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砖厂领导污蔑下岗, 志愿军功臣以掏粪为生, 17年后军队来人彻查

任我去2024-03-24 14:55:36  121

在中国曾一度有十分浓厚的“贱名”文化,也就是给后辈起名时偏偏用一些不雅的字眼,但这又不是为了羞辱,反而是表达对后辈的某种期待,从而成为了一个颇为独特的文化现象。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了建国以后,但代表了工农无产阶级利益的新中国并不提倡这种旧文化,对其予以大力破除,很多人也正是在参军以后有了一个更为正式的名字。

这不,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的一位打坦克英雄,就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改名,从此以一个响当当的名号生活着。

战斗英雄却有一个“贱名”

事情发生在1951年的国庆节前夕,而当时的新中国正处于和联合国军角力的抗美援朝战争中。

从1950年的十月份开始一直到1951年的六月份,志愿军一共在朝鲜和联合国军大规模交手五次,战线已经被推到了三八线附近,基本达成了我军的出兵目标。因此,在六月份以后,战争就向着主动防御的方向发展了。

此时,美国人也觉得取胜无望,无奈接受了我方的和谈要求。于是在7月10日的时候,和谈开始了。

但由于我方拒绝了美方攫取三八线以北一块领地的要求,美国人又在八月份以后发起了两次攻势,而第二次的秋季攻势发生时间正是9月29日。

也就是说,当国内准备庆祝伟大祖国诞生两周年的时候,朝鲜战场正处于新一轮的战火中。

在战火纷飞的同时,北京城的热闹气氛却是一点都没减,国家反而在筹备一场盛大的国庆典礼。

颇为引人注意的是,此次国庆典礼中有98位十分特别的客人,他们就是来自朝鲜战场的战斗英雄。

他们和63位人民解放军英雄代表、147位模范工程师和工人代表、38位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一起构成了二周年国庆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在这些来自朝鲜战场的战斗英雄中,有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比如著名的“鹫峰阻击英雄”沈树根、创造了“郭忠田英雄排”番号的一级战斗英雄郭忠田。

创造“抗美援朝西兴里阻击战大功连”番号的二级战斗英雄周文江等等,其中也包括了一个名字颇为特殊的英雄——苏吊蛋。

一个战斗英雄却叫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确实有些违和了,但这在当时并非是什么稀奇事,毕竟“贱名好养活”是中国人一直以来的观念。

在这里,笔者对这个说法的产生进行了溯源,发现这似乎在中国是一个流行数千年的惯例,而且不限于平民,贵族阶层也有不少起“贱名”的例子。

你就比如周公黑肩、晋成公黑臀,郑庄公寤生、战国将军赵葱、汉朝藩王刘蒜等等,什么黑膀子、黑屁股、倒着生、葱姜蒜都来了,突出一个随心所欲。

当然,最有名的还当是汉武帝,因为他最早叫刘彘,彘就是猪,所以你也可以叫他刘猪儿。

至于到了近代,什么铁锤、铁牛、柱子、狗剩、老屁也都冒出来了,要多奇怪有多奇怪,吊蛋这个名字也不遑多让。

至于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和宗教文化或者说迷信文化有关系。因为古代新生儿的夭折率太高了,人们为了让孩子平安长大,就想了很多奇怪的办法,包括了起俗名、贱名,据说这样就能让鬼神对新生儿产生嫌弃心理,从而不招病不招灾。

似乎这个说法还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普及开来的,所以魏晋南北朝以后颇为盛行。

不过,这没法解释早在春秋和秦汉就已经大量出现的贱名,或许真的只是时代不同而观念不一样吧。

抗战老兵打崩美军坦克营

说回苏吊蛋,别看他的名字不是很文雅,但这个人可是厉害得很,因为他是朝战中的打坦克英雄。

当年战争爆发的时候,苏吊蛋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志愿军炮兵31师401团4连,由他担任炮长。

