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战2年, 乌军损失50万人? 美国要派军事顾问, 英国也开启军援

亚太说2024-04-26 13:43:21  113

图为俄乌冲突

本期话题,俄罗斯国防部公布冲突2年来的战果,乌军已累计折损近50万人,眼看乌克兰快要撑不住,美国高调宣称要派遣军事顾问。与此同时,英国也开启有史以来最大的对乌军援。

图为绍伊古

4月23日,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在国防会议上公布了俄军在冲突2年里所取得的战果。据绍伊古表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军人员累计折损已近50万人,在武器装备上,共2.2万架无人机被俄军击落,另有3500枚“海马斯”火箭弹和600枚导弹被拦截。此外绍伊古还表示,北约在俄罗斯边境部署了约3.3万人,并且还举行了9万人参加的军事演习,演练如何应对俄罗斯的威胁。

在俄乌冲突中,双方对于自己的损失基本上都是避而不谈,只能通过对方公布的数据来了解。但在一般情况下,对方公布的数据都有夸大的成分。那么俄国防部此次公布的乌军损失人数到底属不属实呢?其实我们可以从乌克兰国内的情况来分析。4月16日,乌克兰议会发布了一则信息,泽连斯基在当天签署了关于加强兵役以及动员平民参军的修正法案,将征兵的年龄设置在25到60岁之间。这份法令将在5月16日生效。

图为乌外交部长库列巴

另外据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在4月23日表示,在新版动员法案生效后,乌克兰外交机构将限制对在国外满足服役年龄的本国男性提供领事服务。库列巴称留在国外不能免除公民对国家的责任。从乌克兰此次修改法案的严厉程度上就可以看出,乌军在前线的兵员缺口已经非常之大。

早在去年底,乌政府就公布了今年的征兵计划,预计新征50万人。据一些媒体报道,乌政府为了征兵已经开始用上了强迫的手段,一些患有疾病、残疾的人,都被强行征召入伍,甚至在前线受伤致残而退伍的士兵,又被强行拉回了战场。所以不难判断出,乌军在前线的损失很大。

图为泽连斯基

在俄军步步为营,逐步消耗的策略下,尽管有着北约的大力支持,但是人员的损失乌克兰已经无法做到快速弥补。不仅如此,乌军的武器弹药也开始短缺,据泽连斯基前段时间表示,乌军在前线的炮弹使用量只有俄军的十分之一,这样的差距根本就无法有效阻挡俄罗斯的进攻。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开始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

据美国《政治网》近日报道,美国政府将向乌克兰派遣最多60人左右的军事顾问,旨在帮助乌军维护援助的军事装备。此前美国众议院刚刚通过了已拖延了几个月的对乌援助法案,现在又准备派遣军事人员,可以看出,美国还是担心乌克兰战败。

图为苏纳克访问波兰

与此同时,在美国的带头下,英国也开始加大力度支持乌克兰。4月23日,英国首相苏纳克在波兰举行的发布会上宣布了一系列的对乌军事援助。结合泽连斯基在此后证实,这次英国的援助有400辆装甲车辆、包括“风暴之影”在内的1600枚导弹、400万发子弹和60艘船只,另外还有5亿英镑的资金。据英媒表示,这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对乌援助。

在乌克兰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美英又进行了一大波的输血,在这些援助落实之后,乌克兰将恢复一定的战力,结合冲突开始时乌军的表现,只要武器装备足够,这场战事又将会持续下去。其实从美英这一波“及时”的援助上来看,北约现在的目的已经不是战胜俄罗斯,而是尽可能的将其拖住。因为美国要全身心的解决中东问题。现在的中东局势愈发不稳定,伊朗和以色列大打出手,互相轰炸,如果这里的大盘一倒,美国在全球整体的战略都会受到影响。

图为普京

因此,对于美国来说,及时稳住中东才是最要紧的事。那么,美国就必需要让俄罗斯深陷战争泥潭不能脱身。如果俄乌战场结束,俄罗斯接下来就很有可能插手中东事务,这对美国是极大的压力。这也是为何此前北约都准备放弃乌克兰,让泽连斯基割让领土谈和,但如今却又突然大规模输血。根本原因就是中东局势出现了变化,美国不得不重新改变战略。

为了让乌克兰能够继续拖住俄罗斯,北约除了加大军事援助,还对俄罗斯进行了核威慑,据美国前情报分析师近期表示,美国政府可能会考虑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小当量的核武器。而波兰也一唱一和,表示已经做好了北约在其领土上部署核武器的准备。先不说美国到底会不会使用核武器,但可以看出北约在加大对俄罗斯的战略威慑力。对此俄外交部也进行了回应,称任何国家在波兰部署核武器都将成为俄罗斯的合法打击目标。这意味着,只要美国胆敢在波兰部署核武器,俄罗斯将会不惜与北约直接开战。

正所谓:”音书断绝干戈后,亲友相逢梦寐中。”一场战争会让无数的家庭破碎,乌军50万人的折损,背后又会是多少个家庭。在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中,战争虽不能完全避免,但也不是唯一选项,希望各方能够通过协商和对话,尽快将这场战事平息。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3522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