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国产手机崛起路上的最大障碍, 三大致命短板难以逾越

数字科技互联界2024-04-19 18:49:00  76

近几年,手机行业遭遇了寒冬,众多厂商为突破发展壁垒,纷纷踏上了两条路径:一是进军高端市场,不断推陈出新,诸如快充、折叠屏、影像技术乃至“AI手机”等创新功能层出不穷。另一条路径则是通过出海,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应对国内市场的饱和态势。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统计数据,23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名前五的厂商依次是苹果、三星、小米、OPPO和传音。其中,小米、OPPO和传音都是中国手机品牌,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近三分之一。这说明中国手机品牌在国外市场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这种成绩并不均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手机品牌的表现也有所差异。

然而,这种成绩并不均衡。在发达国家如欧美地区,中国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约为27.8%,相对较低,市场主要由苹果和三星主导。而在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东南亚等地,中国手机品牌则占据了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表现强劲。在不发达国家,如非洲,中国手机品牌的市场更是高达62.3%,几乎占据了绝对优势。传音手机更是在这些地区创造了销售额高达1亿的惊人业绩,这主要得益于其针对当地市场的精准策略,如推出防滑防摔、多卡功能以及适合黑人肤色的美肌模式等手机产品。使其在广阔的下沉市场中建立了稳固的用户基础。

从上文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手机品牌在东南亚市场占据了大头,但为何在欧美发达国家表现不佳呢?这背后有多重因素。

首先就是运营模式,欧美地区的销售渠道与国内截然不同,大部分智能手机都是通过运营商渠道销售。在这种模式下,产品的销售和定价都需要与运营商的套餐进行深度配合。因此,对于国产手机厂商而言,如何深入了解运营商的需求、采购政策,以及如何与运营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无疑是进入美国市场的首要任务。

事实上,数据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成熟的手机市场中,超过九成的手机都是通过运营商的绑定销售模式进入市场的。然而,国产手机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营商的支持和补贴。尤其是通过价格战,这些品牌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但在国际市场,情况却截然不同。那里更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本地化的运作,简单的价格战行不通。因此,与运营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成为了考核国产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一大门槛。

此外,专利问题也是一大挑战。除了华为这种技术沉淀较为雄厚的企业,其他大部分厂商想通进入海外市场,首先就要越过专利大山。在欧美地区,专利的保护和维权非常严格,中国手机品牌很容易遭到专利诉讼的困扰,不仅会影响产品的销售,还会损害品牌的声誉。因此,中国手机品牌要想在欧美地区取得突破,就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的力度,避免专利纠纷的风险。

第三点,政治因素也不容忽视。美国政府对华为等中国手机品牌实施了多项限制和禁令,影响了它们在欧洲市场的供应链、技术合作和市场信任。美国政府还向欧洲盟友施加压力,要求它们排除华为等中国手机品牌的5G设备和服务,否则将削弱与它们的情报共享和安全合作。这些举措使得中国手机品牌在欧洲市场面临了巨大的政治风险和不确定性。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仍有部分中国手机品牌在全球化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小米和华为是其中的佼佼者。小米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策略,如在印度和东欧地区采取极致性价比策略,而在西欧地区则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华为则通过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培养本地人才、参与社会公益等方式,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两家企业都在克服各种障碍,推动全球化战略的实施。不同的是小米在国外复刻了“中国模式”,靠性价比打天下。华为则通过技术又是打造全产业链优势。

全球化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中国手机品牌不断适应和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未来,这些品牌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提升自身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竞争力,以应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的专利壁垒。同时,它们还需要加强与当地运营商的合作,深入了解其需求和采购政策,以便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让我们期待这些品牌在未来的全球化道路上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9153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