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古文当中,有许多引入胜的词汇描述女子的温柔美丽,再联想到“后宫佳丽三千”,引来大家的无限遐想,直到许多晚清时期皇宫嫔妃格格们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大家好像才感觉到想象很美,现实骨感,好像皇帝也没那么爽。古代的嫔妃们真的在颜值上和现代人有差距吗?
晚清皇帝身边无美人?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张照片,我如果说是晚清格格或者嫔妃的照片,你是不是感觉很合理啊,这不就是养尊处优的格格们应该有的颜值吗?
其实,这是一张现代网友们模仿晚清宫廷风的照片,只可惜,真实的嫔妃格格们的照片是下图这样的。
也谈不上不漂亮,但确实放到现在来说,就是颜值一般。
那如果把照片按照现在的标准美颜一下会不会好些呢?那我们复原一下,来看看直隶总督李鸿章小妾的颜值,下图就是李鸿章小妾的照片。
这样修复一下,是不是感觉好多了呢?但说实话,也只能说五官清秀端正,看不出古书里的那种“灿如春华,皎若秋月”美貌。和第一张图里面,那两张现代妹子的复古照片比的话,并没有惊艳众人,如果放到现在可能也就是个普通女生的颜值水准。
当然第一张的两个现代妹子,其实放在当今,自然算是美女,但却也并非惊鸿一瞥的那种,只是如果把这几张照片都放在一起,你如果是古代的帝王,你会怎么选呢?如果没有刘强东的脸盲症的话,我相信你肯定会选第一张图片的两位。
当然,通常情况下在古代,小妾都比正宫要漂亮,看看李大人家的全家福,你能找出上面这位小娘吗?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细心的哥们已经发现了,李大人家女眷的颜值,好像比皇上家的女眷颜值还要高啊;李大人家的如此,还一个普通地主家的女眷们呢?
这么看,好像普通地主家的女眷颜值都不比嫔妃差呀。
这个啊,你还真别说,皇上的「后宫佳丽三千」虽然看起来量大,但实际上,颜值不保证,这是有依据的。
满清皇族最注重的就是血统纯正,因此挑选秀女一定要从八旗中选择,选妃的第一条件不是容貌,而是「家世门第」,其次则是品德,最后才是容貌,甚至还传出因为担忧皇帝沉迷美色,长太美的还会在初选就被刷掉,这也是为何翻开清代史料中夸奖嫔妃都是说「宽仁、恭顺」,很少提及长得好不好看。
所以别老羡慕古代清朝皇帝,人家虽然量大,但可能也没吃过什么“细糠”。
古代没有美女吗?其实是古代的美人被埋没了。
那问题来了,古代人的颜值真不行吗?我看不是这样的,真正的美女在民间,这是量变引发的质变,人口基数大了,自然会有美女出现,只是在晚清,能留下照片或者画的,那是整个社会1%的精英人口,大多数普通底层是像下面这张图片里的一样,破衣烂衫,能活下去都已经不容易了。
而一些面容姣好的呢,通常因为出身贫困而命途多舛,运气好的被达官显贵纳妾,运气不好的只能流落风尘。所以文叔认为,不是古代没有美女,而是美女都被时代埋没了。下图是民国时期著名女企业家董竹君,年轻时在被父母卖身到青楼后的照片。
从任何时期的审美来说这张照片里的董竹君都是标准的“大美女”,而不少晚清的青楼女子照片的颜值,也确实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身为清朝花边新闻最多的乾隆皇帝,也被后人调侃说是因为后宫嫔妃实在其貌不扬,才会有六下江南寻花问柳,甚至临幸许多民间美女的传闻出来。而野史里甚至传闻,同治皇帝就是死于梅毒,也就是花柳病。
现代人变美了吗?不是人美了,而是美人活下来了。
那现代人是真的变美了吗?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很多人都会从美颜、化妆品、整容上来说现在的人变美了。
文叔是历史博主,我觉得这些只是表面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资源的充裕,让人们不用在为生存发愁,也因此给予人们更多地成长空间,你也可以这么理解,以前的美女可能小时候就饿死或者死于意外,而现在也不是人变美了,而是更多的美人活下来了。
现代一个普通人享受的日常生活,就是古代达官贵人的生活,这个表现主要就是吃上面,鸡鸭鱼肉只是我们现代人餐桌的普通料理,满清时期普通百姓的餐桌已经丰富很多了,但能吃一回肉也算是打牙祭了,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尝过牛肉是什么味道,因为再晚清吃牛肉也是犯法的。
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一点,按照生物的进化理论,也是量变产生质变。人口基数大了,自然就会有一定比例的人拥有高颜值和高智商,而时代的宽裕让人们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些天生就占有颜值优势的人,就能够相对更自由的成长起来,并且得到各大的发展空间。
更确切的说,在时代背景下,拥有天生优势的人,不至于被恶劣的社会环境所埋没。甚至一些天生颜值一般的,在化妆品和整容科技的加持下,也能让自己的颜值脱颖而出。
颜值是一种天生的,但人还有一种天生的生存需要,把你生在古代的乞丐窝里面,即便你有绝世容颜,你每天饭都吃不饱,谁还去管颜值啊,当你饿的命都不保的时候,颜值是最不值钱的时候。
所以各位,纵使你现在有千般不满,但从历史观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普通人,都生活在历史中最美好的时代!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9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