也就是说,苏吊蛋其实并非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新兵,而是一个具有多年作战经验的基层兵头。

事实上,来自山西太原狄村的苏吊蛋是在抗战末期加入八路军队伍的,而他正式被战争淬炼成一名合格的战士则是在解放战争中。

1948年的太原战役,苏吊蛋先是参与了杨家堡设伏,并在战斗过程中负伤。但苏吊蛋充分发挥了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伤还没好就离开医院再次上前线,坚持与晋绥军战斗到底,直至冶峪山战役完全取胜,而他也因为作战勇敢而荣获一等功。

1949年的狼坡山战斗,解放军遭到敌军的猛烈进攻,阵地一下子就丢了四个,还是苏吊蛋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带着五个战士就冲出阵地与敌人激战,直至配合我军完全夺回阵地。

战斗中,苏吊蛋身中九弹,其中一枚弹片一直没有取出。由于表现突出,苏吊蛋又立下了一等功。所以说,踏上朝鲜战场的苏吊蛋非但不是“新兵蛋子”,反而是我军不可多得的精兵猛卒!

到了朝鲜,苏吊蛋的任务不再是守阵地,而是学着怎么打坦克,他所在的部队是一支反坦克队伍。

于是在1951年的甘凤里阻击战中,面对电话线路被炸断后与指挥部失联的困境,已经是战场老手的苏吊蛋沉着应对,果断指挥战士们开火,并只用五发炮弹就取得击毁一辆、击伤一辆的战果。

更为关键的是,被击毁的那辆还是敌方的指挥车,所以其装甲部队当场阵型大乱,又被我军趁乱击毁四辆,直接打崩了敌人的进攻矛头。

在铁王八趴窝后,敌人的步兵也就不足为惧,随即遭到我军的猛烈进攻,一下子就损失了两千多人。

正因为帮助部队取得了这么大的战果,苏吊蛋当即受到志司的嘉奖,他被授予“国际二等功”以及“打坦克英雄”的称号,同时由炮长晋升为排长。

而在苏吊蛋升官后不久,他就被选中作为志愿军的代表回国参加国庆二周年观礼,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毛主席的暖心之举

参加了当天的国庆典礼后,苏吊蛋又出席了国家组织的欢迎宴,期间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也相继到场问候,现场的气氛一度十分热烈,苏吊蛋在人群中也是很兴奋,他为能够近距离接触毛主席而自豪。

不过,由于参加宴会的人太多,毛主席此时并不认识苏吊蛋,也就没有与他有过多交流。

等到之后的政协会议上,苏吊蛋等人作为志愿军代表也列席会场,参与了抗美援朝相关事宜的讨论。

期间,总后勤部有一位首长向毛主席建议:“为了节约布料,我们可以将军服上的衣领和衣兜取消,这样既美观又节约。”

后勤部首长提这个建议也是有道理的,当时的国家还很穷,各个方面能省一点就是一点,于是众人对他的这个提议纷纷点头。

但就在这时,人群中的苏吊蛋坐不住了,他没能抑制住内心的冲动而举手表示要发言。

看到战士代表要说话,毛主席当即示意他站起来讲,而苏吊蛋就对着大家说:“衣领和衣兜对我们很重要,没有了衣领,军服就会变得不美观,而没有了衣兜,对战士们随手收纳手套、钢笔等东西很不方便,冬天的时候连个暖手的地方都没有了......”

苏吊蛋说着,会场的气氛当即安静起来,这让他感到十分难为情,头也低了下去。

但不一会儿,一个洪亮的声音打破宁静,毛主席开口说:“这个意见提的很好,很有道理。”听到这句,苏吊蛋的头重新抬了起来,脸上也多了些腼腆的笑容。

紧接着,毛主席又问他:“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部队的?”

苏吊蛋以郑重地语气回答:“报告主席,我叫苏吊蛋,是志愿军炮兵第31师401团一连一排排长!”

毛主席似乎记起了什么,他笑着说:“哦,你就是那个打坦克的英雄啊!”

