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人民币国际支付比例大幅提升的事件,引发大家的热议。
4月18日,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汇编的交易数据,3月份,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越来越受欢迎,3月涉及人民币的交易比例持续攀升,达到4.7%,创下Swift去年7月建立新基准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几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根据Swift的数据,自2023年11月份以来,人民币就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交易货币。
2010年,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比例不到0.1%。
14年过去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而这一趋势,在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后,变得更加明显。
2022年2月26日,在俄乌战争开打后不久,美国联合欧美、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让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
俄罗斯被踢出Swift系统,意味着俄罗斯无法通过相关银行,与境外银行进行任何交易。就像在社交媒体上的账号被删除了一样。
如此一来,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外国投资和汇款就变得相当棘手。
同时,西方国家针对俄央行的限制性措施,将导致其相关资产处于被冻结状态,无法正常使用。
这一措施,让俄罗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为了应对西方国家扔出的这颗金融核弹,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开始大量使用人民币。
今年1月30号,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两年来,人民币在俄罗斯出口结算中的份额,大幅增长了85倍,目前占比已高达34.5%。
其他国家,虽然没有被美国制裁,但也胆战心惊,开始重新掂量对美元的依赖。
除了俄罗斯,沙特、伊朗、阿联酋、迪拜、越南、印尼、印度、新加坡、委内瑞拉、土耳其等30国已经逐渐在贸易结算或投资中转向使用人民币。
202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国家银行签署备忘录,在巴西建立人民币结算中心。
从2022年开始,以色列央行为了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开始将加元、澳元、日元和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
目前,全球有34个国家正在加速去美元化,60多个国家已经把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有22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8个沿线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机制安排。
有人说,一带一路是一个天才的战略,不仅将中国先进的基建能力辐射到沿线国家,推动其经济快速发展,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铺平了道路。
目前,人民币的国际化初战告捷,国际支付中的交易比例来到了4.7%,排名第四,但离排名第三的英镑(占比6.5%),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比排名第一的美国(占比47%),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场耐力赛,可能需要10年,也可能需要20年甚至更久。
只要坚定地走下去,胜利最终属于我们。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72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