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的4月12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再次被肃穆而哀恸的气氛笼罩,这是因为又一个革命时代的老人去世了,而他就是程潜。
对于湖南人来说,程潜是绝对不陌生的,这位从三湘大地、澧水之畔走出的革命元老有着十分光辉的人生,是三湘儿女的骄傲。
不过,由于程潜起义将领的身份,他的家人一度还是惴惴不安,因而就在老将军的追悼会上,他的妻子就问周总理:“程潜算什么人?”
三湘大地走出的民族功臣
程潜来自湖南醴陵,他在1882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人家,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在那个时代,书香人家的子弟人生奋斗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考取功名光耀门楣,程潜也是不例外的,他的父母也是从小这样培养他。
好的一点是,程潜是一个在学习上十分有天资的人,他的记忆力很好,在学习上进步地很快。
十六岁的时候,程潜就已经考取了秀才,也就是拿到了封建社会最基本功名,这意味着他从此进入了统治阶级的行列,不再与庶民为伍。
如果能更进一步考取举人,那就取得了做官的权利,真正改变了自身的命运。
但这是晚清,传统士人的生存环境正在随着时代潮流的冲击而迅速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在国家危亡的关头也纷纷醒悟,开始追求对国家而不是对自己更有利的进步途径。
程潜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后来放弃了科举道路,转而学习军事,准备以军事路线实现自己的救国抱负。
于是在1903年,程潜考上了湖南武备学堂,而他在这里表现优异,获得了保送日本东京振武学校留学的机会。
这里就要提一下,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清朝与日本的关系反而迎来缓和,因为清朝希望能从日本身上学习改革的经验。
于是,大量优秀的青年被送到了日本留学,程潜也是在这一背景下来到日本的,而他还因此结识了宋教仁、黄兴等人。
这些人可都是大名鼎鼎的革命派,与之朝夕相处的程潜自然深受影响,于是他就从一个改良派变成了革命派,还加入了著名的同盟会。
1908年的年底,程潜结束了在日本的学习生涯,他回到国内后到四川训练新军。然后,没两年四川就发生了保路运动,而湖北新军趁机揭竿而起,由此拉开辛亥革命的大幕。
民国成立以后,程潜得到了新政府的重用,他被任命为湖南军事厅长。看起来,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人们对新生的民国政权充满了期待。
但谁也没有想到事情的崩坏来得如此之快,在宋教仁被枪杀后,中国再次陷入动荡之中,程潜也响应孙中山的号召而参加了讨袁战争。
程潜一直是孙中山的忠实拥护者,他经历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讨伐陈炯明等等战火,并且往往还是身先士卒的猛将。
正是由于功勋卓著,程潜得到民国政府的一再认可,并被孙中山授予大本营军政部长的职务。等到北伐战争后,他又成为了湖南省主席。
此时可以说是程潜人生的一大高峰了,从一个本本分分的知识青年跨越到一方大员,没有什么会比实践理想并成就一番事业更让一个人兴奋了。
然而,程潜上任没几个月就被李宗仁以把持权力的罪名免职,还被丢进大牢关了半年。
从巅峰到谷底,人生的戏剧性莫过于此。好在李宗仁也不敢真的拿他怎么样,于是程潜在出狱后就来到了上海隐居,过起了大隐隐于市朝的闲散日子。
他倒也不是什么都不管了,毕竟像他这种级别的元老,一句话的分量还是很重的。因此,总有人需要他出来斡旋牵线,退居幕后的程潜对中国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终于决定起复程潜,他被任命为陆军二级上将以及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参与到了轰轰烈烈的全民族抗战中,也指挥了包括兰封会战在内的多场重要战役,他依然称得上是民族功臣。
最为难得的是,为国民政府效忠一生的程潜能够始终站在人民的一边,在关键时刻毅然选择了带领湖南人民起义,从而让三湘大地得到和平解放。
对于这样一位爱国爱民的老革命英雄,人民政权也给予了很大的优待,任命他为湖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后来又让他当了湖南人民政府主席、湖南省长乃至全国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等等职务。
此时的程潜,才是真正实现了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成为湖南人民不能忘怀的家乡人。
曾经的上司,如今的故友
在程潜投诚以后,他得到了人民政府相当大的礼遇,这种礼遇还不局限于给予重要职务,而是各方面都很重视。
早在建国之初毛主席就曾在北京会见程潜,他当时十分热情地表示:“颂云兄,久违了,可好啊?”
