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维小尼
→这是《环球零碳》的第1007篇原创
一个行业进入调整和洗牌阶段,一般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新技术更新迭代,行业龙头企业排位发生变化,企业盈亏出现明显分化,市场部分规划产能开始出现终止或延期现象,产能过剩与价格战爆发……
用这些迹象套在光伏行业身上,可以认为,光伏产业已经妥妥的进入了洗牌加速阶段。
最近,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战、洗牌、裁员、停产等消息,不断增多,价格内卷已经蔓延到海外,1-2月数据显示,光伏组件出口单价同期下降了46.2%,接近腰斩。到底发生了什么?
01
光伏产业全方位洗牌
光伏行业的洗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每隔几年就要来一次。但这一次似乎来得更猛烈些,而且是全方位的。
技术更新迭代不用说,这是光伏行业的常态。特别是2023年到2024年,N型TOPCon电池技术加速渗透,取代P型PERC电池技术成为主要趋势,落后的PERC产能面临淘汰风险。
光伏组件商的排位也开始发生变化。2023年,根据出货量排名,前三都发生了改变。全球组件老大隆基绿能,被晶科能源取代。隆基绿能下降一位,与上升一位的天合光能并列第二。晶澳科技仍为第四位。
第二梯队也竞争激烈,发生了改变。通威股份从第9跃升到第5,协鑫集成、英利能源虽然是老牌组件企业,但2023年和横店东磁是进入前十的新面孔。
企业盈亏明显分化,在2023年的财报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像阳光电源、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龙头企业依然实现了50亿元以上的净利润,业绩增幅超50%。也有像金刚光伏、爱康科技、中利集团、嘉寓股份亏损累累。
光伏企业市值也发生了变化。截至3月25日收盘,阳光电源总市值达到1523.76亿元,再次站稳光伏第一股,超过光伏一哥隆基绿能,当日隆基绿能的总市值是1511.06亿元。
在这些表象背后,更关键的是整个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爆发和一些产能不得不延期或终止,工厂减产、关停、裁员的消息满天飞。
有机构数据显示,2023年各类扩产,年内中国光伏供给侧产能将接近1000GW,而全球需求侧加起来不到500GW。
产能大跃进,供应量大幅增加,导致一些企业恐慌性降价。
2023年年初的时候,光伏组件的价格还是每瓦1.8元至1.9元,到2023年年末,每瓦已降至1.2元至1.3元左右,降幅达到30%左右。
到2024年,降价还在加速。在中国电建的一次采购中, 2024年度光伏组件参与投标的55家企业中,P型产品最低报价为0.806元/瓦,N型产品最低报价为0.87元/瓦,光伏组件集中采购开标价再创新低。
竞争已进入白热化,这个价格,已跌破部分企业的边际成本。产能过剩的直接后果,除了价格战,还导致一些产能加速淘汰和出清。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最新统计,截止到今年2月,包括海源复材、聆达股份、沐邦高科、向日葵、亿晶光电、大全能源、山煤国际、京运通、奥维通信、金刚光伏、国晟科技等在内的光伏企业规划产能已宣布终止或延期。
当然,停止产能还算比较好的,属于及时止损。更严重的企业,恐怕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破产清算的局面。
面对这种非理性竞争,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肯定是一个最差的时刻"。
02
光伏组件出口均价接近腰斩
中国光伏产能占全球70%以上,国内的价格战和产能过剩,不可避免会蔓延到海外。在光伏产业“不出海就出局”的大趋势下,很多中国企业把战火烧到了海外。
其实,光伏组件出口价格战,在2023年就已经出现苗头,只是那时不是那么明显。
2023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全部实现快速增长,光伏硅片、电池、组件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93.6%、65.5%、37.9%,全部再创新高。
但光伏产品出口市场出现了一个明显变化,那就是“量增价减”。尽管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量有所增加,但其平均价格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具体来说,2023年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总量同比增长了50.4%,但出口额却同比下降了5.4%。出口总额约484.8亿美元,低于2022年的512.5亿美元。
“量增价减”的趋势,在2024年显得更突出。
根据中国海关出口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我国出口光伏组件9036.99万个,重量为210.20万吨,出口额为53.29亿美元。
但比较2023年1-2月,我国出口光伏组件6335.58万个,重量为149.27万吨,出口额为69.44亿美元。
这也意味着,2024年前两个月,我国光伏出口数量增长了42.64%,出口重量增长了40.82%,但出口额下降了23.26%。
具体到单价上,2023年1-2月,我国光伏组件出口平均单价为109.61美元。2024年1-2月,光伏组件出口单价只有58.97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6.2%,接近腰斩。
03
需要更合理的价值机制
当然,从光伏行业整体来看,价格战是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未必是坏事。
这些原因包括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下降、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比如,从上游原材料价格看,硅料价格从年初的每吨29万元下降到8万元左右,降幅达到70%左右。这样的价格变动对整个光伏行业链条都产生了影响。
价格战还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使得光伏度电成本下降,这会进一步促进光伏装机量的需求,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很强。
但是,这种低于成本价,亏本赚吆喝的事情,毕竟是长久不了的。特别是中国光伏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更需要理性。
从外部看,中国光伏出口的境况其实并不好。近年来,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的打压无处不在,包括设置贸易壁垒、加征关税、提出绿色和社会壁垒、立法和政策调整等。
比如,在贸易壁垒的设置上,欧盟和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采取了包括关税调查、碳足迹限制在内的多种措施。
在加征关税上,美国向东南亚国家加征光伏面板关税,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的产品超过80%来自中国工厂,以此来打压中国光伏产业。
欧美还通过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等新贸易壁垒来提高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成本,影响其国际竞争力。这些措施包括对产品的环保标准、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严格要求等。
应对这些挑战,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而穿越周期性调整和洗牌,这是根本之策。
面对行业的乱象和非理性内卷,行业内部也需要更合理的价格机制,避免恶性竞争造成亏损。
-------
参考资料:
[1]钛媒体:1-2月光伏出口数据出炉,“量增价减”问题进一步加剧
[2]钛媒体:出口量增价减,贸易风险加剧,光伏出海如何破局?
[3]赶碳号科技:前两个月我国光伏出口下降28%!亚洲取代欧洲成最大海外市场!
[4]赶碳号科技:2023年我国光伏出口491亿美元,同比下降5.6%
[5]能源发展网:2024年光伏产业再临大调整关口,落后产能将加速淘汰
[6]中国城市报:裁员、减产、价格战,光伏行业竞争加剧
[7]第一财经:光伏产业正在洗牌,但“2024年应该不会更坏了”
[8]21世纪经济报道:前有产能过剩后有技术迭代,2024年光伏行业洗牌加速
[9]人民日报:光伏产品向“全球造、全球卖”格局转变
[10]界面新闻:光伏组件商大洗牌,全球前三大龙头都变了
[11]华夏时报:2023年光伏行业高频热词:量增价减、产能过剩、回归技术,专家称明年洗牌将会非常剧烈
[12]光伏头条:阳光、晶科、大全、天合、石英股份前五!80家光伏企业业绩预告,22家亏损!光伏大面积亏损已至?
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传播,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2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