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它承载了历史传承和文化交流的意义。不仅是我们国家的国粹,还一度流行到海外,让更多人通过这门艺术了解到中国。
直到今天,京剧的魅力仍然经久不息。
然而在传承京剧文化的大师中,却有这么一位女性,备受争议。
她叫齐淑芳,年少时被梅兰芳赞扬过,成年后是上海戏剧团的台柱子。一次海外演出,却令她决定“叛逃”。带着30多位剧团里的中流砥柱滞留美国。
原以为在美国将是花花世界迷人眼,却一度落魄得吃不饱饭。
那么齐淑芳成名过程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她又为何拒绝回国呢?留在美国之后,她又经历了什么?
年少走上戏剧道路
1942年,齐淑芳出生在西安的一个颇为富裕的家庭里。
齐淑芳家中的艺术氛围浓厚,几乎所有人都会唱戏、爱听戏,她的父亲从北大毕业,十分热衷于京剧,时不时会哼上两句。
在父亲的影响下,两个哥哥都走上了戏剧的道路,成为了优秀的京剧演员。
她的嫂子张美娟更是京剧界数一数二的人物,因为与齐淑芳的哥哥一同学习京剧而结缘。她饰演的武旦角色,不管是唱腔还是身法,都无人能够匹敌。因此又有着“武旦皇后”的美称。
在齐淑芳的家里,京剧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京剧既是他们的工作,更是他们的生活。
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戏剧气息的家庭中长大,齐淑芳也很自然地被这门艺术深深吸引着。
小时候,她最热衷的事就是看着哥哥嫂子挥舞着华丽的戏服练习戏腔,自己也有模有样地跟着捏手指甩衣袖。
她稚嫩又拙笨的身子总是引起家里人的哈哈大笑,哥哥蹲下来问她:小妹,你也想学唱戏吗?这可是很辛苦的。
大家都以为这只是小孩子好奇心驱使下的模仿,不多久就会厌烦。
齐淑芳却坚定点头:我要学,以后当跟哥哥嫂嫂一样了不起的京剧演员。
从此,齐淑芳走上了漫长的京剧道路。
她的哥哥开始教她一些基础的知识,引导她去听简单的戏曲,齐淑芳对此如痴如醉,对于京剧的学习也有了初步了解。
13岁那年,她拜张美娟为师,开始了正规的训练。
作为嫂子,张美娟对齐淑芳的教导尽心尽力。作为一个老师,张美娟对每个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严格。张美娟手把手教她念唱做打,处处以高标准要求齐淑芳。
齐淑芳也很争气,也许是血液里流淌着京剧的基因,她学得又快又好,不管是唱腔还是姿势都很标准。
因为身体柔软,对于别人来说困难的动作,她做起来格外赏心悦目。齐淑芳还有一把极具穿透力的嗓子,一张口就宛如穿云裂石,打动人心。
学习京剧的过程既枯燥又疲惫,但齐淑芳却甘之如饴。她经常一早起来就开嗓,然后练习昨天学会的戏曲和动作。有时候,一直到深夜她还在孜孜不倦地咿咿呀呀。
张美娟毫无保留的教导,加上齐淑芳本人的天赋和努力,她很快就能扮演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角色了。
跟别人相比,齐淑芳的进步是神速的,她只用了几年时间,就比一些从童子功练起的师兄师姐更加娴熟有力。
不久后,齐淑芳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进入上海艺术学院的门票,这意味着她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从此到达了一个新台阶。
尽管由于条件艰苦,当时的教学环境比较一般,但齐淑芳很珍惜学习的机会,她比在家里拜师时更刻苦。
早上2点,别人还在熟睡时,她已经蹑手蹑脚地来到训练室,回忆着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摆好姿势,咿咿呀呀地唱起来。
量变引起质变,持之以恒的练习让齐淑芳很快就脱颖而出,毕业后,顺利被上海戏剧团录取。从此,她开始跟随剧团辗转多地,一边表演一边积累经验。
1960年,齐淑芳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机会。
