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3年,在延安窑洞内工作的毛主席接到一份悲报:八路军冀鲁边区副司令员黄骅,不幸遭敌人暗杀去世!
令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黄骅在被暗杀的时候,正在和另外七名干部召开会议。在场的所有人都遭到了敌人的枪杀,无一人幸免于难。当八路军查出这场惨案的真凶时,人们竟发现酿成这一起悲剧的,竟然是八路军边区的司令员!
究竟是什么原因,酿成了这场骇人听闻的惨案?我党究竟是如何一步步顺藤摸瓜,抓出真凶的?
八路军副司令员遭人枪杀,凶手竟是司令员
1943年,冀鲁边区副司令员黄骅在开会时遭人枪杀,七名一同参会的干部无一幸免于难,究竟是谁制造了这场骇人听闻的惨案?
1943年,冀鲁边区司令员黄骅和七名干部开会,忽然室内传来一阵枪响,当警卫员们后知后觉地进入黄骅等人开会的办公室时,发现黄骅和七名干部都倒在了血泊之中,身上的伤口和满地的子弹,暗示着凶手携带的作案武器是一把火力迅猛的轻机枪。
这起发生在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惨案,立即引起了毛主席的重视。黄骅是我党身经百战的一员猛将,历经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更是在抗日战争中屡立奇功,这样在革命根据地内死得不明不白,着实难以令人心安。毛主席下令,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抓出这起案件的元凶!
在案件爆发之初,所有人都将怀疑的目光聚焦在了冀鲁边区手枪队队长:冯冠奎的身上。因为凶手之所以能够绕开重重警卫,畅通无阻地进入黄骅等人开会的会议室,必然是八路军的内部人士。而手枪队队长冯冠奎是唯一一位配备轻机枪,同时还可以自由出入会场的人。
就在所有人都准备对冯冠奎进行抓捕时,一封电报的出现,让所有人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来,刺杀黄骅的幕后真凶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收买了冯冠奎,指示他刺杀黄骅的邢仁甫。邢仁甫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黄骅的上司,冀鲁边区的司令员。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司令员对副司令员痛下杀手
1943年,冀鲁边区副司令员黄骅被人暗杀在会议室,幕后真凶竟然是黄骅的顶头上司:冀鲁边区司令员邢仁甫。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司令员对自己的副司令员痛下杀手?
纵观邢仁甫的前半生,人们也不难发现他也曾经是一心杀敌报国,投身革命的英雄好汉。但是,随着他自己在前线立下的功劳越来越多,邢仁甫逐渐染上了骄傲自满的坏习惯。在主持冀鲁边区期间,他瞒着党组织娶了小老婆,甚至秘密调动民工在一片小岛上给自己盖别墅,打造自己的“安乐窝”。
邢仁甫的种种行为,已经违反了党组织的原则和信仰。1943年,我党发起延安整风,召回邢仁甫让他到延安学习。做贼心虚的邢仁甫认为党组织是要有心剥夺自己的指挥权,让身为副司令员的黄骅接替自己。
为了让自己不去延安,邢仁甫一不做二不休,竟然雇佣自己的心腹冯冠奎,做出了枪杀黄骅和其余7名根据地干部的疯狂行径。
令邢仁甫没想到的是,自己安排周密的暗杀行动,还是被我党的调查小组通过一份电报发现了马脚。心慌意乱的邢仁甫决定用电报联系冯冠奎,要他和自己一起投靠日军,彻底背叛自己的信仰。
真凶邢仁甫后来结局如何
冀鲁边区司令员邢仁甫,为了一己私欲,竟然丧心病狂地杀害了自己的下属:黄骅。那么罪大恶极的邢仁甫,后来结局究竟如何呢?
在查出黄骅一案的真凶后,我党本想要对邢仁甫开展抓捕行动。遗憾的是,邢仁甫对此早有准备,他带着自己的亲兵和独立团赶到会场,最终让我党的抓捕行动扑空。为了避免造成更大规模的流血事件,我党无奈之下只能暂时让邢仁甫逍遥法外。
叛逃之后的邢仁甫,先是投靠了日军,出卖了革命根据地的情报。日本战败之后,邢仁甫又成为了国民党麾下的安保副司令员,完全走向了党和人民的对立面。
到1948年平津战役的前夕,邢仁甫意识到国民党大势已去,只能以养病为由下野,在天津隐姓埋名悄悄躲了起来。但邢仁甫掩耳盗铃的行为,并不能让他躲过人民的审判。
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邢仁甫在天津市被逮捕入狱,1950年被判死刑,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7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