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孤单地、赤条条地走了。他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共和国,奉献给了人民……
他花在教育子女上的心血,也成了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
允斌、允若的悲剧
刘允斌、刘允若是少奇同志的长子和次子。兄弟俩都是国防工业方面的精英人才,为我国的原子能工业和航天工业作出了贡献。可是,谁能想到,他们的成长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同时又浸透着少奇的多少关怀!
刘少奇
他们的母亲何宝珍烈士,还没有来得及在兄弟俩的脑海里留下记忆的痕迹,就于1933年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逮捕,1934年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了。他们的父亲常年为革命走南闯北,顾不上照料他们。允斌被送到湖南老家寄养,稍一懂事就放牛做活,像小长工似地干,直到1938年才回到延安少奇同志身边。允若4岁时在妈妈被抓的一刹那,匆忙交给邻居大婶。后来,允若被送到一个贫苦农民家作养子,十二三岁时到上海当学徒,经常以卖报纸、拣破烂为生,1946年才被地下党组织在苏北农村找到,送回刘少奇身边。
兄弟俩先后回到父亲身边,刘少奇把他们送去上学。他告诉孩子:“当时为什么把你们送了出去?我们没办法长期在那住,革命嘛,今天这里,明天那里,带着小孩子不方便,就把你们寄养给人家了。”
刘少奇
1939年暑假,刘少奇让允斌跟着周恩来的飞机到苏联上学,1945年2月,刘允斌考入了莫斯科钢铁学院。与此同时,他还光荣地入了党,成为那些从延安去苏联学习的中国学生中的第一批入党的党员。不久,刘允斌又转入苏联第一流大学莫斯科大学化学系学习。
大学毕业后,他又顺利地考上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时,允斌成为这批留苏学生中唯一获得副博士学位的人。1957年,允斌回国从事国防尖端科学研究。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可就在允斌要为祖国建设大显身手的时候,一场风暴席卷全国,允斌被诬指为“白专”典型、“特务”……他遭到了残酷的批斗。1967年12月,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允斌在包头市郊的铁轨上永远地倒下了,冰冷无情的车轮夺走了他那年仅42岁的生命。
刘少奇和长子刘允斌、长女刘爱琴在苏联莫斯科
允若是个天资聪明的孩子,平时爱好文学和新闻学,1954年,刚刚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人才,国家先后向苏联等国派出了一批留学生,允若就是其中之一。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允若被分配到莫斯科航空学院飞机无线电仪表专业学习。过了一段时间,允若感到这个专业同他的爱好实在大相径庭,学习热情不禁大大减退,加上同周围同学搞不好关系,他就向组织提出要转系,转校。他接连给父亲写了三封信,一再申述理由,要求转系。
刘少奇没有用自己的权力私下干预此事,而是给允若写了三封长信,从祖国需要的原则出发,帮助允若分析问题,教育他正确对待个人兴趣,努力学好一门专业技术,回来为祖国建设服务。
在父亲的教育帮助下,允若逐渐提高了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安心在飞机仪表专业坚持学习。1960年夏,允若以优异成绩学成回国,到国防部五院(七机部的前身)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贡献。
刘允若
世事难料,在那场风暴中,他因为受到迫害而患了多种疾病。到1974年,允若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他的兄弟姐妹们闻讯焦急万分,四处奔走申诉,要求把允若放出来治病。1974年底,在周恩来总理的干预下,允若才被释放。但终因病情严重而又得不到良好的治疗,出狱后两年就去世了。
爱琴铭记父亲的教导
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也在那个特殊年代遭受了无限艰辛、磨难。所幸的是她看到了光明的到来,等来了自己和父亲的平反。晚年的刘爱琴是俄语教授,为培养人才而辛勤工作。
她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父亲时的情景。早在1927年,刘少奇就把刚出生不久的爱琴寄养在武汉一个工人家里。在七八岁时,她被卖给一户人家当童养媳,饱受了人间苦难。1938年4月,周恩来派人在武汉找到了爱琴,并把她送到少奇同志身边。父女俩在延安窑洞见面的情景,令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女儿带着多年的委屈放声大哭,父亲则搂着女儿喃喃自语:“太瘦了,太瘦了……”
刘爱琴、王光美、刘少奇
接回女儿之后,父亲为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教她认字,送她上学。父亲拿出笔在纸上写了个繁体字,问她:“你认识这个字吗?”11岁的爱琴没有念过书,但她记得延安墙上有很多标语,其中有一条听人们说叫做“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她觉得这个字同标语中的“倒”字一样,就说:“是‘倒’。”
父亲笑了:“噢,你还认识‘倒’字。”
转眼,爱琴上学了。她先是进延安保育小学,第二年又和哥哥一起到苏联,就读于国际儿童院。1949年7月,爱琴在莫斯科通讯技术学校毕业了。正好这时刘少奇去苏联访问,就把女儿带了回来。1958年,爱琴在父亲的教育下,主动要求支援边疆,下放到内蒙古工作,在那里一干就是20多年……
刘爱琴
谈到父亲对他的教育培养,她动情地说:“不少人以为我们是国家主席的子女,肯定处处受照顾享清福。殊不知父亲对我们从来都是从严管教,有时甚至严厉到接受不了的程度,更不允许搞什么特殊。20年代,父亲因忙于革命把我送给人家,我当了童养媳,吃了苦;30年代,又把我送往国外,经历了战争和饥饿;40年代,父亲把我领回国严格要求,因为学习不好把我批评得哭了不知多少回;50年代,又把我送到草原,让我体验人民生活的艰苦……现在想起来,大概正因为父亲几十年的严格要求,才使我经受住了十年磨难,今天还能为祖国建设尽一份力量……”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91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