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垓下之战以后,被誉为“西楚霸王”的项羽逐渐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尽管他带着800将士突出了刘邦军队的重重包围,却仍旧是回天乏术。
突围成功后的项羽并没有选择暂时撤退,而是在被汉军追到乌江边上时挥刀自刎。
明明可以战死或是撤退,为何项羽偏偏选择了自行了解生命这种死法呢?他自行了解生命的背后又暴露出了他怎样的性格呢?
力拔山兮 项羽成名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句广为流传的名句,而这句话形容的正是勇猛无敌的项羽。
身为西楚霸王的项羽,被尊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单是这个称号,就足以说明项羽之勇。
后世的人们更是对项羽作出了“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崇高评价,可即便强大如项羽,却还是没能得以善终。
项羽能取得当时的一系列成就,全部都离不开一个人,那便是他的叔父项梁,可以说如果没有项梁在前期为项羽做好了各种铺垫,那么凭借项羽的智谋,是不足以成功登顶的。
而且在最开始的反秦起义中,项羽也是跟随着项梁才一起开始起义,在多方帮助下,项羽最终成功灭秦,号称“西楚霸王”。
项羽虽然勇猛,可是与刘邦比起来,他却缺少了身为帝王该有的杀伐果断及大智慧。
这就使得刘邦在时机成熟以后,占尽先机从汉中发兵攻打项羽,成就了历时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
在项羽和刘邦的多次战斗中,虽然项羽总是能凭借着部队的勇猛来大破刘邦的汉军,但是却始终没有找机会将刘邦一举歼灭。
刘邦可不像项羽这般“仁慈”,在部下出谋策划之后,刘邦开始挑拨项羽和自己人的关系。
项羽虽勇,但是却时常会被他人牵着鼻子走,这就使得他最终因为刘邦的挑拨而开始猜忌自己的亚父范增将其杀害。
当项羽将自己下面的众多谋士一一屠戮殆尽之后,刘邦便开始大肆发兵攻打项羽,最终在垓下之战后项羽彻底失败。
在被汉军追赶至乌江边以后,他选择用手中的利剑来了解自己的性命,自此刘邦一统天下。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好奇了,项羽当时不是已经逃到了乌江边上,如果他渡过乌江活下来,那日后或许还有机会东山再起找刘邦报仇。
实在不济的话,战死沙场岂不也是武将一种很好的归宿,可是为何项羽两者皆不选,偏偏选择要挥刀自刎呢?
其实项羽选择挥刀自刎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项羽经历过的大起大落导致他的心态爆炸从而不愿苟活,其二便是因为他那孤傲的性格最终导致他选择了自尽。
大起大落 心态失常
项羽不愿逃跑,而是在乌江边上自刎,并不是项羽不愿活下去,而是他真的承受不起这种反差巨大的失落感。
身为西楚霸王,项羽理应要学会心胸宽广,招贤纳士才对,但是项羽却恰恰相反,他不愿留那些有才识的人留在自己的身边。
但他亦不想去杀掉那些不愿留在他身边的人才,日后这些本可以成为他部下的人才全都反过来开始围攻项羽,这是项羽一生中很大的一个败笔。
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才致使项羽战败,更多的原因是项羽的心态在垓下之战后彻底的爆炸了,而导致这一原因的始末便是自己在垓下之战中输给了刘邦。
在此前的大小战役中,项羽总是能将刘邦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四散奔逃,他也十分沉浸于这种胜利的喜悦。
况且自从项羽灭秦之后,几乎都没有怎么输过,所以他的内心肯定会在日复一日的骄傲中而变得自满。
可是当一个人逐渐膨胀的时候,那么他就会被眼下的事物给冲昏头脑,从而做出许多错误的决定。
项羽自然也不例外,在和刘邦交战的时候,一次次的胜利带给项羽的是挥之不去的快感,项羽对于这种感觉自然十分喜欢。
这就导致了项羽日后再度与刘邦交战的时候,就会轻视刘邦,在战场上轻敌可是相当严重的事情,可项羽就这样做了。
在垓下之战中,项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想要率领自己的十万精兵来和刘邦一决雌雄。
如果是正面作战的话,那么谁胜谁负还真的不好断决,可是刘邦比项羽更加有智慧,他设计引诱项羽一步步的进入到了自己的包围圈中,最后一举歼灭了众多楚军。
这场战争的惨况令人惨不忍睹,项羽麾下的十万大军死的死伤的伤,还有很多被汉军所俘虏。