这份态度就表明了毛主席对他身份的看法,是进步的民主人士而不是反动的战犯。
还不只是如此,毛主席在随后的会议上也郑重地交待了程潜的待遇和地位问题,他说:“颂公在军政界搞了几十年,旧部多,需要安排而又可安排的,要尽可能地予以安排。
可能还有人向他要点钱,或者他自己想送点钱给老朋友或者部下,都要替他想到,免得他为难。
现在政府按月送给他特别费大米五万斤(折合人民币五千元),任其开支,不受任何限制。颂公年纪大了,免不了留恋家乡,他在长沙有所房子,我们替他在北京也准备一所房子。
在湖南有个职务,在北京也有个职务,可以在长沙,也可以在北京,只要他参加一些重要会议,不要搞具体工作,让他过好晚年。”
从这段话也能看出,毛主席对程潜真的是十分重视,从方方面面都替他着想了,就像照顾长辈一样。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能说明这一点,毛主席曾在1952年邀请程潜到中南海泛舟游湖,现如今还有一张照片记录下了那一珍贵瞬间。
画面中的程潜与毛主席相对而坐,而毛主席在为他划船,两人的表情十分放松惬意,显然很享受这段美好的闲暇时光。
事实也是如此,毛主席当时问:“翡翠层楼浮树枝,芙蓉小殿出波心,这是前人对中南海的赞誉,时至今日,面对此情此景,颂公您置身其中,不知有何感受呢?”
只听程潜回答说:“中南海果然名不虚传,妙不可言呐!”
之所以毛主席如此看重程潜,其实不仅仅因为他是民族功臣。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毛主席不仅是程潜的老乡,还曾是他的下属。
那是辛亥革命的时候,正在长沙读书的毛主席受到革命风潮的影响,也参加了湖南革命军,而程潜当年正是湖南督军府的参谋部长。
当然,彼时的毛主席与程潜并没有太多交情,毕竟作为列兵的毛主席很少能见到这位长官。几个月后,眼看革命已经成功,毛主席也就继续回学校读书去了。
当年的他们哪里能想到,有朝一日能够在中南海相遇,毛主席更想不到自己会是国家主席,想来这就是命运的奇妙之处吧。
毛主席与程潜的故事还在继续。1963年,眼看就是毛主席的七十大寿了,程潜计划要为毛主席送上一份特殊的寿礼。
程潜本人对这件事十分在意,他提前几个月就联系好友一起筹备,而他们的寿礼是一篇长诗。
老人家对此事有多上心呢?据他的女儿说:“爹爹在上厕所的时候都要唱歌。”她们也是后来才知道,老人家不是在唱歌,而是在反复品味和斟酌自己的作品。
等到毛主席寿诞当天,程潜一家也受到了邀请,毛主席还特意为这个湖南老乡准备了两道家乡菜,一道豆豉炒辣椒和一道熏鱼,两人边吃边聊。期间程潜献上了自己的诗作,一下子就把气氛推到高潮。
可以说,毛主席和程潜之间绝不止是革命同志的关系,他们更像是一对知己好友,而他们也将友情维持到了生命的终结。
周总理的关切
鉴于程潜的特殊地位,即便是在风云跌宕的日子里,程潜也没有受到波及。这得益于周总理的保护,他当时指示将程潜的名字写入了“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从而让老人得以有一个安稳的晚年。
那段时间里,家里的孩子都聚集到了在北京的程潜家中,让他的晚年生活变得十分热闹。
而在1967年的年节期间,程潜原本陪着后生晚辈一起打扑克,玩一种叫“拱猪”的游戏,一直玩到很晚。
深夜时分,八十六岁高龄的程潜独自回房间休息,结果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了骨折。休养期间,程潜再次因为肺炎引起大出血,没多久就溘然长逝。
得知程潜去世,组织上顿时有些犯难,毕竟当时的形势似乎不允许人们大肆缅怀一个前国民党高官。
