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这位我党的高级将领、国家的高级干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向女儿华山提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请求。华山听后泪流满面,却毫不犹豫地照做了。许世友露出了心满意足的微笑,带着这份欣慰与宁静离开了人世。这个请求到底是什么?为何让向来严肃的许世友也感到欣慰?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一、许世友的革命生涯
提起许世友将军,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建立的赫赫战功。许世友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达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的贫穷生活,让他对旧社会充满了仇恨。1926年,怀揣着改天换地的理想,许世友毅然投身革命洪流,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在大革命失败后,许世友追随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参加了南昌起义,成为了我党最早的一批军事将领之一。起义部队在江西会师后,许世友担任了红四军参谋长。在朱德、陈毅等人的带领下,红四军很快发展壮大,成为了一支令国民党闻风丧胆的革命武装。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许世友出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与朱德、陈毅等一起,指挥红军进行了一系列辉煌的战役。尤其是在第四次反"围剿"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许世友运筹帷幄,与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阴谋,创造了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民党第五次"围剿"的开始,中央革命根据地面临空前的危机。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中央决定实行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途中,许世友作为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之一,指挥部队冲破了无数艰难险阻。特别是在1935年6月的"飞夺泸定桥"战斗中,许世友亲率先头部队,冒着敌人的密集枪林弹雨,抢占了泸定桥,为后续部队继续西进开辟了道路。这一仗,奠定了许世友作为一名卓越军事指挥员的地位。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会师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会见了朱德、陈毅、许世友等红四方面军将领,称赞他们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主席还特意嘱咐,要注意总结红四方面军的作战经验,发扬光大。
许世友对毛主席的关怀备至感激涕零。他表示,一定要牢记毛主席的教诲,在今后的革命斗争中,为党和人民建立更大的功勋。从此,许世友更加坚定了跟党走、听毛主席指挥的决心。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许世友率部开赴前线,转战华北、华中敌后战场。凭借高超的指挥才能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他所部屡创敌人于马下,成为抗日战场上的一面旗帜。1940年8月,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为八路军第四军,许世友任军长。在他的率领下,四军将士浴血奋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先后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等职,指挥部队转战中原大地。在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人民解放战争中,许世友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赢得了"战斗英雄"的美誉。他所部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淮海等一系列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历史性功勋。
二、许世友的为人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许世友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赢得了"战斗英雄"的美誉。然而,这位叱咤风云的将军,在生活中却是一个平易近人、严于律己的人。
许世友出身贫苦,深知劳动人民的疾苦。即便是成为高级将领后,他也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从不搞特殊化。在陕北时,他和战士们同吃同住,穿着打满补丁的旧军装,吃着粗茶淡饭。有一次,作为军长的许世友下连当兵,战士们都很惊讶。许世友笑着说:"我们都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当兵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许世友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但对部下却非常关心爱护。他常说,当干部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以身作则,做群众的表率。在一次战斗中,许世友所部遭遇敌人重兵阻击,弹药即将耗尽。关键时刻,许世友亲自带头,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鼓舞了士气,带领部队冲出了重围。事后,他却把功劳记在了部下的身上。
许世友非常重视家庭,是一位慈父。然而,革命战争年代,他却难以尽到作为父亲的责任。对此,他感到十分愧疚。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十分注重子女的教育,要求他们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接班人。
许世友的三女儿华山,从小就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成长。许世友对华山可谓"严父",但这份"严"中,饱含着革命前辈对子女的殷切期望。每天,华山放学回家,必须先向父亲汇报学习情况。许世友还给华山列了一个书单,要求她每天阅读6个小时。华山不喜欢看这些书,但在父亲的督促下,她还是乖乖照做了。
许世友虽然对女儿要求严格,但也非常疼爱她。只要华山从外地回来,许世友一定会派秘书去接。父女俩在一起的时候,许世友总是笑呵呵的。有一次,华山偷偷跑出去玩,回来后被许世友发现了。许世友板着脸说:"去哪儿玩去了?下不为例啊!"华山低着头不说话。许世友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我不是不让你玩,但你要先完成学习任务啊。要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将来才能担当大任。"
许世友生活中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趣事。他爱好广泛,尤其喜欢打猎和钓鱼。一次,许世友和战友们去打猎,却怎么也打不到野兔。大家正准备放弃时,许世友忽然眼尖,发现草丛中有动静。他示意大家蹲下,自己端起枪,瞄准,一声枪响,一只肥硕的野兔应声倒地。战友们都惊呆了,佩服得五体投地。
