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Icey,从业多年的心理人。
对于家长们来说,养育这代孩子最大的不同与挑战,就是“以手机为基础的童年”的兴起。
网络是工具,让我们与万千世界相连,但也充满着诱惑,比如被算法控制吸引人不断沉迷其中却几乎没有营养的短视频。
我们曾经做过一次上万名家长参与的投票,40%以上孩子每天刷短视频一小时以上,22.8%的孩子每天沉迷短视频3小时及以上。
前阵子,美国专注于青少年数字产品使用的公益组织CommonSenseMedia发布了一份长达64页的报告,给出的数据更是吓人:
上课期间,97%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中位数为43分钟(最低几分钟,最高6小时)。
半数参与者每天收到237个或更多通知,最多的孩子每天收到4500多条通知(包括短信、APP通知、社交媒体聊天等)。
青少年们短视频使用时间的中位数为1小时52分钟,有的孩子每天看7小时以上。一周内玩过657款不同的手机游戏,其中211款游戏带有暴力。
45%的孩子使用过仅供18岁以上成年人的APP,包括Pornhub、梦幻体育/博彩应用程序、赌场游戏或暴力游戏。
为什么孩子会沉迷手机?年龄限制不管用?孩子玩手机时真的开心吗?
在数据之外,这份学术资料难得地从孩子视角入手,揭开了一个令家长有些心碎的真相:
沉迷手机已经不只是意志力的问题,智能手机正在以无比隐秘的方式悄悄把越来越多孩子变成“僵尸一代”,操纵着他们的时间、大脑和心理健康。
孩子们在玩手机时候也很困扰,并不开心,用了各种方式来自救,却常常不被家长理解而躲回网络中。
科技巨头的奴隶
CommonSense的调查数据显示,大约43%的8~12岁美国儿童,和88%~95%的13~18岁青少年都拥有自己的手机。
手机如此普及,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孩子们的同学都有手机:“没有朋友对我来说意味着彻底完蛋,我宁愿和爸妈吵架,也要拥有自己的手机”。
这份报告里,研究人员招募了203名11至17岁的青少年,在监护人的同意下,在孩子手机上安装了一款提供不同APP使用时长的数据的程序。
结果发现了一些比较吓人的数据:
上课期间,97%的参与者使用手机的时间中位数为43分钟(最低几分钟,最高6小时)。
参与者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中位数约为4.5个小时,近10%每天用10小时以上,中午和晚间是高峰时段,有很多16~17岁的孩子半夜12点还在玩手机。
半数参与者每天收到237个或更多通知,最多的孩子每天收到4500多条通知(包括短信、APP通知、社交媒体聊天等),约有23%的通知是在上课时间发送的。
青少年们每天拿起手机的次数,中位数为51次,从每天2次到498次不等,尤其是中午和放学都会定期看手机。年龄较小的孩子频率就比较低(11至12岁),可能是因为被父母管控得多。
孩子们到底都用手机干嘛呢?
先说一个比较出乎意料的用途——当作背景音。
并非所有的时间都在全神贯注地看手机,而是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播放音乐、视频,比如有孩子说,同学们写作业的时候打开TikTok,只想在做作业的时候刺激一下大脑。
研究者说,“智能手机占据了孩子们醒着的大部分时间,以独特的方式与年轻人的生活交织在一起,既是前景,也是背景”。
■有博主在哈佛校园采访大家最爱用的APP是什么,TikTok同样位列榜首
从对APP的使用的追踪来看,数量同样惊人。
一周内,203名青少年总共使用了1644个不同的APP。每人打开5~125个,一周平均用了约40个APP。
最受所有11~17岁青少年欢迎、使用时间最长的是短视频TikTok。50%的参与者使用过TikTok,每天使用时间的中位数为1小时52分钟,有的孩子每天看7小时以上,甚至上课、熬夜也要刷。
短视频的算法能在数十秒内精准定位每个人的喜好,随时按照需求调整,激发大脑中的多巴胺,甚至很多孩子会因为大脑被过度刺激而难以入睡。
“TikTok的算法似乎比其他APP都精准,更吸引我,随时随地给我提供小剂量的乐趣,还可以给朋友分享”。
还有孩子说出了被短视频控制的挣扎内心:“一堆短视频里的信息流进大脑,让我觉得不知所措,也心存愧疚。我该去做家庭作业,还是继续浪费20分钟看视频?”
