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讲, 伊利其实属于“中信系”

安青食食2024-03-23 09:38:29  113

文 | 食悟(ID:food-gnosis)

后台经常有人问食悟,伊利到底是国企还是民企?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本期做一个统一答复。

如果娃哈哈都可以算作民营企业,那么伊利肯定更是民营企业了。杭州市地方国资持股娃哈哈46%股权,呼和浩特地方国资仅持股伊利8.42%。

伊利目前的最大股东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机构是做什么的,其实它是港交所全资附属公司,属于一个结算机构,类似中介的角色,主要代理北上资金所持的股份。所谓北上资金,指的是从香港股市流入内地股市的资金,多为外资。

所以可以这么理解,在伊利现在整个盘子里,外资持股比例大概在16.96%,其余的基本都是中资机构或自然人股东。

总体来看,伊利的股权是比较分散的,最大单一股东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仅有8.42%。

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国有乳企的企业,比如光明乳业,光明食品集团持股比例为51.63%,光明食品集团的实控人则是上海市国资委。

伊利和光明乳业横向对比来看,光明乳业的国企色彩更浓,而伊利则是地方国资持股的一家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

伊利的这种股份结构虽然曾遇到阳光保险举牌的风险,但还是有诸多利好的,比如他们可以游走在国企和民企之间,左右逢源,既可以享受国企的发展红利,又可以享受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

但作为一家行业龙头,规模超千亿的企业来说,光有地方政府的加持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找个国字号的大树,靠一靠。

根据食悟的专业研究,我们发现,2010年12月22日,伊利斥资9000万元投资入股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5%股份,拥有这家投资机构一个董事席位。

所以,现在潘刚仍是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

而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的大股东是中信证券,中信证券则是中信集团成员企业。

中信集团官网显示,中信集团是在邓小平的支持下,由荣毅仁于1979年创办的。成立以来,中信集团充分发挥经济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在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成功开辟出一条通过吸收和运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创新发展之路。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信股份的总资产10.97万亿元。

不仅伊利入股了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产业投资基金,董事名单中还有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

过去13年,伊利在中信产业投资基金这里面的投资收益,无论多少,都不是太重要的,重要的是,伊利通过此举成功拿到了扣响中国尊电梯钥匙的一张准入卡。

重要的不是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可以跟中信集团党委书记奚国华有更多的见面机会,而是伊利除了呼市地方国资的支持,还能够通过中信产业投资基金这层关系,参与到中信集团这个国字号财团的体系中。

相信当初在选择拥抱中信,还是招商局,亦或是保利,华润,伊利方面还是深思熟虑后的决策。

其实,近年来,伊利的一些并购投资,也是在中信集团体系内完成的。

比如,2018年10月,中信农业基金斥资大约12.89亿港元入股澳优并成为澳优单一最大股东,持股比例23.97%。

中信农业产业基金成立于2016年,属于中信集团成员企业,中信持股40.4%,联合诚通基金、隆平高科、海大集团、及朱雀投资等多家股东共同成立,累计管理规模近100亿人民币。

3年后的2021年10月,伊利斥资78.97亿港元收购澳优34.33%股权。

如今,经过陆续增持,伊利对澳优的持股比例已经接近60%。

可以这么理解,伊利对澳优的收购,应该是在中信集团旗下的两只产业基金之间来完成的,或者说,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的股东伊利,收购了中信农业产业基金持股的澳优。

也可以这样理解,中信农业产业基金在入股澳优3年后,把所持股权转让给了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的股东伊利。

显然,此次交易,是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出于对中信成员企业的信任。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004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