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航空母舰海上对决,二战太平洋战争中的马里亚纳海战肯定被不少人津津乐道。关于这场大海战的结果相信已经不用多说,手握9艘航母的旧日本海军被拥有15艘航母的美国海军按在地上狠狠地摩擦了一顿,3艘日军航母被击沉,400多架舰载机被击落。此役过后,旧日本海军航母机动部队最后的一点家底被消耗殆尽,再无翻盘可能。
还原马里亚纳大海战的游戏作品
不过呢,前阵子笔者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有人提出“抛开美日两国造舰工业产能的差距不谈,也不谈日本海军对舰载机飞行员的培养数量和力度,仅从航母建造工作上看,如果当年日本能倾尽全力地打造战时唯一的‘量产型航母’,即‘云龙’级中型航母,那在马里亚纳海战中,能否取得航母数量优势乃至改变战役结果呢?”别说,还真别说,这还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脑洞。
旧日本海军“云龙”级航母
好吧,既然是不谈与美国的对比,也不谈飞行员的数量是否足够,更不谈舰载机性能的差距,而是只谈日本自己的造舰产能且仅看航母数量,那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倾向于“旧日本海军其实是有希望获得航母数量优势”,乃至是“有希望凭借航母数量在马里亚纳海战中翻盘的”。当然,这个前提在于日本确实“倾尽全力”地只造“云龙”级这一款航母。
“大凤”号装甲航母
至于费时费力且成本高昂的“大凤”级大型装甲航母的建造工作;对2艘“伊势”级战列舰的“航空战列舰”改装工作;对“鹰”字辈民船改装型小型航母的改造工作;以及对“大和”级战列舰3号舰“信浓”号改建成航母等工作,自然是能不造就不造,能不改就不改,能停工就停工,以便将节省出来的船台、材料和熟练工人等宝贵资源,都集中于对“云龙”级的建造。
旧日本海军航空兵
从战后的相关研究来看,曾有日本学者做过推算,如果能满足上述条件,那旧日本海军其实是有望在1944年6月爆发的马里亚纳海战中,再多拥有8~11艘“云龙”级航母,可再多编成1~2支机动部队,进而从多个方向对美国海军特混舰队发起攻击。但是呢,历史可没有如果,况且即便“云龙”级航母的设想早在美日开战前的造舰计划,即“丸急计划”中就已存在;即便这款航母对已有的“飞龙”级航母的图纸进行了拿来主义,大大缩短了设计时间;即便是“云龙”级大量使用了各类已有的成熟货架产品,如舰用主机、船舵和防空武器等,其就真是旧日本海军当时最理想的“量产型航母”方案吗?笔者觉得倒也未必。
“云龙”级航母
从某种角度来说,被后世的许多日本人视为“经过大量简化”,且“本可让旧日本海军在航母规模方面抗衡美军”的“云龙”级航母,并非真的把“简化工作”做到家了。从总体战和消耗战的立场上来想,“云龙”级航母仍在用料、工时和资金成本方面过高了,尤其是单舰建造时长仍达到约2年。而在如何缩短航母建造工时方面,时任旧日本海军海军省航空本部总务长大西泷治郎的观点虽然颇为激进,却也不无道理。
大西泷治郎
在短期内增加可用航母一事上,大西泷治郎在《航空母舰整备方针相关意见书》中的提议是,以竭尽全力的方式简化航母生产过程,如在已有航母的图纸上减少舰内舱室结构划分、仅保持最低水平的装甲防护、飞行甲板采用强度略低但便于更换的民用钢材、仅为舰员提供满足日常饮食和卫生需求的最低水平生活设施等。此人甚至提出,“即便舰身外部板材出现薄厚不一也没事,只要不漏水就行”,以及“取消所有非必要的通风舷窗,最好能用无需任何打孔和加装舷窗的整块板材建造舰体”,实可谓是穷尽一切办法地减少航母建造工时。
二战时期的日本航母
如何?是不是有点疯狂且荒唐?但笔者觉得吧,如果我们真的以总体战的层面来看待此问题,那大西泷治郎的想法还真是个可行之道。毕竟,举全国之力的总体战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消耗战,这一过程无非就是两件事,即如何最大化地削弱对手的战争资源和最大化地阻碍对手的战争资源发挥作用;以及如何最大化地增加自己的战争资源和最大化地运用战争资源。关于这第二件事则可做进一步细分,即如何对己方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如何进一步挖掘己方的资源潜力?如何以成本最低的手段最大化地压榨出资源的价值?以及如何让这些被压榨出价值的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成为战力?这些理应是在总体战的过程中压倒一切的“最优先工作”。
模型还原的日本海军二战时期的航母
