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主席一生中,过了几十个生日,但他每个阶段,每一年的生日都变化。在50年代,他主张不做寿,然而在六十年代,他的想法经历了转变。他趁着自己的生日,格外亲近党外人士,注重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就在毛泽东70岁寿辰时,毛主席本来是请的党外人士,但客人还没来,一群没被邀请的人就前来祝寿。这些人里有贺龙、陈毅、罗瑞卿等人,毛主席疑惑地表示:我没叫你们呀。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是拒绝做寿的。
1943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50岁生日。毛泽东拒绝并表示,做生日会有不良的影响,而且现在是内外最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
他特别反感别人祝他万寿无疆,他不信奉这个,他知道人是不会活到万岁的。不过,他只是对自己这样,而他却非常挂念那些老同志的生日,还专门为他们集体祝寿。
毛主席的最后一个生日,和之前的生日有了明显的对比。
1975年10月1日,毛泽东自知这或许是他最后一个生日了。这一年他82岁,确实是他过得最后一个生日。
毛主席的晚年,孤独和寂寞充斥着他的生活,好在他的身边有张玉凤和孟锦云照顾,也让老人家不至于那么孤独。
这天,小孟主动提出要给毛主席磕头,说他们家乡的习俗就是孩子要给老人磕头。说着就跪在毛主席的面前磕了三个头,毛主席也起身表示回敬。小孟磕头之后,吴旭君、张玉凤也都先后去磕头。
毛主席心里也很高兴,因为这些孩子们确实已经把他当作长辈。
晚饭后,毛泽东躺到了床上,毛泽东有些许的开心,却也有平时的沉默。李敏说,那一年,他们兄妹三人都没有去给爸爸祝寿,也没有给爸爸拜年。
在公开的材料中,毛泽东在生日之际接受磕头,这一次是唯一的一次。
岁月无情,毛泽东相对比中年时的意气风发,更多的是沉默。
古人云:“人活七十古来稀”,毛泽东的七十岁大寿,是非常高兴的一天。
因为当时全国的经济形势已经好转,他心中喜悦,第一次提出自费举办家庭寿宴。
寿宴设在颐年堂,对于菜式和人员,毛主席早就作了具体的安排。
在前一天,毛主席就开心地开始准备了。12月25日下午,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开始和厨师商量做什么菜。他们商量后决定做一点毛泽东平时爱吃的菜,再增加几道有祝寿意义的菜。毛主席审定了这个方案,很快批准。那天,三位厨师准备着毛泽东的寿宴。
在这天下午,毛主席准备要去开会,晚上再回来吃饭。当他来到大会堂的时候,却见到罗瑞卿、谢富治、陈毅、贺龙等人在房间里等待着他。毛主席问他们有什么事情。大家这才表示,是专门来给毛主席过生日的。
毛泽东这才知道,便笑着问道:“我要请的人还没来,你们来是干什么呢?”何琳笑着说:“愿意来就来了。”现场气氛热烈幽默,毛主席也开玩笑:“这是打着给我过生日的招牌,想让我破费一点打打牙祭吧!”
几位领导人这才说道,只是想祝贺一下主席的生日。毛主席知道大家是想要和他们吃饭,但不能以过寿的名义,而晚上的家宴也都是他自费的。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
那天晚上的寿宴,有三十多人,毛泽东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坐在一起,大家住院,奥主席健康长寿。毛主席笑着表示感谢。这天晚上,毛主席流露出少有的轻松愉快,结束后,他还提出每人拍一张照片留念。毛泽东特意穿着他那件浅灰色的中山装,和孩子们拍了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02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