即便TikTok和YouTube会定时提醒,大脑已经被多巴胺绑架的孩子仍无法停止,轻轻一点关掉提醒,继续看。
因为刷短视频太多,有孩子表示已经无法忍受30秒视频了,只看那些10秒以内的。
■国外已经有了专属名词“TikTokbrain”,大脑在看被算法精密推送过来的短视频时,会激发出多巴胺,产生幸福快乐的感觉
而到了晚上睡觉前,孩子们最爱看的则成了YouTube(占晚上使手机时间的47%)、社交媒体(39%)和游戏(29%)。
年龄较小的孩子最爱玩游戏。一周内共玩过657款不同的手机游戏,其中211款游戏(32%)带有暴力内容评级。
这个过程中,游戏商家暴露出了鸡贼特质——每天给孩子手机发送通知,促使他们打开游戏,还有各种各样激励方式,使得孩子必须每天定时回来保持进度,与队友联络。
“因为我朋友都是每天打开游戏的,我也就坚持不懈地每天回来看看”。
观察了这些青少年的手机使用状况后,研究者总结上述APP里的诸多细节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就是为了鼓励用户长时间参与:
算法精密,可以照顾到孩子当时的感受;
内容短小精悍,适合在课间、吃饭时、回家路上、睡觉前随时观看;
无限滚动,没有尽头,最大化争夺注意力;
无需搜索,不用思考,不给用户一丁点暂停的时间。
“开发APP的公司有动机设计一些功能,来吸引孩子们更长时间的注意力(比如希望获得更多广告收入或收集更多数据来进行针对性营销),所以孩子们并不只是因为“缺乏意志力”才一直使用手机”。
■Facebook和Instagram的母公司Meta去年10月遭到三十多个州起诉,原因是设计了心理操纵性的功能,用无限滑动和提醒功能诱使儿童长时间使用
形同虚设的年龄限制
在这个报告中,研究者还发现了一个困扰了许多成年人的问题:上述APP都声称自己有年龄限制,但为什么孩子们还能如此超长时间地使用?
这是因为,从应用商店到APP注册,门槛几乎都是形同虚设,只要手动改掉出生日期,就可以充当作成年人蒙混过关,轻松进入本来属于成年人的内容领域。
研究者发现:
45%的孩子使用过仅供18岁以上的APP,包括Pornhub、梦幻体育/博彩应用程序、赌场游戏或暴力游戏。
47个APP内容涉及性主题、裸体或暗示性主题;
14个孩子使用了有风险功能的社交媒体APP,比如可以与陌生人发信息、照片和视频聊天;
小于13岁的孩子中,68%的人至少使用过一款需要更大年龄,甚至成人才能使用的APP,这些有可能使儿童和青少年用户与他人进行不安全或剥削性的互动。
更令人讨厌的是,孩子们手机上的APP,以近乎“骚扰”的频率不停发送通知,分散注意力。
报告发现,孩子们手机每天收到的通知中位数为237个,他们看到或参与了其中的46个。上午时段猛增,下午和晚上达到顶峰。
尤其是Snapchat,被国外家长认为是最“有毒”的APP之一。因为信息阅后即焚,就引导孩子们在收到信息的第一时间打开,也正是因为这个功能,用户会经常发送不健康的信息,看完以后再撤回。
有孩子说,“最让我兴奋的就是Snapchat的通知,谁发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条通知都是针对我的信息,不像其他的APP都是一堆无关紧要的通知。”。
也有孩子看透了科技公司如此狂轰滥炸的用意:“我认为这是一种重新激发用户兴趣的方式,也是一种让用户继续使用APP的方式,因为发送大量随机信息,总有一条会引起用户的兴趣”。
■美国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很强,即便是不允许带手机的学校,也有65%的孩子随身带着
2023年美国卫生局发布了一份长达19页的报告,细致地盘点了过早接触社交媒体对儿童带来了“深远的伤害风险”。
青春期的大脑发育是伤害其中之一。
10岁到19岁的青少年正处于大脑发育的高度敏感、脆弱时期,冒险行为达到顶峰,幸福感波动最大,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通常也会出现。