项羽也仅仅只是带领着仅剩的800将士艰难的逃出了刘邦的包围圈,这一变故使得项羽一时间几近丢了魂。
毕竟任谁换做项羽,心里都不会太好受,明明刚才麾下还有十万将士,一眨眼竟只剩了八百位。
项羽在逃亡途中也终于认知到自己这次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想要再起很是艰难。
同时他也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就算自己的武功再高,就算自己能够以一敌千,但在计谋方面,刘邦显然也要比自己强上好几个档次。
在逃往乌江边上时,项羽所剩不多的八百将士最终只剩下了26人,顷刻间从十万大军的统帅沦落到手下只剩26名将士。
面对这种云泥之别的发差,项羽的心态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大,此刻的他没有了往日的傲慢与不屑。
脸上表现更多的还是对此时此刻情况变化的不可置信,可即便他再怎么犹豫,还是逃不了自己已经失败的事实。
回想自己先前伐秦时,曾带了八千的江东子弟出征,可是事到如今,这八千子弟几乎全都丧了命,在自我讨伐中,项羽的心态再一次被打击。
作为西楚霸王的他从来都是打胜仗赢别人,如今却突然被打的如此狼狈,传出去也是落人笑话。
一次又一次的心理打击,纵使心态强大的人都顶不住,更别说一向心高气傲的霸王项羽了,他又怎能日后苟且的活下去呢?
在将自己的一生总结感慨之后,项羽在乌江边上了解了自己的生命,一代霸王自此陨落。
除了项羽心态的爆炸自刎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也是他不愿渡江逃跑的原因,那就是他那孤傲、自视甚高的性格。
性格孤傲 不愿苟活
项羽从小就生的勇猛,在和他人打架时从没有输过,这就使得他总是一副自视甚高的样子。
尤其是他在叔父项梁的带领下成功伐秦之后,更是觉得自己无人能敌,汉王刘邦更是不能入他的法眼。
正因如此才导致项羽日后轻敌刘邦而给了刘邦可乘之机,否则单以项羽的作战能力,收拾刘邦的军队还是很轻松的。
可是偏偏问题就出在项羽的孤高甚傲上,他不愿意招揽天下的贤士就足以说明他对自己很是自信,觉得自己并不需要有人来给他出谋划策。
在逃到乌江边上时,项羽遇到了当时乌江上负责来往运送客人的亭长,亭长见到项羽落败后,便想着将项羽渡过乌江再从长计议。
可是项羽并不肯这么做,他高傲的性格不允许也不接受他选择逃跑,所以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亭长的好意。
错过了这次的机会,项羽最后的逃跑路线和时间全都不复存在了,面对着奔流不息的乌江,项羽深深的感叹了一番。
项羽觉得自己的失败不仅是因为自己轻敌,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上苍想要覆灭他,因为在战斗时,项羽并没有退却或是战败。
当然了,项羽这一点并没有吹嘘,在正史的记载中,项王曾多次在战斗中斩杀敌军百十数人,这就足以证明项羽的武力还是十分在线的。
就连在率领自己的八百勇士边战边撤时,项羽还曾凭借一己之力杀了汉军数位军官士兵,就此来看,尽管项羽的失败已经注定,但是他自己却并不觉得是自己的实力不行。
反而觉得这一切都是上天想要自己失败的,丝毫没有想过在布阵谋略方面的失误及自己的骄傲自满。
他觉得既然天要亡他,他也就没必要再去苟且偷生,于是在乌江边上自刎而亡。
项羽到死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败给了刘邦,只觉得是天不容自己罢了,这种骄傲自负的性格同样也是导致项羽失败自尽的重要原因。
如果项羽当年要是真的听了那位亭长的话渡过乌江从长计议,那么吃过一堑的项羽是否能够在日后东山再起,大败刘邦呢?
这一切我们都已然不可知,毕竟历史已经永远变成了过去式,并不能重来一次。
随着项羽的剑刺进自己的咽喉,一代霸王就此永久落幕。
参考资料:
《史记·高祖本纪第八》.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3-01-1]
《史记·项羽本纪第七》.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3-01-1]
《北史·列传第二十七》.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3-03-10]
项羽.学习强国 [引用日期2021-08-17]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24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