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董 涛
那天中午在食堂,一个久无交际的同事在我对面坐下,急赤白脸问:电车这么火,可我还是喜欢油车,怎么选?
我反问:午餐这么丰盛,可你还是想吃早餐,你说怎么办?
同事低头吃了几口菜,说懂了。
中国车市刚刚发生一个标志性事件:新能源车成为市场主流,销量超过燃油车。
从2005年到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了15年,渗透率才达到5%。而从2020年到2024年4月的4年多时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50.39%,提前10年达成2020年国家制定的目标。
突破50%,意味着汽车“电进油退”突破了一个重要关口。这不仅是新技术普及的重要关口,也是消费者接受新能源汽车的“心理关口”。
这一成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主流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态度从好奇、疑虑、观望,转向喜爱和实际购买。甚至意味着,接下来买燃油车的人,很可能成为少数派。
“少数派”在多数语境里是个不错的词,带有独到、睿智、个性和高端的褒义。但在一些特定场合,少数派并不容易赢来喝彩。比如选家常用车这事儿,顺势而为的多数派可能扔掉焦虑且获取更多权益。
随着销量快速增加,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性能、使用体验、用车成本等方面的感知已经积累到足够深度。按心理学上的韦伯-费希纳定律,这将改变大众消费群体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将实现新能源汽车对于燃油车的逆转以及逐渐取代。
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静谧性、智能化等方面也已全面超越传统燃油车,尤其是插混,集燃油、插电、增程、纯电动的功能于一体。在价格关口突破以后,燃油车难有还手之力。技术突破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领跑全球。
(第一电动)
在中国新能源品牌领头大幅降低插混车型的售价后,合资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被迅速蚕食。2024年3月,合资燃油车终端销量继续溃败。当年的合资车头牌本田雅阁暴跌72.6%,丰田凯美瑞暴跌59.2%,神车大众宝来、丰田卡罗拉等跌幅也都超过50%。
一位合资品牌4S店销售人员一语道出合资与自主反转的现状——过去客户来看车,除了价格外,对于车辆的其他问题都会问得很详细。如今客户则更多地将我们的车型与国产品牌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也基本以选择国产品牌而告终。
真的变天了!合资品牌感到冷,中国品牌觉得热;燃油车型越来越冷,新能源车越来越热。当你正准备购车,你会发现自己身边的人十有五六都建议考虑新能源汽车。甚至就连不会开车的长辈,都能说出新能源汽车舒适、经济等优点。
近在去年前年,情况都不是这样。随着电池技术进化和充电设施发展日新月异,如今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和充电便利等方面的顾虑正在降低。当实在找不出理由反驳时,油车拥护者会把电车贬值快作为最后的压舱石。但当油车成为少数派后,贬值快这顶帽子可能也要易主,这最后的倔强也就消散了。
不过还有顶帽子是情怀,我想是暂且应该留着的。它很悲情和苦逼,放之四海皆准,虽然放在中国也好牵强。
分析为什么中国新能源车的时代变革呈现全球无二的加速度之势时,我们常列举国家能源战略大棋、利好政策倾斜、核心技术领先和产业生态完善等四个大类。其实还有汽车文化的原因较少被提起。
在欧美国家,因为汽车普及比较早,所以换车周期较长,人们对开新车的欲望普遍不像中国人这么强烈。特别是欧美动辄百年的燃油车文化,以及相对低廉的燃油成本,让他们对新能源车缺乏敏感和激动。
但在中国,汽车普及也就是这十几二十年间的事情。咱们对于燃油车其实没有特别浓厚的情结。当新能源车夹带着智能化的优势扑面而来,我们移情别恋得理直气壮。这种接纳干掉了情怀,把新能源车推到领头羊的地位上。
情怀是最值钱的东西,但普通人最缺情怀;情怀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但普通人最不缺情怀。有没有发现这两句话同时成立?
百度上说:情怀是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以人的情感为基础与所发生的情绪相对应。我端详“情怀”两个字,是敬仰、朦胧却又有些痛恨的感觉。
我也曾在键盘上留下过对V12发动机的爱意和醋意。那是铁打的情怀,却列不进平民的账单。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1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