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放生”成“杀生”, 什么样的“放生”才是科学的?

澎湃新闻2024-04-19 19:30:41  95

4月18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上班路上路过外白渡桥,苏州河里有死鱼。”上海市水利管理事务中心(市河湖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邓武回应媒体称,基本可以排除水质的原因,可能是市民放生所导致的。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此前报道,截至当日下午2时左右,该区域污染问题基本得到控制,现场环境恢复整洁。

有网友途经上海外白渡桥时发现,苏州河上漂浮着死鱼。 网络视频截图

而在上海,市民因不科学放生导致的死鱼漂浮已不是首次。行为针对这些事件,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副教授张旭光进行了科普和倡议。

“放生”是如何变成“杀生”的,张旭光考量有多方面因素。“一方面是鱼本身状态不好。放生的鱼来源复杂,鱼本身可能不是很健康,换到新环境后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造成死亡。另一方面,是环境不匹配,鱼类的生存都有一个适应的环境因子,如温度、盐度、溶氧等,如果放生的环境与鱼原本的环境差异很大,也会造成鱼类的应激死亡。”

“放生的鱼类死亡后,要及时清理。”张旭光指出,不及时清理不仅会影响市容市貌,死鱼还会腐烂滋生细菌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在这过程中也造成水体中溶解氧的大量消耗,影响其它水生动物的健康,甚至会对人类健康也产生间接危害。

上海海洋大学张旭光。 上海海洋大学 供图

普通群众的自发放生活动具有随意性

张旭光呼吁提倡有组织的增殖放流活动。

他解释,有组织的放生指的是有渔业管理部门和科学研究单位共同参与的科学放生。有组织的科学放生需要基于放生水体环境因子的时空特征、渔业资源特征、放生鱼类的感觉行为发育特征、环境生理适应性等方面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同时还需要管理部门对放生鱼类的来源和健康状态进行跟踪监管。

建立在鱼类感觉生理和环境因子相匹配的基础上的有组织的科学放生,不仅能使鱼类更好地适应环境,而且对渔业资源的恢复或生态结构的优化起到促进作用。而普通群众自发放生活动在时间、地点甚至物种上都具有随意性,这样的放生不仅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而且很有可能因物种的不适,造成入侵物种的引入,而引起生态结构的改变。“造成放生鱼的大量死亡,也是间接杀生,反而不能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慈悲。”

科学放生,鱼类、季节、数量都很重要

“一般来说,放生活动适宜在水域范围开阔、水质环境优良、生物饵料充足的区域开展。”张旭光强调,放生的必要性和科学性需要经过全面的调查,放生的季节和时段,鱼类的适宜个体大小或发育阶段也是要建立在鱼类的感觉行为和环境因子匹配性研究基础上的,不同的鱼类应当有各自适宜的放生季节、时段。

放生的生物首先是要本土种,而且对食物网的结构不会造成大的破坏性的鱼类。如一些肉食性攻击性强鱼类不建议放生,还有一些非本土种,或已经明确为入侵种的生物也不能放生,放生前需要咨询渔业管理或科学研究单位。

对于一些非渔业部门组织的放生计划,首先要向渔政部门申请报备,在得到许可的情况下,需要在主管单位的监管下,进行放生时间、地点和放生鱼种等相关方案的审批。对于放生的个体大小和数量,要依据渔业研究部门提供的建议进行,不能超出环境的承载。

建议建立基于生物电场的预警系统

群众的自发放生往往随意性较大,且存在一定的监管难度。“一些人员密集的区域,有热心群众的监督,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或制止非法的放生活动。对于其它相对隐蔽的区域,可以建立基于生物电场的预警系统,通过环境中生物电场强度的变化来预警水域中鱼类数量突发增加或鱼类行为的异常现象。”

张旭光介绍,他所在的团队多年从事鱼类生物电的研究,正在研究一套基于生物电场的预警系统,可设置在重要或敏感的水域进行放生鱼类的长期实时监测。张旭光解释,其原理是鱼类都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电场大小,并且在一个稳定的水体环境中,环境的生物电场是相对稳定的。如果突发生物电的异常变化,比如生物电强度增加,可能表示有大量的鱼群的聚集或鱼类行为的异常。

“为了减少这种随意性放生,还是需要从源头上来加强宣传教育,主要强调随意放生不仅没有积善行德,反而因为不科学放生而引起大量杀生。”张旭光说。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7344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