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看电视综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视听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广电持续发力AIGC创新,成立人工智能工作室;台网端涌现多类型的生成式AI内容,拓展了视听产品生产的想象空间,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创意质量。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和新型产业的培育。AI等技术创新为视听领域带来多样化的可能,已成为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
广电成立人工智能工作室、AI应用研究室
推进AI技术的多场景创新应用
2024年第一季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广播电视台、成都市广播电视台、重庆卫视等纷纷举行人工智能工作室揭牌仪式,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启用国内广电体系首家AIGC应用研究室暨产业孵化中心,持续推动AI技术在广电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月23日,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启播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工作室揭牌仪式举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牵头发起成立“央视听媒体大模型”研发共同体,通过开放平台与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在科研攻关、需求应用、安全发展、产业生态等方面加强合作,联动产业链上下游,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视听媒体科研创新提供支持,打造新质生产力,助力总台高质量发展。
上海广播电视台
2月25日,上海广播电视台正式挂牌成立“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体融合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将重点布局文化传媒领域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视听垂类模型的研发应用,推动基于AIGC的沉浸式、交互式视音频内容生成的示范应用,开展面向传媒文化类的AIGC内容生成范式探索。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2月23日,成都市广播电视台“AIGC创新应用工作室”正式挂牌。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AIGC创新应用工作室”旨在切实推动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在广电行业生产场域的创新应用,激活精品内容生产活力,探索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传媒AI+”业务场景,重塑并构建全链条智慧融媒生态。工作室还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以数字文化全力助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中山广播电视台
3月8日,中山广播电视台启动“中山广播电视台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实验室”。
“中山广播电视台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实验室”由中山广播电视台与电子科大中山学院、中电鹰硕(深圳)智慧互联有限公司、中山市广电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四方联合共建,实验室将整合中山台媒资平台资源,按照节目制作需求对“视听媒体大模型”进行训练,综合运用可控图像生成、人物动态生成、文生视频等最新技术成果,打造视听节目创新创作的平台。
重庆卫视
3月19日,重庆卫视“AIGC应用工作室”正式成立,将“艺术+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用科技赋能重庆卫视高质量发展。
重庆卫视成立AIGC应用工作室,目标是通过对AIGC技术的深入研究,将其应用于节目制作、内容创作、传播推广等方面,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制作成本,同时拓展媒体业务的新领域和新模式。
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国内广电体系首家AIGC应用研究室暨产业孵化中心在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启用。
实验室将整合中山台媒资平台资源,按照节目制作需求对“视听媒体大模型”进行训练,综合运用可控图像生成、人物动态生成、文生视频等最新技术成果,打造视听节目创新创作的平台。
AI时代创新传播
广电新媒体的发展新态势
当前,广电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正在政策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下不断向前推进,呈现出发展新态势。
新主体引领新变化,多场景全链路大生态正在形成
广电新媒体已从“简单相加”走向“共聚共融”,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规模化竞争力水平大幅提升、全媒体矩阵建设已成格局、一体化服务平台加速构建,培育好贯通全链路、适应多场景的全新媒介生态成为了当前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重点方向。
强化“数智”赋能,以技术融合驱动新质生产力
以智能互联为关键特征,贯通产业互联、价值互联、虚实互联的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特别是随着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广电新媒体依托技术优势和高品质资源储备率先进入了发展新阶段。
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涌现的巨大新质生产力将使得传统广电视听的从业人员从技术性的制作活动中解放出来,传统广电视听产业链将实现重塑。另一方面,专业视频的创制门槛将进一步降低,机器生成内容将以指数级增长态势涌向各个渠道,视听传播生态将迎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广电新媒体发展呈三大新态势,一是以技术推进提质增效,二是整体业态加快重塑,三是数据已成为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
多元化精品化并行,深耕内容打造核心竞争力
广电新媒体在充分发挥主流优势的同时正在深刻转变创作传播的逻辑思路,以全新的产品形态和多元的话语表达,引领内容审美的新取向新习惯。一是守正创新引领主流价值导向,二是网感形式成为转型助推器,三是深度强化广电特色品牌。
锚定新时代新目标,在共创共聚共融共享中前行
一是新媒体宣传阵地从“融起来”到“强起来”,二是建立好原创、联创、众创的内容生产模式,三是做强主流视听节目特色,四是持续推动全局统一的整合聚合,五是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举措升级。
AI时代浪潮下,网络视听的机遇与挑战
2023年,头部网络视听平台加快挖掘和管理数据,建立基于媒资数据、用户数据、人才数据、广告数据、数字资产等数据要素的管理分析平台;2024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视听领域新技术与新应用场景是重点议题之一,备受专家、学者、大众的关注。
科技创新赋能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
2023年被称为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元年,全球企业积极开发应用AI大模型产品,各类国产大模型也层出不穷,创作生产、传播分发、呈现体验迈向全流程数智化,交互多维沉浸化,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网络视听正全方位深度融入人民数字化生活。
相比于此前“元宇宙”的“秀技术”热潮,生成式人工智能显得更加务实,网络视听行业更加重视“用技术”,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关联技术革新生产力,提升用户体验。
生成式AI技术引领网络视听全链路创新,一是AI大模型爆发式增长,二是生成式AI技术推动网络视听生产力持续革新。未来,随着文生视频模型的不断成熟和规模化应用,将有效缩短IP开发时间,降低IP开发成本,放大IP价值,累积数据价值,成为内容生产的加速器和内容价值的放大器。
虚拟制作、超高清技术驱动网络视听产业升级,一是网络视听行业实现超高清规模化部署,二是虚拟制作推动影视拍摄提质增效。新技术推动多产业融合与升级,一是网络视听赋能多产业向“新”而行,二是网络视听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技术变革中保持警醒
在对AGI充满期待的同时,也要看到技术的两面性,时刻警惕新技术带来的新挑战。
内容与技术的融合,要为人民服务。用户在哪里,内容与技术融合的触点就应该在哪里。要密切关注并及时回应公众对网络视听内容的需求变化,借助技术手段提供优质内容。
内容与技术的融合,要深入产业肌理,还要坚定文化自信。创新应贯穿于创意策划、落地执行、数据分析、商业化等全链路,影响整个产业结构;在应用新技术创作生产视听内容时,不能丢失中华文明的灵韵。
在当前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增多的国际环境下,应清醒认识我国网络视听行业在科技创新上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差距,如AI技术在算力、优质数据集、关键设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
网络视听行业应保持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加大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支持内部研发团队或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确保在核心技术上保持竞争力。网络视听行业应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还应积极落实行业政策与发展规划,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本文综合至:
国家广电智库:《【年度观察】网络视听技术创新应用亮点》《【观察】迈向AGI时代, 网络视听的希冀与挑战》,作者:赵京文
国家广电智库:《【观察】Sora发布引热议,广电视听行业怎么办》,作者:沈雅婷
国家广电智库:《【观察】广电新媒体创新传播的新态势》,作者:吉京
第一动画乐园:《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启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工作室揭牌》
SMG发布:《SMG拥抱AIGC!率先挂牌作战,确立六大攻坚方向》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布局人工智能关键一子!成都市广播电视台AIGC创新应用工作室今日正式挂牌》
中山新闻:《携手并进 共谋高质量发展 中山广播电视台迈向39周年》
重庆广播电视总台:《重庆卫视成立AIGC应用工作室,以“艺术+技术”驱动传媒高质量发展》
大象融媒:《国内广电体系首家AIGC应用研究室暨产业孵化中心正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