许世友还是一个妙语连珠的人。他常常用一些幽默的话语,化解尴尬,缓和气氛。在一次会议上,大家对一个问题争执不下。许世友笑着说:"都别吵了,再吵连我也糊涂了。不如大家都回去好好想想,下次再来讨论。"话音刚落,会场上就响起了一片会心的笑声。
许世友的为人,展现了一位伟大军事家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他虽然身居高位,但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他虽然对子女要求严格,但却饱含着殷殷父爱;他虽然战功赫赫,但却平易近人,充满智慧和幽默感。正是这种可亲可敬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战士们由衷的爱戴,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三、许世友晚年生活
1979年,历经战火洗礼的许世友向党中央提出了退休申请。他决定回到南京,安享晚年,开始撰写回忆录。这一年,许世友已经74岁高龄。
退休后的许世友,远离了权力的中心,却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婉拒了组织上安排的高级别墅,而是选择了南京郊区的一处普通民宅。每天,他都会在院子里侍弄花草,闲暇时还会外出打打猎、钓钓鱼,过着悠闲惬意的生活。
尽管已经退休,许世友仍然惦记着部队的建设。他常常给老部下写信,询问部队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老战友们也经常来看望他,大家围坐在一起,回忆峥嵘岁月,畅谈理想抱负。
在晚年的日子里,许世友最惦念的,还是他的老战友、老上级周恩来总理。许世友与周恩来相识几十载,情同手足。周恩来去世后,许世友悲痛欲绝。他常常对女儿华山说起与周总理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眼眶总是泛着泪花。
有一年,华山陪许世友去北京看望战友。在天安门广场上,许世友驻足凝视着人民英雄纪念碑,久久不愿离去。他对华山说:"周总理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啊,为了革命,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他长眠在这里,再也看不到咱们革命胜利的成果了。"说着说着,许世友泪流满面。
晚年的许世友,常常回忆起革命战争的峥嵘岁月。每每谈起,他都充满感慨。他常说:"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牺牲。我们有的倒在了沙场,有的牺牲在了敌人的屠刀下。我能活到今天,是革命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啊!"
许世友虽然已经退休,但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党和人民。他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而欢欣鼓舞。同时,他也十分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他常常勉励年轻人要志存高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晚年的许世友,还酷爱读书。他常常一读就是几个小时,废寝忘食。他读的书涉及面非常广泛,从军事理论到哲学,从历史到文学,无所不包。他常常边读边做笔记,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
有一次,华山看到父亲又在伏案写笔记,便问道:"爸爸,您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这么勤奋啊?"许世友放下笔,微笑着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为了革命,没能好好读书。现在有时间了,就要好好补补课啊!"
晚年的许世友,虽然远离了权力的中心,但他高风亮节的形象,他鞠躬尽瘁的精神,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情怀,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为后人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四、许世友临终前的最后请求
1985年春节过后不久,许世友被确诊为肝癌晚期。面对病魔的侵袭,这位战场上的勇士依然显得镇定自若。他嘱咐家人不要声张,更不要影响党和国家的工作。
得知许世友病重的消息后,华山急忙赶回南京。见到久别的女儿,许世友强忍病痛,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拉着华山的手说:"孩子,爸爸时日无多了。但我走得并不遗憾,因为我为党和人民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许世友嘱咐华山,要永远听党的话,为人民服务。他还交代后事,要求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来办,不搞封建迷信,不搞铺张浪费。华山听了父亲的话,泣不成声。
病情日益加重,许世友却依然牵挂着部队的建设。他让秘书找来纸笔,给总参谋部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对部队的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大家能够发扬光荣传统,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9月中旬,许世友的病情急剧恶化。华山带着孩子赶到父亲的病床前。此时的许世友,已经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但他看到女儿和孙子,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大家都劝许世友住院治疗,可他执意不肯。他对大家说:"我是一个革命军人,不能躺在床上等死。我要像一个战士一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就这样,许世友硬是靠着顽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可是到了10月,他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大家眼看着他油尽灯枯,却束手无策。
临终前一天,华山正在给许世友喂饭。可是,他已经连吞咽都很困难了。无奈之下,华山端来了一杯许世友最爱喝的酒。许世友见了,眼睛一亮。他挣扎着想要起身,却怎么也使不上劲。
就在这时,许世友忽然想到了什么,对华山说:"闺女,帮我最后翻个身吧。"华山听了,泪如雨下。她颤抖着双手,托起父亲已经瘦骨嶙峋的身体,小心翼翼地帮他翻了个身。
许世友躺在床上,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他用微弱的声音说:"这一生,我没有什么遗憾的。我为党和人民尽了自己的全部力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我可以安心地走了。"
第二天,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许世友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走完了他光辉而传奇的一生。他的女儿华山,他的亲朋好友,都在泪水中送别了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
许世友临终前的最后请求,看似平凡,却饱含着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和革命情怀。
许世友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他是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子。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