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蒙古海军作为世界上最小规模的海军部队,仅有一艘别国赠送的小舰艇,全军配备7名海员,甚至还只有一个人会游泳。
本以为这个国家已经很惨了,没想到还有比它更倒霉的国家。
好不容易凑足了一支海军队伍,斥巨资购入了40艘军舰,兴致勃勃地准备大干一场,结果自己国家的海直接消失了……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消失的“海”·】——?
咸海深处中亚腹地,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面面积一度超过6.8万平方公里。
它东起乌兹别克斯坦,西至哈萨克斯坦,南接土库曼斯坦,北靠哈萨克斯坦,呈现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大型闭环盆地。
咸海拥有丰富的矿物和生物资源,比如工业用盐、医药用泥浆、鱼类等,对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咸海地区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非常适宜发展观光旅游业。尤其是其西部广阔的里海区,风帆运动、浮潜、日光浴等项目颇受欢迎。
上世纪50年代初,为了发展棉花等农业,苏联在咸海流域修建了众多水利设施,大量从两条主要入海河流阿姆河和斯珍河引水灌溉。
导致入海淡水量急剧减少,加之当地气候干燥,咸海水面逐年萎缩。
到了20世纪90年代,咸海已经分裂为北部的咸水湖和南部的大咸水湖两个部分。
北部咸水湖由于补给河流的断流走向干涸。南部大咸水湖虽未达到如此严重,但水位也已下降了20多米,湖面面积缩小了一半有余。
咸海萎缩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大量咸碱尘埃飘散,空气和土地遭受严重污染;鱼类成批死亡,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沿岸地区气候发生剧变,增加了干旱、沙尘暴的发生频率。
当地人民生活环境和健康受到巨大威胁。
1991年苏联解体后,咸海流域的几个国家相继独立。为了本国经济利益,它们相继在咸海流域兴建了大量水库、水坝等设施,用于灌溉农田,发展工农业。
这加剧了咸海入海淡水严重短缺的问题,使湖面继续急剧低落。
哈萨克斯坦最先产生了危机感,当即开始保护咸海的生态,好在种一棵树的时机最好是在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经过治理北咸海的面积没有再持续缩小。
然而,为了保护本国利益,乌兹别克斯坦在咸海流域划分地界,修建了分界渠等一系列水利设施,严重阻碍了咸海流域的水文系统和环境系统的自然联系。
这些做法不但使咸海无法得到救治,反而加快了咸海干涸的进程。
怎么花了这么大力气,反倒帮了倒忙呢?这一切还与乌兹别克斯坦自身的地形地貌有关。
?——【·自身压力大·】——?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高原之间的广阔平原地带,东西接壤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北邻哈萨克斯坦,南连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
乌兹别克斯坦幅员辽阔,总面积44.9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400万。
然而,由于地处内陆,再加上缺乏可溯源于海洋的大河,所以整个国家都被干旱大陆性气候所笼罩。雨水匮乏,绿洲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国土都是荒芜的沙漠和干旱草原。
棉花、天然气等传统产业是乌兹别克斯坦主要的经济命脉。因此,如何利用有限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摆在乌兹别克斯坦面前的一大挑战。
乌兹别克斯坦不仅是一个内陆国家,而且还是一个"双重内陆国家",这使其地缘环境更加恶劣。
所谓"双重内陆",指的是乌兹别克斯坦不但远离任何海洋,而且还与外界的联系被几个邻国隔绝。
乌兹别克斯坦自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相邻。想要同外界接壤,必须通过这些国家的国土。
这种"双重内陆"的地理位置使乌兹别克斯坦在资源获取、对外贸易、军事战略等诸多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军事上,双重内陆造成乌兹别克斯坦领土易受攻击、运输线路脆弱、对外投送军力困难等不利局面。
总的来说,双重内陆所带来的困境,使乌兹别克斯坦长期处于有力邻国压力之下,其独立自主权常年受到挑战,国家安全与发展也受到巨大制约。
咸海萎缩不仅造成的生态灾难,也给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
首先是农业生产的重大损失。咸海曾是乌兹别克斯坦最重要的鱼类产地,年产量高达6万吨。渔业一度是乌兹别克斯坦农村地区的支柱产业。
但随着咸海萎缩,余留咸水湖呈牙买加字型分为几个小湖,导致咸海鱼类绝大部分死亡,渔业遭受毁灭性打击。
其次是棉花生产的阻力加大。咸海萎缩导致风沙侵蚀、咸碱化加剧,棉花工业的萎缩影响了乌兹别克斯坦 GDP 的近20%。
再次,咸海干涸后暴露出的湖底盐碱地带,成为咸盐风暴的重要产生源。
据估算,每年至少有1.5亿吨咸盐尘埃从咸海干盐地飘散到上空,被季风和洪流吹拂到了乌兹别克斯坦大部分地区。
这些咸盐尘埃污染了大片土地和水源,威胁着乌兹别克斯坦人民的健康。
可以说,咸海的萎缩正是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发展遭受重创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让花了大力气置办的海军装备打了水漂。
?——【·乌兹别克斯坦海军的崛起与衰落·】——?
