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辆坦克改变了金门战役的进程? 它们切断了解放金门最有利的时机

热情的小狐狸2024-04-23 14:48:55  81

新中国成立的那个月,第三野战军的将士们便来到了东南海岸,他们中的精兵强将将要登陆金门,当时谁都没想到,此战将成为整个解放战争中最为悲壮、教训最惨烈的作战。

此后的几十年里,对于金门战役的反思和检讨一直没有间断,不过,也有一些不可控的意外似乎正在悄悄改变着历史。

九千健儿赴金门

1949年的下半年一直到第二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

似乎,对社会造成最大影响的,莫过于那场大范围的逃亡,这些人中有国军旧政权人员、有地主富商,还有曾在抗战中向日寇卑躬屈膝但并未被查出的汉奸等等,总之,那些生怕被“清旧账”的人,正想尽办法朝着台岛跑去。

国民党已无力气再在大陆折腾,他们把最后的精力放在逃跑上。

几乎每天就有50航次的军舰出动,各个江口的登船点挤满了人群,他们的逃跑,也会带上大量家眷,这就再度加剧了拥堵的情况。

台岛上原本有着600多万人口,在国民党垮台前的最后一两年里,这里的人口一度增加了200万,土地负担成为了最大的问题。

由于大多数人都是在混乱中上岛的,台岛的房价迎来暴涨,即便是国民党机关、军队中的人,只要没有太大的权力,全都挤在蜂巢一般的屋子里,他们共同构成了蒋介石丢掉政权的缩影。

海峡对岸,完全是另一种景象。

历经三大战役后,国民党的主力部队付之一炬,人民解放军又一路挥师南下,接连解放南京、上海,还在苟延残喘的国民党自然在毛主席的考虑范围内。

7月,解放军进入福建后,毛主席就命令三野8个军备战台湾。

仅仅一个月后,福州解放;两个月后,漳州厦门及滨海岛屿相继解放,形势一片大好。

至此,金门已经成为一座孤岛,此处的地理位置也确实有些特殊,它是台岛的桥头堡,古代史中郑成功收复台湾也是从金门出发的。

从战略角度看,金门若是还在国民党手中危害是很大的,他们进可封锁内陆、退可屏障台岛。

我军部队已有人选,战场上讲究知己知彼,国民党军的排兵布阵也在思索范围内。

当时金门的守军是由李良荣指挥的第22兵团,这支部队战绩很难看,曾在淮海战役中大败,他们装备落后,兵力不整,仅有名义上的两万人。

相比之下,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则战功赫赫,司令员叶飞人称“小叶挺”,以善战著称。

临阵之前,叶飞还在老虎洞宴请地方领导,席间他拿出了必胜的势头指着盘中菜说:“金门就是这盘中的肉,想什么时候夹就什么时候夹,跑不掉的。”

10月24日,金门海面吹着微弱的东北风,突然一声声炮的轰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宁静,那是10兵团登岛第一梯队的9000多人。

他们是奔着立功的心态登上岛屿的,国民党19军团长还在日记中回忆道:“他们在黑夜中带着武器,从船上跳下后游到水中,争先恐后地朝着岸边袭来。”

不过,解放军刘亚洲却有些纳闷,不知为何战士们过海时摆了个极为古怪的阵型。

其实,当时28军副军长萧锋同样认为此战必胜,且胜利后必有缴获,所以船上还装上了人民币、肥猪、办公桌椅等东西,战士们等着在胜利后可以马上开张。

3个团的兵力登陆,可船上却连一个师指挥员都没有,很多战士都没见过大海,还在感慨“海水怎么这么咸”。

可是,对于双方来说,在孤岛上作战除了死战求生外别无办法,双方都得拼命,不然根本找不到退路。

那一声声响起的大炮,正是国民党手中的武器,相比于通过小船抵达金门的解放军,国民党军显然早就布置好了炮火。

而且叶飞、萧锋他们并没有事先探查到,李良荣驻扎金门后,就去找了孙立人201师及601、602团共计7000多人前来配合,金门的守敌数量远远超过了解放军登岛人数。

在炮击之下,9000多解放军将士陷入一片混乱,可大家仍然保持着冒死直冲的势头,让国民党守军大为惊讶。

即便国军有武器、地理位置、人数等众多优势,解放军将士们仍然快速突破了守军阵地并不断取得胜利,251团团长刘天祥还快速做了汇报:登陆成功,俘虏了1000多人,他们不好看管。

近距离肉搏后,国民党守军电台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共军正在跟我们拼刺刀,已经顶不住了。

原本局势一片大好,可后来还是出现了大逆转,其实,惨剧的隐患从登岛开始就埋下了。

大家下船的时候正值水位最高潮,为了减少伤亡,登岛船只长驱抢滩,有些船都直接插入了沙滩,可在战斗的过程中,由于退潮的因素,所有船只统统搁浅,切断了退路。

一晚的激战,解放军打得非常凶猛,可到了早上,情况就发生变化了。

天才刚刚放亮,国民党就派出了中型轰炸机反复扫射搁浅船只,国民党海军“司令”黎玉玺更是亲自率领第二舰队“太平”舰赶来猛轰登岛部队的船只,熊熊烈火一下就窜起几十米高。

渡海船只全部被毁,导致第二梯队的战士没办法跟上,使得先行登岛的9000多官兵需要面对4万多国民党守军。

后方部队过不来,前方部队回不去,直接使得战局失去了悬念,血战一直持续到10月28日下午,解放军登岛官兵损失殆尽,国民党通过这次久违的胜利大肆吹嘘,甚至有报纸报道称“打了一场现代版的赤壁之战”。

