

此案便是苏联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皮草案”。有人适时提了个问题: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有如此之大的能量,能让这样一个庞大的贪腐集团在民众眼皮底下“健康”运转这么多年?坊间很快便流传出这样一种说法:为犯罪集团提供庇护的“保护伞”,正是内务部长晓洛科夫。

事实上,晓洛科夫在此案调查过程中的表现的确刻意,为阻挠调查,他甚至不惜指使手下与克格勃调查人员爆发冲突。最终,此案一部分主犯被处决,另一部分人则被保了下来,后者大部分都是内务部官员。

虽然此事让民众见识到了内务部的能量——“上头有人”真的能为所欲为,但同时也带给晓洛科夫极大的危机感。他心里清楚,自己也仅限于“上头有人”,倘若不谈这个,他完全玩不过安德罗波夫。

结果也确实如此:勃列日涅夫病逝仅一个月后,晓洛科夫就因贪腐丢了职务。

随后许多年里,两人明争暗斗,晓洛科夫和内务部输多赢少,他的危机感也在不断加深。

进入80年代,勃列日涅夫的身体肉眼可见地一天不如一天,每天睡觉前都要吃一把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

生老病死无可避免,活着的人反倒比将死之人更加着急。晓洛科夫深知,如果自己不能在勃总最后的日子里搞垮对手,那么他就彻底失败了。

1982年9月10日,晓洛科夫将一份诚意满满的“黑料”递到了勃列日涅夫面前。正如他所料,靠政变上台的勃列日涅夫不会容忍历史重演,随即授给他生杀大权。

回到内务部,晓洛科夫当即调兵遣将,一连派出三路人马,分别前往中央大楼、卢比扬卡广场和安德罗波夫的宅邸。他希望依靠先下手为强将安德罗波夫擒获,接着迅速瓦解后者的势力。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克格勃一早就在内务部安插了“内线”,提早一步将计划报告给了安德罗波夫。克格勃在半路上埋伏了大量人手,经过激烈交火,内务部部队全军覆没。

无论安德罗波夫此前是否有反意,事情闹到这一步,别人都把刀子伸到自己面前了,岂有继续装傻充愣的道理?

以他的脾气,绝不可能当什么都没发生,这事儿没完。

过后,勃列日涅夫身边的警卫全部换成了克格勃的人,克格勃以“确保最高领导人安全”为由,将他与内务部彻底隔绝开来。

半个月后,在数以百万计观看电视直播的苏联民众面前,勃列日涅夫以一种非常低级且愚蠢的方式当众出丑——能在国务活动中弄错演讲稿,古往今来,这种荒唐事恐怕仅此一家。苏联当局显然不会对此事大书特书,但其中的因果利害,怕是不言而喻。

勃列日涅夫遭受的“折磨”远不止如此:1982年11月7日,时值苏联第65个“十月革命节”纪念日,当局照例举办了盛大庆典。彼时的勃总已病入膏肓,一天中有差不多一半的时间意识不清。

他本想不出席这次庆典,但安德罗波夫却坚持要求他露个面,至少在民众面前展现出健康挺拔的姿态,这对国家有利。

听这意思,勃列日涅夫以为自己只需要站个几分钟,对民众挥挥手就完事了,怎料这一站就是几个小时。76岁高龄的他要在忍受各种疾病折磨的同时,在镜头前保持挺直,不断挥手回应民众的欢呼和受检阅队伍的敬礼。

据说那个冬天冷得出奇,温度之低连年轻人都难以忍受。当晚,他还被迫参加了酒宴,全程保持着一副精力旺盛的姿态。很难不怀疑,这种针对性极强的安排是否是故意为之。

三天后,这场“折磨”总算迎来结尾。

晚年的勃列日涅夫常需要借助安眠药入睡,身边工作人员搞不清他什么时候会醒,也极少会去打扰他休息。

1982年11月10日,警卫一直不见最高领导人醒来,敲门也没有回应,隐隐觉得大事不妙。推门一看,这才发现勃总竟没了呼吸。

警卫们大为惊骇,一面呼叫医护人员赶紧抢救,一面先给勃列日涅夫做起了心腹复苏。可10分钟后,当医生赶到后只是看了一眼便面如死灰。

凉透了,已经没救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50232.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