虽然乌兹别克斯坦地处内陆,但自古以来就有沿河、湖畔建立军舰水师的传统。当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建立宪兵海员队就是受此影响。
乌兹别克斯坦当局这样做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一是为了捍卫乌兹别克斯坦在咸海地区的主权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
二是发展咸海水路运输业,掌控咸海贸易通道;
三是为本国航运业、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四是利用咸海的战略位置,扩充乌兹别克斯坦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乌兹别克斯坦海军建立之初,由原苏联海军遗留的1艘快艇、3艘拖船和1艘港务船组成。装备军舰只有5艘,人员编制仅200人。
码头和航空兵只能借助咸海周边民航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但随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开始大兴土木,增添舰船。
到了1995年,乌兹别克斯坦海军已发展到有16艘各型军舰,人员编制增加到了600人。
乌兹别克斯坦海军最鼎盛时期是在1996-1998年,编制达到了约1300人,舰船数量高达近艘。包括4艘护卫舰、9艘导弹艇、5艘扫雷艇、十几艘艘其他类型军舰。
尽管舰船型号很多,但它们都是继承自前苏联海军的老旧装备,属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产物。
比如护卫舰"热热斯坦"号就是63年服役的"Grisha"级,直到2001年才退役。最新的舰艇也只能算作是苏联海军80年代的存货。
从四艘护卫舰到九艘导弹艇,规模上足可对抗一些小国海军。乌兹别克斯坦海军的目标曾定为"在咸海地区获得绝对制海权"。
空中力量方面,乌兹别克斯坦海军在97年批准后获得了1架反潜飞机和2架直升机,奠定了初步的航空兵根基。
但导弹、雷达等大型装备,则完全依赖外购。所以,乌兹别克斯坦海军的战斗力总体相当有限,主要还是用于维护领海主权、海上警戒和渔业保护。
就在乌兹别克斯坦海军渐入佳境之时,咸海的持续萎缩给它的前景带来了致命一击。
1990年代末期,随着大咸水湖也开始加速分裂,咸海湖面迅速缩小。截止2000年,大咸水湖仅剩下25%的面积和一半的水量。乌兹别克斯坦南部的穆约纳库姆湖已经完全干涸。
水域萎缩导致乌兹别克斯坦海军主力舰只无处可去。许多舰只被迫滞留在库码头,甚至有的被困在离航海重镇穆约纳库姆城近百里的湖底盐碱地中。
2001年,穆约纳库姆的海军基地被彻底放弃,所有人员和可移动装备全部迁至新建的海军基地卡拉卡尔帕克斯滕,暂时避免了被彻底湮没的命运。
然而,即使如此,咸海持续干涸也使得乌兹别克斯坦海军无法维持编制,因为越来越多的军舰根本无处开航。
从2002年起,乌兹别克斯坦海军开始进一步缩编和撤销部分编制。到了2003年,乌兹别克斯坦海军只剩下388名水兵和25艘小型舰艇,编制缩水了三分之二。
随后更是只保留了一个特种部队和一个水警部队,核心编制濒临解散边缘。
遗憾的是,在它诞生仅12年后,这支"世界上最奇特的海军"就已经基本名存实亡了。
参考资料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8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