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二年,孤悬海外的台湾收复,郑克爽、刘国轩等人归降清廷。台湾收复后,康熙皇帝论功行赏,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名列榜首,被封为三等靖海侯,世袭罔替。
三等侯爵在清代异姓爵位中算不上都稀罕,不过御史最近在翻阅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有清一代,施琅的三等侯爵似乎含金量极高。因为从康熙二十二年开始,一直到大清灭亡,靖海侯一共传了十三代。
按说凡是世袭罔替之爵位,大多数都能传到清末,这本不足为奇。之所以说施琅的靖海侯特殊,主要是施琅家族在台湾地区的影响力,以及二百余年享受到的别人不具备的经济特权。
施琅收复台湾之功劳不能泯灭
施琅作为前线主将,以其擅于海战的特点在收复台湾中扮演了绝对的主角地位,看过《康熙王朝》的读者应该知道,当时的朝廷除了施琅以外,根本找不出合适的水师提督人选。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正史上康熙以及众多朝臣对施琅其人还是很不放心的,要不然也不会将施琅闲置在京城,给一个无权的内大臣之职,要知道施琅在这个清闲职务上一呆就是12年。
如果说没有康熙帝收复台湾之举,那么大致可以肯定,施琅将会默默无闻地在京师熬过他平凡的一生,更无机会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施琅之功不仅仅局限于军功,攻下台湾之后,朝臣和福建督抚等官员就曾建议朝廷,将台湾的居民迁至内地,然后放弃台湾。这种主张在当时很有市场,康熙帝本人的态度也是摇摆不定。
施琅对台湾的情况十分了解,根据《清史稿·施琅传》的记载,他上了一道奏疏,大致内容为:
“……台湾原属化外,土番杂处,未入版图。然其时中国之民潜往生聚,已不下万人。郑芝龙威海寇,据为巢穴。及崇祯元年,芝龙就抚,借与红毛为互市之所。至顺治十八年,郑成功盘踞其地,纠集亡命,荼毒海疆。传及其孙郑克爽,积数十年。”
又:“一旦纳土归命,善后之计,尤宜周详,若弃其地、迁其人,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且此地原为红毛所有,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蛊惑人心……”
施琅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不能放弃台湾。在他的建议下,康熙皇帝才最终下定决心,在台湾驻扎水师官兵,并于次年设县三、府一、巡道一,对台湾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但就这一点来说,施琅是有大功于国家的。但是,后人对施琅的评价并不高,同样是收复台湾,郑成功被誉为民族英雄,而施琅却配上这一头衔。
施琅和他的家族成了台湾的土皇帝
台湾与内地有海峡之隔,不像内地便于管理,为了更好的控制台湾的局面,康熙帝认为施琅在台湾有很大的影响力,让他继续驻兵台湾。这一性质就与当年大清入关后的吴三桂、尚可喜等三藩一样,施琅嫣然成了一方诸侯。
古话说得好,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显然施琅不具备治理台湾的能力,他规定赴台湾的人不许携带家眷,只内地民众赴台只能孤身前往。
此外,施琅以为惠州、潮州地区的人大多通海,所以禁止与台湾的往来。首先严禁广东客家籍人渡台,理由是那里出的“海盗”多,以及惠潮之民多与郑氏相通;对其他地区的人民渡台也严加限制,竟然规定渡台人员不得携带家眷。
也就是说不许老百姓在台湾扎根,这一政策后来导致台湾妇女奇缺。因此施琅对台湾的统治构成两岸往来的最大障碍。
按定制,台湾设府后期行政、民政事务应该由地方官府负责。然而台湾的官员毕竟级别太低,官府出台任何措施方案,先得请示施琅然后再报朝廷。如此,整个台湾的行政策略几乎都是在为施琅及其家族服务的。
施琅乃行伍出身,在明末清初战乱的大背景下,曾两度降清,其人的口碑并不好。事实上,施琅的个人品行也一般,尤其喜爱钱财。尽管不能说他是一个贪官,但晚年时期却是一门心思想着捞钱。
施琅家族借康熙之恩宠,在台湾做了不少失人心的事情。但是南台湾是富庶区域,施琅凭借手里的权力,几乎占据南台湾已开垦土地的一半之多,名为“施侯租田园”。
据野史笔记记载,施琅家族每年仅租金一项就有数十万两银子之多。如果说是暂时的倒也无所谓,遗憾的是一直到清末,施琅家族都始终享受着这一红利,即二百多年时间内,地租从来没少过。
施琅的后代出仕者甚多,大部分都在京师或内地各省当官。就拿他的儿子施世纶来说,就是康熙时期最著名的清官之一,而施世纶之所以能做清官,与他家族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分不开的。
虽然施琅的后代都在内地当官,但台湾官府始终沿袭旧制,每年都会把施家应有的地租一分不少地交给历代靖海侯。
抛开其他不论,就经济收入而言,有清一代有哪个异姓贵族能与施琅家族相比,故而御史认为施琅的靖海侯才是“大清第一侯”。甚至可以说,就是拿个一等公来换靖海侯,恐怕人家也不愿意。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8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