研究金门战役,不单纯因为这场战役本身就极为惨烈,更因为这一战反映了解放军从陆地走向海洋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能汲取教训,那么9000多壮士的鲜血就没有白白流淌。

当然,金门岛上当时还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同样左右了战局。

“金门之熊”

金门战役之后,国民党就开始大肆采购坦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台军身上,这与战役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密不可分。

蒋介石本就是浙江人,他对东海的水文情况了如指掌,在1949年下半年,他预计到解放军可能要攻击金门,于是便和汤恩伯、李良荣商议对策,还开展了一场全岛军事演习。

演习就是24日傍晚结束的,当绝大多数演习装备撤走后,有一辆美式坦克却愣在了原地。

那辆M5A坦克原本也参与了演习,可它走在一点红海滩时落了履带搁浅,当时参与演习的国民党兵都没有携带维修装备,就留下了另外两辆坦克协助维修。

一点红海滩宽5000米、纵深600米,堪称金门登陆的绝佳位置。

这一点解放军知道、国民党也知道,所以国民党一直将这里视为重点防范区域,只是他们没想过解放军会在演习刚结束的情况下登陆实战。

那天半夜,坦克的履带还没有维修好,解放军244团的战士就在这里上岸了。

当坦克中的国民党士兵发现情况后,立即就朝着岸边开火,使得还没站稳脚跟的244团出现了较大的伤亡。

登陆前解放军战士也是考虑到有坦克出现的情况的,可在渡海的过程中,火箭筒和弹药是由不同战士分别携带,他们刚刚登陆后由于夜晚太黑互相找不到,只能在被炮击的情况下寻找掩体。

每个团只有一个报话机,掌握报话机的人有没有和团长在一条船上,各团之间也失去了联系,有些船偏离了预定登陆地点,还有的船在海中漂浮了5个小时才成功登陆。

战斗结束后,那辆搁浅的M5A坦克被放在了国民党的陈列馆里,命名为“金门之熊”,上面介绍说的是:这辆坦克先发现解放军登陆并率先开火。

也有国民党军事官员这样说:“要是当时那辆坦克没有在那搁浅,其余坦克没有配合维修,可能战役的结果就要被改写了。”

国民党军后来始终把海边的坦克看成可以反制登陆的利器,认为解放军登陆后的轻装步兵,根本不是坦克的对手,因而搞军演时,坦克对海滩突击是必演科目。

那9000多将士就在一系列阴差阳错下变得被动,可他们依然在岛上鏖战三天三夜,最终弹尽粮绝,除了一小部分被国民党抓获俘虏外,其余大部分都壮烈牺牲。

此外,还有一个极为令人震惊的因素,它的隐患埋于1948年。

淮海战役中,胡琏给黄维当副司令,他们那会的局面完全被动,兵团4个军10万多人被围歼,胡琏和黄维坐着两辆坦克分头逃窜,黄维的坦克在阴沟里翻船被俘,可狡猾的胡琏竟然选择了逆行。

当时有解放军看到了这辆坦克,他们只觉得坦克行经路线奇怪,不过大部分人都觉得这辆坦克已经被缴获就没多想,不然它为何敢于直接朝着满是解放军进攻的方向开?

而且,坦克里的胡琏由于被手榴弹炸伤已经满身是血,他逃脱后,被辗转送往上海虹口天主堂医院抢救,从背部取出了32块弹片,其中有一块距离心脏已经非常近了。

后来胡琏渐渐苏醒后,蒋介石马上就给他下了任务:病好点了就去干活,到浙江、福建、江西三省招兵买马,为国民政府的撤退保驾护航。

没想到,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坑蒙拐骗,胡琏还真招到了大批人马开往台岛。

而胡琏到了台岛后,也被安排去布置金门防务,他对于作战行踪隐藏很深,使得解放军在解放厦门后没有发现他兵团的踪迹,认为他是在虚张声势,到了10月24日发动金门战役的当天,解放军又截获了一份电报,上面显示胡琏请求把在海上的12兵团撤到台岛上。

其实,这又是胡琏这只老狐狸放出的烟雾弹。

当时解放军指挥部确实以为胡琏没有登陆,叶飞听闻情况后也认为可以趁着胡琏兵团没有登陆率先发动袭击,没想到却落入圈套。

上将刘亚洲在回忆金门战役时说:“与其说金门战役败给了蒋介石,不如说是败给了海洋。”

蒋经国的日记中也记载了当年上了金门后看到的惨状:到了最前线,看到遍地遗体,血肉模糊。

而他带回的消息也如同给蒋介石打了一针强心剂,由此,他心中更是产生了“光复大陆”的想法,且越来越强烈。

大仗后,胡琏两度担任金门防卫总司令,他在这个原本只有几千人口的岛上大搞军事工事,甚至还建起了“国民革命军公墓”,专门安葬那些在金门岛上死去的国民党士兵。

战役虽然在规模上不算庞大,但它发生在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时刻,对整个战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当时,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腐败逃败,一路撤退到尚未完全稳固的台岛,如果解放军能顺利拿下金门岛,就有可能一举解放台湾。

可历史总是在不同的角度发生着变化,随着美军强势进攻朝鲜,中央必须要优先考虑东北,很多在南方等待着光荣时刻的解放军战士踏上了北上的列车,他们将与号称“地表最强”的美军在朝鲜半岛决一死战。

至于金门,后来粟裕还给毛主席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表达了他对于东南沿海岛屿作战的全盘思考,其中就包括了尽快建立海军、空军的设想,这一切,确实极为必要。

参考资料

《金门战役纪事本末》论 吴钧尧 台声

金门战役的背后 胡平 同舟共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4091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