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最大免费公园——世纪公园正在“破墙透绿”,预计在今年“五一”前,整个世纪公园超过130万平方米的游园区域届时与附近街区无界融合。市民游客届时可在公园和街区之间畅行,尽享“城市绿肺”之美。这不仅彰显了城市管理者的宽广胸襟和前瞻性,更是对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积极回应。
公共空间是市民休闲、交流、运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世纪公园的“破墙透绿”,将为市民提供更多接触自然、享受绿色的机会。此举不仅是一道简单物理隔阂的消除,为市民打开一扇通往自然的大门,还将促进公园与社区的交流与融合。公园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是成为周边居民共享的社交场所。人们在这里相遇、相识,建立起深厚的邻里情谊,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这种社区文化的形成,无疑也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体现。此外,还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于公共空间利用理念的转变,开始更加重视市民的实际生活需求,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宜居的城市环境。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也让市民真正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美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和谐的城市未来。
在让市民充分享受高品质公共空间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开放公共空间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城市管理者的精心规划和悉心维护。比如,公园在开放后引入大数据、物联网、无人机巡逻等先进技术,对公园进行全方位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公园的管理效率,也为游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游园环境。同时,公园还可推出一系列便民新举措,如24小时无人售货机、公园游园小程序等,让市民游客能够更加方便享受公园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当然,公共空间的开放与维护离不开市民的支持与配合。作为城市的主人,市民应该自觉爱护公共空间,共同把公共空间管好用好。世纪公园制定的《世纪公园24小时开放公约(试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规范了市民游客在公园内的行为准则,为保持公园的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城市管理者与市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共同治理的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开放公共空间与绿色空间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近年来,上海的中山公园、和平公园、复兴公园等都已全面破墙开放,部分高校也开始打开围墙与社区共享空间资源。这些行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选择,也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品质。
可以说,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放与利用不仅关系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管理者应继续加大对公共空间和绿色空间的投入与规划力度,推动更多类似的开放项目落地实施;同时,还应加强与市民的沟通和互动,充分了解市民的需求与期望,确保公共空间的规划与管理更加符合市民的期待。对市民来说,也应提高自身的公共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空间的使用规则和公约,共同维护好我们的公共空间和绿色环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治国)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0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