此外,青春期早期是身份和自我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大脑发育特别容易受到社会压力、同伴意见和同伴比较的影响。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与发育中的大脑杏仁核(对情绪学习和行为很重要)和前额叶皮层(对冲动控制、情绪调节和调节社交行为很重要)的明显变化有关。
在一项针对大学生的实验中,社交媒体的使用被发现与抑郁增加9%、焦虑增加12%有关。
大学生都如此,更何况年龄小的孩子。
孩子们也心存愧疚
在当下,抨击沉迷网络和手机的孩子,仿佛成了一种被认可的行为。“是他们不懂事、不爱学习只爱玩、不考虑身体和前途,以及没有意志力”。
但从CommonSense这份报告,我听到了孩子们不一样的声音。
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孩子表示,手机妨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让自己无法睡觉,影响了自己的社交、学习,也经常用手机来逃避应尽的义务和负面情绪。
正如《纽约时报》中一篇评论所说,这一代的孩子比他们的父辈遭遇更多的不确定性,预见的是更糟糕的经济未来。加上直升机父母,他们在应该探索自主生活的时候受到了限制。
而逃入网络世界,意味着无限制的自由。
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并没有失去探索真实生活的欲望,尤其是十六七岁的大孩子:
“对于10~12岁的孩子,他们可能刚刚拿到第一部手机,只想疯狂玩儿。但随着年龄增加,我更知道玩手机的时间、地点是有讲究的,上课不应该玩,睡前不能刷短视频。我们知道玩手机不好,也在努力尝试摆脱”。
有孩子想出了一些策略来控制自己。
比如开启勿扰功能,关闭或删除不需要的应用通知,社交媒体只和固定的几个亲朋好友聊天,不理会游戏APP的推送。以及晚上写作业的时候设置为飞行模式,睡觉的时候把手机拿出卧室。
更加令人觉得难得的是,这些孩子告诉大人们,为什么爸妈的管控、逼迫甚至暴力没收电子设备常常没用。
“父母每次试图限制我用手机时,反而激起了我的逆反心,我不愿意让他们拿走,所以用得更多了。后来我意识到自己在手机上花的时间太长,主动限制自己,效果好了很多”。
“我给手机一个新的设定:植物。当我不碰它,它就会长大”。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手机沉迷”已经不只是个人意志力的问题,背后有科技公司基于人性的操纵陷阱,有利益驱动的刻意引诱,也有青少年社交需求的内在驱动。
正如畅销书《娇惯的心灵》作者、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教授JonathanHaidt在新书《焦虑的一代》中写的那样:
从2010/2012年起,全世界的青少年焦虑、抑郁、自杀率都开始出现了明显激增,成为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精神疾病大流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甚至幸福国度丹麦、芬兰都未能幸免。
一个明确的主因,就是随着手机普及之后的移动互联网兴起,社交媒体风靡全球青少年,令越来越多孩子上瘾。
一个好消息是,已经有人在行动。
在美国,今年3月佛罗里达州推出了一项法案,禁止该州14岁以下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账户,并要求平台删除所有已创建的账户,而14至16岁的儿童必须征得父母同意才能拥有账户。
在英国,一项民意调查发现77%的小学适龄儿童家长希望对16岁以下的孩子实施智能手机禁令。
期待这场席卷所有孩子的“心理风暴”早日停歇。下一代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绝不能在青少年时期过早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