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死赵国亡, 国家都快要灭亡了, 赵王为什么还非杀李牧?

张司马讲历史2024-04-22 07:37:24  138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前言

李牧与赵国命运之谜,自古便为人所津津乐道。

作为公认的良将,李牧却因国家危亡之时王室决策被斩,实在让人费解。

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家在危机时选择自相残杀,而非团结一致?

本篇文章将深度解析李牧与赵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这位名将为何成为了国家灾难的牺牲者。

在国家危难之际,为何要诛杀功绩显赫的李牧?

这个疑问将引导我们踏上一次历史迷雾的探索之旅,逐步揭示李牧背后的故事。

关于李牧的出生还有少年期的情况,史书记录的并不多,只知道成年后李牧,曾在赵幽缪王统治时期效力,被誉为廉颇和庞煖之后的赵国末代名将。

他骑兵的运用能力,堪称一时无两,其战略战术水平更是超越同时期的王翦与白起。

尽管那时候的赵国,历经了“长平之战”及“邯郸之战”的重创后,已然步入衰落之途,然而面对强大秦国的步步紧逼,李牧依然凭借其过人的军事才能,指挥赵军先后两次击退敌军,为赵国的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史书记载李牧一生从未有败绩,如此战功赫赫又有哪些呢!

公元前243年,李牧成功收服燕国武遂和方城两处领地,为赵国的发展注入活力。

公元前233年,秦军分两路进攻赵国,北路被李牧截断,南路则遭遇惨败,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在此危机时刻,李牧再次挺身而出,率领雁门关守军在宜安重创秦军,仅剩桓齮带领少数人马逃脱。

两年后,李牧在番吾抵御秦王嬴政亲自指挥的数十万大军,多次取得局部胜利,迫使秦军撤退。

公元前229年,赵国北方代地发生地震及饥荒,秦始皇趁此机会再次派遣大将王翦攻赵。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当年,秦军进攻赤丽、宜安等地,李牧率军反击,取得胜利后被封为武安君。

此后数年间,秦军屡攻番吾、代地等地,均遭到李牧抵抗。然而,王翦虽为名将,但在北路与李牧交战仍未能取胜,使得秦军双线挺进邯郸的计划落空。秦始皇深知若不能除去李牧,赵国难以攻克。

于是,他指使密探潜入邯郸,贿赂赵国重臣郭开,到赵国,这名奸细便开始四处散播流言蜚语,说“李牧要造反,李牧已经和副将军司马尚勾结了秦军,一旦时机成熟,就将背叛赵国。”

赵王一听,火速就要收回李牧和副将军司马尚的兵权,让他们给个说法。

然而木讷不善言辞的李牧竟然没有解释,秉承着自己一心为国,问心无愧的态度拒不接受命令。

这一下子就激发了赵王的暴躁因子,反复施加压力逼迫李牧上交兵权。

被“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思想侵蚀的李牧最终上交了兵权,离开驻地回朝复命,最终的结果就是:李牧被赐死。

李牧遇害后,赵国军队土崩瓦解,北境防务顿时脆弱无力,秦军趁此机会挥师南下,势如破竹。

赵军士气低落,全线溃退,此时的赵王迁已被困于宫内,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置政务于不顾。

百姓在绝望中目睹北方狼烟四起,盼望援救却无人问津。

三年之后,赵国彻底沦陷于秦军之手,赵王迁只得携家眷、亲信及财物流亡他国,留下故土的百姓饱受战乱灾难。

赵王迁在异乡回首故土之际,是否悟出无民心注定灭亡,若君王不竭诚保护国民,也就失去君主之位的道理呢?亡国之主,终将后悔莫及!

赵国的覆灭是战国晚期的必然趋势,当赵王迁被谗言蒙蔽,李牧反而遭受猜忌时,正义受到挑战;当百姓舍弃君主,国家亦将面临分裂危机,一个民族的兴衰固然仰赖英雄时代的壮举,但最终仍取决于君主的胸怀与度量。

综上所述,赵国在英雄与君主的角逐中走向毁灭,给后人留下深刻教训。这既是李牧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赵国民族的悲剧。

当权力争夺超越信任,猜疑战胜仁爱,民族悲剧便难以避免。

对君主而言,最重要的教训便是不可轻信谗言,严禁暗箭伤人,时刻提防奸邪小人的诽谤。要明辨是非,广纳谏言,关心爱护百姓。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98068.html
0
最新回复(1)
  • 华小O2024-04-22 10:33
    引用1
    李牧死后不是三个月赵国就亡国的吗?什么时候变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