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不少企业迎来智能化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只需要按几下按钮,操作下旋钮,剩下的工作交给机器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智能化生产线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反而更高。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用得上、留得住、善钻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为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即日起,本报将推出“职业教育向‘新’而行”系列报道,聚焦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让毕业生更具竞争力,成为企业相竞争抢的“香饽饽”。
机器人“唱主角”的生产线,背后“发号施令”是他们
4月15日,在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与应用的行业知名企业内,排列整齐的机器方阵间,大小不一的机械手不知疲倦地抓取转动着,整个生产线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偌大的车间内,偶尔可以看见几名技术人员行走在机器之间“发号施令”,他们便是智能化生产设备的“机长”,25岁的谈佳豪便是其中一员。2022年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毕业后,谈佳豪进入无锡信捷电气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自动化集成视觉工程师,并在2年时间里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
机器正常运作后,谈佳豪便离开操作屏,去往下一个生产线。“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根据客户现场进行相机、光源架设方案的出具,并根据监测需求编写视觉程序,实现产品的分类、筛选以及瑕疵检测。”谈佳豪告诉记者,简单来说,就是让机器人的“眼睛”看得准,用“手臂”精准抓取产品,并根据等级进行分类,放到相应的位置,“我们先用工业相机对产品进行拍照,再对图片进行分析检测,最后根据参数编写程序,指挥机器人对产品进行精准定位和分类。过去这样的工作主要由人工进行,如今机器人的投入使用让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一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可以实现数十万产品的抓取和分类。”
南京埃斯顿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是机器人的“诞生地”,4月16日上午,记者走进该企业生产制造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自动化产线上一台台挥舞着“大手臂”橙黄色机器人,技术人员正在给它们安装夹具,并进行精度校准,人机交错的场景映射出一片繁忙景象。
在一台机器人旁,记者看到了正在进行设备调试的王庆韬,身穿灰色工作装的90后小伙看上去十分专业。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王庆韬进入南京埃斯顿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主要从事国产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的方案对接,程序编程、现场调试工作。“我正在调试的这批机器人后期主要用于电芯搬运,产线经过跑合测试没有问题后,机器人才被允许打包发货,到达客户现场进行交付。”从产品的研发、试制、小批量到大规模量产,王庆韬对机器人产品的制造流程已十分熟悉,每天早上8点半准时到达生产车间,看看“机器朋友”是否达到下线标准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先进设备大规模“上新”,能工巧匠跟着一起“升级”
在生产车间里,机器人挥舞着大手臂,定位到产品位置并进行抓取,再放在指定区域,这一套流程行云流水,但让机器人乖乖“俯首听命”并不简单。为了实现“抓得准放得对”,谈佳豪花了一个多周的时间进行程序编写。
“这并不是最难的,有一个比较复杂的项目我们团队用了一年多时间才完成。”谈佳豪口中较难的项目指的是用机器人切割木头。乍一听,并不是件难事,但他们需要实现的是让机器人精准识别出树皮和树干的分界线,并进行切割,“它们之间的界限不清晰,指标不明确是一大难点。”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谈佳豪和团队10余人苦苦钻研,把大把工夫用在了旁人看不见的地方,在不断地尝试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术升级,设备更新,难免会遇到一些复杂问题,我也在积极学习项目管理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同时企业也开发了网上学院和线下的专项课程来帮助我们快速成长。”谈佳豪表示,智能化产线的升级永无止境,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只有主动用双手去触碰新设备,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成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
智能化生产线来了,需要十分了解设备、系统的能工巧匠。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毕业后,刘安从一名普通的车间维修工做起,经过不断历练和成长,目前他已经是一家著名车企的专家型技术工程师。和他一起工作的不乏一些海外留学归国青年以及从名牌大学走出的毕业生。
不到40秒便能生产一台车,平均一小时便有100台车下线,刘安所在的生产线是全球生产效率最高的汽车生产线之一。“作为高级工程师需要清楚掌握设备的控制逻辑,比如设备的制动液加注,汽车生产出来后的制动系统是一个空的腔体,需要将自动化设备链接到这个腔体上,抽出内部空气,达到真空状态,然后再用最快速度进行正压加注,最后再进行平衡。”刘安说,整个的操作过程需要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来实现,这就非常考验技术人员的技能。
“哪里不会,就及时补上,这是我读大学时就养成的习惯,智能制造时代,操作人员也要跟上设备更新的速度,不断学习,及时升级。”毕业后,刘安靠着勤奋,先后完成车间轮胎拧紧设备的优化改造、通过增加气缸和驱动装置实现自动取胎功能等项目,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在不断的技术创新中证明自己的价值。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相连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
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如今的智能制造企业大多采用机器人来工作,未来智能制造需要会实操、懂案例的工程师型人才,作为向企业输送专业人才的主体,职业院校该如何培养出更适配的人才?
虽然毕业已经2年,但谈起学校的实训课程,谈佳豪依然印象深刻。“例如自动控制实训,学校请来南京康尼公司的资深工程师,详细讲解一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生产、检测线,并带领大家分组进行编程设计,还有不少实训课程由企业项目直接改造而来,让我们大开眼界。”
结合课堂知识和实习、实训中的实际问题,谈佳豪在校期间设计了多功能摄影补光灯、精准控制的自动化载物平台、基于温控的自动化控制柜、自动化控制材料输送系统等发明,共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项目经验丰富,专业技能扎实,求职期间,谈佳豪才能深受企业青睐,并在入职后迅速成长。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从新生入学起,就邀请企业深度介入包括教材开发、理论课程、实验实训在内的人才培养全过程,让最新技术直接进入课堂,培养学生在生产一线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我们通过和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流程相连接,实现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王春峰表示,学院与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龙头企业南京埃斯顿公司深度合作,共建埃斯顿机器人学院和江苏省工业机器人4S中心,同时注重加强产学研结合,申报“工业机器人微型伺服工程研究中心”,推进机器人产业链创新融合,促进产业技术进步,联合培养能胜任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应用、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师型人才。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洁
学校供图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80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