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产铁钉的“打脸”史: 民国工业真相揭秘

深度问题研究室2024-04-21 03:31:47  49

近日,有网友为了论证49年以前中国有国产铁钉,竟然拿出了1908年成立的天津铁丝铁钉厂来说事。

这可真让人哭笑不得,放着1948年的现成“打脸”案例不用,非得扯40年前的老玩意。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这段“打脸”的历史。

广州制钉业的辉煌与困境

1948年4月,广州市的制钉同业公会成立,共有25家会员,工人近800人。

设备齐全,光机动制钉机就有60架,每月的圆钉生产能力高达1610吨。

看起来是不是挺牛的?别急,继续往下看。

由于当时进口圆钉充斥市场,这些制钉厂经常开工不足。

比如中原制钉厂,每月生产能力为2000桶,但实际上只能生产60桶,只占生产能力的3%。

其他厂的情况更糟。

于是,这些厂家呼吁政府增加制钉原料输入限额,限制洋钉进口,保护民族工业。

民国工业的真相:体制之痛

说起民国工业,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强大”、“自给自足”等词汇。

但实际上呢?

民国工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体制问题。

举个例子,汉阳铁厂,这个曾经远东最大的钢铁厂,因为没有合适的燃料而连年亏损。

为什么?因为建厂时就没做好规划,陈腐堕落的官办工业可见一斑。

后来虽然归盛宣怀管理,并开发了江西萍乡煤矿,构建了汉冶萍煤钢综合体,但仍然面临着重重困境。

借款与依赖:民国工业的悲哀

为了发展工业,盛宣怀不惜挪用路款、向外国借款。

然而,这些借款并没有让民国工业真正强大起来,反而让外国资本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了中国的工业领域。

比如日本,就通过借款控制了汉阳铁厂的生产和销售,让中国最大的钢铁厂沦为了他们的傀儡。

同时,动荡不安的政局也让民国工业的发展雪上加霜。

政府信用破产、政策朝令夕改、战争频繁爆发……这些因素都让民国工业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回首那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民国工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虽然有一些像广州制钉业这样的亮点存在,但总体上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境。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体制问题。

只有建立起一个稳定、公正、透明的制度环境,才能让中国的工业真正强大起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8251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