这时,还是周总理拍板:“追悼颂公还要犹豫什么,不仅要召开追悼会,还要和文白先生和民革中央主席何香凝报告,征求意见,以示郑重。”
在为程潜的追悼会定下基调后,周总理也亲自赶到了他的家里来慰问亲属,这让程潜的遗孀和子女十分感动。
这里简单提一下,程潜的妻子名为郭翼青,她原本是广东汕头一个富商家的女儿,也是出生在五四运动后的新时代女性。
但在1936年,父母却要将十七岁的郭翼青嫁给一位五十四岁的将军,这一度让她十分抗拒,闹到要绝食跳楼的地步。
可在见到了程潜本人之后,郭翼青改变了想法,她开始欣赏起这位颇具英气的老英雄,并最终同意嫁给他。
婚后三十年,郭翼青一直想要为程潜生一个儿子,为此怀孕十六次,但只生下六个女儿,这让她颇为遗憾。
从这里就能看出,尽管程潜与妻子之间是包办婚姻的产物,但他们之间还是有着爱情故事的,他们也做到了半生相守。
程潜去世的时候,郭翼青才不到五十岁,她也极为悲痛,周总理的到来总归是对未亡人的宽慰。
而在和周总理谈话的时候,郭翼青鼓足勇气问了一句:“总理,程潜究竟算什么人?我们家究竟算什么成份?”
郭翼青之所以问这么一句,就是因为当时的社会上依旧有人揪着程潜是国民党高官这件事不放,一时间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困惑。
在郭翼青提出这个问题后,现场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大家都在期待着周总理的回复。
一会儿,周总理开口了:“颂公当然是革命干部,他和共产党合作那么多年,抗日功勋卓著,和平起义义声昭著,还是一级解放勋章的获得者。解放后,他身负要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们家当然是革命干部家庭嘛!”
听了总理这句话,郭翼青和她的孩子们脸上都出现了欣慰和激动的表情,他们连连对总理道谢。
追悼会结束后,程潜的安葬也成为了一个问题,因为程潜自己是希望死后能够火葬的,于是很早就在老家给自己准备了一套红松棺木。
但在五十年代,党和国家就在提倡火葬了,毛主席还带头签署了《火葬倡议书》,国家干部也都是签了字的。
于是家人就在其生前劝说程潜也改用火葬,老人家在临终前也最终同意了。
得知此事后,周总理也十分关切,他派人向郭翼青表示:“听说颂公生前一直想用棺木,这是可以的,你们不要有什么顾虑。”
即便在得到郭翼青等人坚持火葬的表态后,周总理还是反复与他们确认,先后四次派人告诉他们可以采取土葬形式,但其家人还是坚持,于是周总理自己又登门商量,这才确定采取火葬形式。
放眼当时的干部队伍,能得到周总理如此重视的人也就程潜一个了,这无疑也是一种殊荣。
结语
在清末风云迭起的岁月里,有相当多知识分子选择了放弃功名而走上救亡图存的道路,程潜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他也最终实践了自己的理想。
而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忠实拥护者,程潜也在关键时刻站在了人民的一边,守护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对于这样一位前辈,难怪无论是毛主席还是周总理都十分敬重,并自始至终给予其照顾。
程潜自己却不曾因此而骄纵,他的后半生一直很是简朴低调,中央给予的补助也被他用来救助故旧,其人格相当高大。
作为题外话,程潜与妻子郭翼青的婚姻也一段佳话,而郭翼青在1996年去世的时候还遗言与丈夫合葬。于是在今天的八宝山上,这对夫妻的合葬墓还在静静地守护着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