而大西泷治郎在“快速造航母”一事上给出的“以更低的投入获得更多的航母”这一思路,起码在大方向上是没错的,是在想方设法地提高投入产出比。以他的这种思路出发来想,即便是被视为“简化”后的“战时量产型航母”,“云龙”级也还是过分复杂且奢侈了。然而,为何日本没推出比“云龙”级更简单易造的战时航母呢?这就与一些日本人的脑子犯轴有关了,说的简单一些就是“在战争时期还放不下某些无谓的坚持”。
舰政本部视造舰为“艺术”
大西泷治郎提出的《航空母舰整备方针相关意见书》,获得了旧日本海军军令部中的一些中高级军官的认可。这些军官也多少觉得航空本部总务长的提议有点激进,但依然承认这会是“短期内快速扩充航母规模”的有效办法。只不过,这份意见书却在一个尤为关键的部门面前碰了壁,那就是直接负责为旧日本海军打造各类舰艇的舰政本部。
舰政本部的工程技术人员
旧日本海军海军省舰政本部于1900年设立,早期曾大力师从英国皇家海军,历经40年不懈努力后,舰政本部已在军舰研发、设计和建造等工作上,极度接近同时期的美国和英国等造舰工业强国。在当年舰政本部的很多造船军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心中,打造军舰不仅是一项工作和职责,更是一门“艺术”,是需要“精益求精和精雕细琢”的,怎么能像“一点都不懂何为造舰之魂”的航空本部那样,去造“简化至粗糙程度”的“战时航母”呢?这岂不是在“亵渎天皇陛下的军舰”吗?于是乎,大西泷治郎的《航空母舰整备方针相关意见书》很快就被舰政本部给一纸驳回了。
还原太平洋战争的游戏
说到这,各位能看出大西泷治郎和旧日本海军舰政本部的根本性分歧了吗?很简单,造成双方出现观点分歧的最关键原因在于出发点不同。前者是站在总体战的角度和层面想问题,以让投入产出比实现最大化的效果出发,将航空母舰视为一种高烈度战争中的短期耗材。既然是短期耗材,那最优先追求和保证的就只有战斗力,只要能在战场上发挥几次次战斗力和效能就够了,其他的一切性能都是不必要的,更不该为了那些不必要的性能投入哪怕一丁点的资源和成本。
而在旧日本海军舰政本部这里,其仍未放弃将造舰视为“艺术”的所谓“匠人精神”。放不下这种心态和坚持,自然就不可能认真思考什么才是在“交战烈度高且资源消耗度大”的总体战过程中,最适合建造且最能满足军队“最优先需求”的军舰。在和平环境下,“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匠人钻研精神确实可行,但在战时环境下,若还要死乞白赖地坚守这种不必要的精神,就属实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
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
很显然,不论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于《孙子兵法》中阐述的最朴素且直接的核心思想,即在兵力规模方面占据绝对优势;还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极度强调的“集中优势兵力”;抑或是伟大导师列宁说过的“数量本身就是一种质量”,这些统统都不如旧日本海军海军省舰政本部的“匠人精神”和“匠人的自豪”来得重要。
二战时期造舰产能强悍的美国
暂且不说跟工业实力强悍的美国去拼造舰产能,光是如何以简化的方式发掘自身造舰产能一事,舰政本部的那些造舰军官和工程技术人员就一点都没想明白,也没能站到决定日本战争命运的总体战的高度上去看问题。如此想来,说不定“云龙”级航母已经是他们心中能接受的“战时简化型航母”的极限了,若是按照大西泷治郎的想法再简化下去,就是“是可忍熟不可忍”的破烂货,是对造舰匠人们的一种“侮辱”……
日军飞行员
所以说,虽然美日两国鸿沟般的资源和国力差距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日本的战败结局,但在“如何让自身加快覆灭”一事上,日本人自己也算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如果舰政本部能放下在战争时期毫无意义的架子、坚持和所谓的自豪感,以“确保战斗力”为第一要务,去打造某些极度追求投入产出比的“低消耗,高效能”产物,说不定太平洋战争的某些进程和节点还真能出现些许的改变。在关键的马里亚纳海战乃至是之前的诸多战斗中,旧日本海军也许就能凑出更多的可用航母,至少是抢在合格飞行员数量尚且没少到令人绝望的1944年之前,再多和美军掰掰手腕。
被炸毁并搁浅的“云龙”级航母
但还是那句话,历史没有如果。对于旧日本海军舰政本部的脑子犯轴,笔者表示无比开心。仅比“飞龙”级航母做了有限简化的“云龙”级航母,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合格的“战时简化量产型航母”,当年日本人非要死心眼子地去投入大量成本和工时打造这种军舰,实在是太让人大快人心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