她通过层层选拔,被敲定为《三战张月娥》的女主演,这次表演很受重视。
《三战张月娥》这出戏,毛主席一开始看了觉得不妥,不应该由一位女性对擂三个大男人,曾亲自指点过剧情。
齐淑芳为此准备了很多功夫,她在每个细节都臻求完美,力求给观众最好的体验。
表演那天,齐淑芳站在梦寐以求的壮观舞台上,台下是排山倒海的观众,她挥起袖子,翻滚,下腰,每一个动作利落洒脱,每一句唱腔铿锵有力,唱到了观众心里去。
而台下,还坐着一位重量级嘉宾——京剧大师梅兰芳。
观看了齐淑芳的表演后,就连这位金字塔顶的艺术家也被深深感染。
表演结束,满场喝彩,梅兰芳也来到了后台,指名道姓要求见齐淑芳一面。
两人一会面,梅兰芳便激动地握住她的手,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将来的齐淑芳一定能成为京剧的当家人物。
这一次演出,让齐淑芳收获了更多的自信和舞台经验,她才16岁,锦绣前程将在她的面前展开。
出演欧洲满堂喝彩
有了第一次的精彩演出,齐淑芳的名声水涨船高,很快四面八方的邀约就纷至沓来,全都指定了要齐淑芳表演。
突如其来的名气并没有让齐淑芳迷失自己,比起社交场上的长袖善舞,她更喜欢在练功室里沉淀自己, 然后用更好的技艺反哺舞台。
之后,齐淑芳的名声甚至传到了海外,20岁那年,她便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欧洲巡演。
齐淑芳以主演的身份,步履踏遍了10多个国家的舞台,也许在国外,语言是不通的,但是艺术的魅力却是共通的。
齐淑芳特地挑选了有难度又极具视角张力的剧目来表演,比如《火凤凰》 ,决心一定要凭借舞台魅力征服这些外国人。
一开始外国观众并没有听说过什么中国京剧,但随着第一场公演上演后,中国京剧的名声就迅速传开了。
高难度的肢体语言和优美的唱腔赢得了外国人的连连叫好,有好几场表演,表演的门票供不应求。
一时间,当地的艺术爱好者以看一场来自中国的京剧为荣。
在慕尼黑,齐淑芳的表演更是引来了全场轰动,她刚刚谢幕,即将走下舞台,台下掌声如鸣,3000多名观众以尖声喝彩表达喜爱,甚至还有人意犹未尽,高呼:再来一场。
在欧洲,齐淑芳所在的戏剧团所到之处,都是鲜花与掌声。
齐淑芳的美名也在欧洲传播开来,最尖端的艺术评论家声称,是齐淑芳让欧洲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甚至引领了中国的艺术风潮。
在欧洲的大获成功,让齐淑芳看到了外国市场的广阔,也开阔了她的眼界,发达国家的先进,让她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向往。
不过当时她自身的条件还没有成熟到能独当一面,欧洲的生活节奏也不太适合齐淑芳,因此她只是赞叹,并没有要停留下来的想法。
等到巡演一结束,她毫不拖泥带水地回到了中国。
欧洲之旅后,齐淑芳的灵感井喷,这时她已经是有知名度的优秀艺术家了。除了日常的演出,也开始参与一些舞台的管理和决策工作。她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表演设计上。
齐淑芳头脑灵活又见多识广,她创意性地将种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与京剧表演相糅合,在她独出心裁的设计下,舞台表演融合了武术的阳刚,又有舞蹈的柔美,让京剧焕发出了新的魅力。
其中最令人惊叹的还是她独创的水纹长绸舞,长绸舞本来是梅兰芳的拿手好戏,在齐淑芳的改良下,长绸舞融合了体操中舞动丝带的技法,让长绸犹如娟娟流动的水流,既优美又生动。
她的这些举措又引来了社会的讨论,不少人认为这是起到改革意义的改变,让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1979年,电影《智取威虎山》开始筹拍,其中女主演“小常宝”的选角让导演头疼不已。这是一个既有智慧又充满大义的女角色,既要有女子的柔情,还要能打,勇猛异常。
导演一连试了好几位女演员,都觉得不满意。
这时候有人推荐了齐淑芳,她一试镜,导演就猛拍大腿,直呼:她就是小常宝!