看来,毛主席尽管对不上号,但对战士们的事迹还是很清楚的,而他随后又补充说:“你的这个名字不太雅,我建议你把名字改一下,好不好?”

在得到苏吊蛋肯定的答复后,毛主席略作思索,然后提笔在纸上写下了“苏兆丹”三个字。

这个名字起的可以说起得非常好,文雅响亮又富有寓意,更重要的是兼采原名的声韵,最大程度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可见毛主席文化功底之深、心思之细腻。

一个沉默的英雄

结束了北京之行后,苏兆丹先是回到了朝鲜战场上,但不久后就被组织推荐去辽阳速成中学补习文化课。

到了这一步,组织的用意也就很明显了,不出意外的话苏兆丹以后就要转正当军官了,可以说前途一片大好。

可意外终究还是虽迟但到了,由于该速成中学被撤销,苏兆丹的学上不成了,而他此时又联系不上前线的部队,只好接受校方的安排转业回了老家。

回到老家的苏兆丹坦然接受了回归平凡的命运,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荣誉过往而自矜自得,他反而表现地相当低调,以至于没人知道他是国家英雄。

苏兆丹就在老家的砖厂当起了一个普通的工人,每天干着最苦最累的活,但他始终勤勤恳恳。

其实在这里我们真的要感慨老一辈人的朴实,他们参军打仗只是想要保家卫国,并没有掺杂过多的利益企图,于是仗打完了,他们也就安心回归了平凡的生活。

只是命运还是太过残酷,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再次让苏兆丹的人生走向另一个低谷。

六十年代初的时候,苏兆丹因为不满一个小领导徇私枉法而仗义执言,结果就被穿了小鞋。当时,那个领导将自家亲戚安插到了工厂里,但却纵容对方不上班白拿工资。

生性正直的苏兆丹看不过去,就当众批评了对方,结果就被那个领导记恨在心。没过多久,那个领导就找了个机会栽赃陷害苏兆丹,最终将他开除出厂。

离开工厂后,苏兆丹无处可去,只能回老家务农,而有了“履历污点”的他不怎么受大家待见,在生产队也只能做一些诸如挑粪的脏活、累活。

这样的日子,苏兆丹过了十七年,期间他也结婚生子,一个叫王富英的姑娘嫁给了他,并为他生下了两儿两女,美满的家庭算是对英雄的一些安慰。

当然,人总会有扬眉吐气的那一天,苏兆丹也不例外。1978年,随着苏兆丹的原部队派人找上门来探望他,终于揭开了被尘封二十多年的荣誉过往,让家乡人重新审视起了这个已经年届五十的沉默英雄。

部队干部对当年打坦克英雄的贫困处境十分惊讶,在问清来龙去脉后,他们立即责令有关部门弄清当年的事实,还老兵一个清白。

在为苏兆丹正名后,部队还准备为他安排工作。一开始,上级首长是想在军队系统找个职务让他来做,但苏兆丹拒绝了,他还是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部队重新为他联络了在太原耐火材料厂,总算是解决了老兵的安置问题。

在苏兆丹安置问题解决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79年的时候,他还受邀回到了老部队做客,那可以说是他人生最有意义的一次旅行,没什么会比老兵回家更让人动容。

结语

苏兆丹是一个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又毅然踏上朝鲜战场的革命战士,他的人生平凡而又传奇。

原本我们会以为,传奇的是他在战场上的功绩,是被毛主席接见的荣耀,但最后才发现,传奇的是他始终如一的朴实的心态。

明明立下了那么大功劳,只要他肯开口,就一定能换来不错的工作机会和待遇,但苏兆丹却选择了当一个沉默的农民,甚至背负不白之冤时也没有说出这一切,他的朴实精神已然与他的功绩一起成为一座丰碑。

好在最后部队还给了他清白,也妥善安置了他,这一切来的也不算太晚,总能让人感到慰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148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