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旅水泼不进,黄克诚都难镇住,毛泽东不满,再派一狠人当旅长

史海任我行2024-04-18 19:50:32  132

2005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部长的拉姆斯菲尔访问中国,拉姆斯菲尔提出了四个希望参观的地点,其中一个便是解放军第39集团军。

解放军有200万部队,为何拉姆斯菲尔唯独对第39集团军感兴趣呢?这就不提一下五十多年前那场战斗。

1950年10月29日,美国第八集团军在沃克的指挥下向朝鲜腹地挺进,沃克安排骑兵1师为先头部队,向云山一带的朝鲜人民军发起进攻。

不料,骑兵1师刚好撞见了志愿军第39军。骑兵1师早在南北战争之前就已经成立,先后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是美军“王牌中的王牌”,号称160年没有打过败仗。

经过两天三夜的战斗,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被第39军打的满地找牙,2000余人被击毙,武器弹药被缴获无数。第39军取得了我军入朝参战的开门红。

朝鲜战争结束后,第39军被改编为第39集团军,一直镇守北方。这支部队战功卓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鲜为人知的是,它也曾让毛主席操碎了心。

敢打敢拼的“徐老虎”

说起第39集团军的历史,最早还要追溯到1935年9月。鄂豫皖苏区的红25军与陕甘苏区的红26军、红27军在延川县胜利会师,后改编为红十五军团,由徐海东担任军团长,程子华担任政委,刘志丹担任参谋长,高岗担任政治部主任。

让徐海东担任军团长,可谓是无一人敢不服。论资历,早在1925年就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与徐向前、许世友、王树生等开国将帅交往密切。

论战功,更是无需多言。我党开始与国民党进行武装斗争之后,徐海东便成为了鄂豫皖苏区的一名骨干,经常战斗中带头冲锋,红军上下都称其为“徐老虎”。

徐海东的威名甚至让蒋介石都有所忌惮,他甚至派出飞机播撒传单,以25万大洋的价格悬赏徐海东的项上人头,这个价格基本与毛主席和朱德相当。

由于徐海东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土改运动,伤害到了乡绅的利益,徐海东的家人、亲戚共有六十六人惨遭毒手,徐家几乎被灭门。但这依然没能动摇他坚持革命的决心。

鄂豫皖苏区成立后,党中央决定成立红25军,徐海东最早被任命为了下辖的74师师长,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到了长征时期,他已经被升任为红25军军长。

1934年,蒋介石调集了41个团对鄂豫皖苏区进行了“围剿”,国军来势汹汹,扬言三个月内扫平我军建立的根据地。在人数、装备都落后的情况下,徐海东指挥部队多次挫伤敌军锐气。

在徐海东的领导下,根据地反而越来越稳固,然而,正当红25军越发兵强马壮时,中央苏区却传来了坏消息,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以我军的失败而告终,中央红军不得不开始长征。

为了牵制北方的敌军,党中央将红25军改名为“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并由徐海东指挥部队向北进军。

当时的红25军的处境极为艰难,但徐海东毫无怨言,他坚信,自己的部队在北上突围的路上越是顽强,中央红军就越安全。

每一场战斗,徐海东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他在战场上的表现令全体指战员钦佩不已。

一次战斗中,徐海东的左眼中弹,子弹从后颈穿出,医生看到他的这副惨状后唉声叹气,无奈的摇头。

按照当时的医疗条件,如此严重的伤势,存活下来的概率基本为零,但徐海东却凭借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当时我军药品稀缺,好多次手术,徐海东都是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进行的,就这般毅力,整个红25军挑不出第二个来。

1935年11月,徐海东带领红25军率先来到了陕北,是红军队伍中最早完成长征的部队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离开根据地时,红25军大概有2000多人,到了陕北后,人数竟然增加到了3700人,长征路途艰辛,红25军是唯一一支兵员不减反增的部队。

等中央红军抵达陕北时,根据地已经初现雏形。但是,中央红军依然面临着物资紧缺的局面,徐海东二话不说,变卖家产凑够了5000块大洋,并全部上交给了后勤部。毛主席称赞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徐海东的为人有目共睹,上至党中央干部,下至普通士兵,都被他用行动所征服。当党中央决定组建红十五军团时,徐海东毫无争议的成为了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

344旅曾让毛主席操碎了心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形成了统一战线,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徐海东所指挥的红十五兵团被划分到了林彪指挥的115师,编号也改为了344旅。

但是,原红十五军团的指挥班子只有徐海东来到了344旅,程子华被调往了中央北方局,刘志丹在东征期间牺牲,高岗则带领一支部队前往了蒙古一带作战。

好在徐海东身边还是留下了几个精兵强将,比如刘震、韩先楚,所以344旅基本继承了红十五军团的战斗力。

为了配合徐海东工作,党中央特意把黄克诚派到了344旅担任政委。黄克诚忠厚正直,参加革命后也证明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但是刚到344旅,他便感到有些不对劲。

首先是作战理念上,黄克诚感到这支部队并没有以一个正确的态度来面对新的敌人。

一支部队的灵魂是由最高指挥官来决定,对于344旅来说,徐海东无疑是这支部队的灵魂,最高指挥官敢打敢拼,不畏牺牲,这才让这支部队无往不利。

这支部队的老底子是徐海东从鄂豫皖带出来的,战法可以概括为“五分钟射击,十分钟冲锋,半小时胜利”。

徐海东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但客观来说,当年红25军所遭遇到的敌人有一大部分都是兵员素质低、装备差的地方部队,而且在作战时,我军可以发动政治攻势,所以这支部队才能屡屡取胜。