这部电影一上映就大受好评,大家纷纷被齐淑芳精湛的演技打动,她也因此获得了百花奖。
后来齐淑芳将《智取威虎山》搬上了京剧舞台,自己担任主演。这一出戏,也成了齐淑芳命运的分水岭。
叛逃剧团却食不果腹
1988年,齐淑芳受邀带着团队来到美国,表演《智取威虎山》。
跟往常的许多次出场一样,演出十分成功,即使票价高昂,但依然场场爆满,齐淑芳所带领的团队名利双收。
一方面,齐淑芳仿佛看到了一条铺满金光的康庄大道在朝她招手,另一边美国的纸醉金迷又深深地吸引住了她。
齐淑芳很快就沉浸在美国人的崇拜和发达国家的繁华中不能自拔。
美国的巡演在不久之后落下了帷幕,齐淑芳却已经迷失,她不想再回到祖国,而是要在美国的名利场里分一杯羹。
于是,在戏剧团的百般催促下,齐淑芳给出了果断的选择:我和剧团的30位演员将来要在美国发展,不会再回去了!
齐淑芳的“背弃”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更是急坏了剧团。
齐淑芳不仅是剧团的顶梁柱,她带走的更是团里耗费不少时间和心血培养的优秀演员。
没有了他们,剧团在短时间内将会很艰难。
齐淑芳的丈夫知道此事,第一时间打了越洋电话求证。
得到的却是齐淑芳冰冷又决绝的回答:是,我不回来了,以后我们就各过各的吧。
在齐淑芳眼里,外国千般好,就连外国人也格外有眼光,懂得欣赏她的艺术,给她贡献大把大把的钞票。
相比之下,剧团的知遇之恩和丈夫的感情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甚至连剧团里的其他人也是被齐淑芳带领和煽动着一起叛离的。
然而留在美国后,齐淑芳才知道外国的月亮虽圆,却偏偏照不到她。
她志得意满,以为能以京剧在美国开疆拓土,但计划落地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冷遇。
随着短暂京剧热的结束,大部分美国人迅速将京剧抛在脑后,去追逐新的时髦。
没有了戏剧团背书,她的团队知名度跟街边的流浪艺人无异。
精心印刷的门票几乎卖不出去,她的剧团收入骤减,连工资都发不出了。
更致命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绿卡,是黑户,这也极大地限制了剧团的行动。
没有收入,没有身份,享受不到社会的救济,这30个人很快就连饭都吃不起。
直到这时齐淑芳才认清了现实,她的精湛戏艺在美国并没有市场。可是当初她一意孤行留下,早已斩断了所有退路。
现在回去,只不过留下笑柄和骂名罢了。
于是她硬撑着,四处寻求演出机会,有人找到齐淑芳想请她的团队表演,然而价格却压得极低。对于齐淑芳来说,这是对她的轻视。
为了保留最后的尊严,她咬咬牙拒绝了。
齐淑芳在美国看遍了人情冷暖,从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女跌落了泥潭,熬了十几年才有出头日。
2001年,当她的事业小有成就,观众再次爆满时,才衣锦还乡地回到国内。
此时离她离开祖国,已经过了快13年。
面对镜头,她为自己当年的“叛逃”解释:我留在美国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国京剧变成世界的!
这一番话冠冕堂皇,旁观者难以辨别,但事实如何唯有天知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