但是,如今344旅面对的是日军,日军在战斗意志、装备、兵员素质等方面都远远强于国民党的地方部队,344旅以往那套打法对日军来说根本不适用。

果然,344旅刚刚奔赴前线,便遭到了日军的当头一棒。1938年1月,344旅在十天之内,接连吃了两场败仗,分别是牛村战斗和温塘战斗。

这两场战斗中,344旅伤亡达到了百余人,尤其是温塘战斗,一战就折了688团团长陈锦秀和1营营长刘国清两位骨干。

除了严重的伤亡之外,更令人担忧的是低迷的士气。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战士们急需一场胜利来恢复士气时,这支部队的主心骨却撑不住了。

由于徐海东之前曾多次负伤,虽说多次从鬼门关爬了出来,但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在敌后战场指挥战斗时,徐海东经常突然感到胸闷,然后口吐鲜血,考虑到他对身体状况已经不适合继续留在前线,组织把他调回了延安休养。

344旅的情况很快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但是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替徐海东的职务。当时正好的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资历深的干部大多有重任在身,稍微年轻一点的又难以服众。

正当毛主席感到焦虑时,朱德元帅主动请缨:“让我先去整顿一下吧,旅长的事以后再说。”

身为八路军的最高指挥官,屈尊前往一个旅主持工作,这种事恐怕也只能在官兵平等的八路军中发生。

有了朱德的坐镇,344旅的情况有所好转,但细心的黄克诚很快发现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这支部队政治观念淡薄,山头蔚然成风。

主要是因为红25军时期,部队发展过快,士兵的成分比较复杂,而且这支部队的平均年龄比较低,政治觉悟可能与那些老红军有一定的差距。

黄克诚刚到344旅时,便在党代表会议上提出过部队存在的问题,但很多干部似乎压根就没把部队的政治主官放在眼里,依旧我行我素。韩先楚就曾公开表示,不满黄克诚提出的游击战法。

1938年2月,344旅更是发生了令中央不能容忍的事。由于部队接连吃败仗,687团团长张绍东的意志越来越不坚定,25日晚,他借口开会,把所有连级以上干部招到了团部,试图带着200多名骨干叛逃。

多亏团副田守尧等人信仰坚定,当场斥责了张绍东的行为,这才没让事态进一步恶化。最终张绍东只带走几个亲信。

这次事件惊动了中央,毛主席罕见的大发雷霆,徐海东对此也表示十分自责,张绍东跟随自己多年,他曾经对这名部下无比信任。

黄克诚并没有过多指责徐海东,但他已经意识到,在344旅恢复政工建设已是刻不容缓。

还是杨得志更合适

前文提到,344旅问题严重,朱德总司令亲自来到了部队进行整顿,身为总司令,朱德自然不可能一直留在344旅,这支部队急需一名新旅长。

由于在“张兰事件”中坚守原则,黄克诚和朱德都认为田守尧可以被提拔为344旅旅长。

所以,徐海东回延安养伤之前,拟写了一封电报,希望毛主席能够批准田守尧接替自己的旅长职务,黄克诚和朱德也都在电报上签了字。

毛主席看过电报后,思考了片刻,对身边的秘书说:“给115师师部发报,把杨得志调到344旅担任旅长。”

毛主席为什么选择了杨得志呢?首先在资历上,杨得志肯定是要强于田守尧的。

虽说田守尧是原红25军的老战士,但当时的年龄只有22岁,毛主席认为,田守尧的年龄过于年轻,不应该揠苗助长,应该让他多在基层历练。

杨得志在长征时期便屡立战功,对革命的贡献与徐海东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让他担任344旅的旅长,更能服众。

得知自己旅长的位置被杨得志挤走了,年轻气盛的田守尧十分不悦。8月份,徐海东即将前往延安调养,临行前,344旅还为其举办了欢送仪式,朱德和黄克诚都出席了这场欢送仪式。

朱德的目光不断的扫视着人群,黄克诚好奇的问道:“朱总司令,找谁呢?”

“你这个政委,当得不合格啊。”听到朱德的话,黄克诚才意识到,田守尧没来参加欢送仪式,他一定是因为没当上旅长闹情绪了。

在一次会议上,黄克诚委婉的批评了田守尧,但朱德可就比较直接了,严厉的说道:“戏点到谁,谁就唱,没点到你,你就不能出台。共产党员要听党的指挥,不能闹情绪。”

朱德当时52岁,德高望重,在朱德面前,田守尧就像是个孩子一样。面对两位领导的批评,田守尧也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写了检讨。

在之后的日子里,田守尧兢兢业业,干好了自己分内的每一件事。344旅也在杨得志和黄克诚的带领下走向了正轨。

1940年,原344旅大部被编入了刚刚成立的第2纵队,并南下援助新四军。田守尧在战争中得到了历练,越来越沉稳,他先后担任344旅副旅长、344旅旅长、新四军第三师第8旅旅长,可惜的是,在一次与日寇作战中,田守尧不幸中弹牺牲。

结语

从红25军到如今的第39集团军,这支部队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但它始终是一支忠于人民、忠于党的部队。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爆发后,第39军日夜兼程,下辖的第116师顶着余震修复了被严重破坏的桥梁,成为了第一支进入灾区的解放军。他们的到来为灾区人民带来了生的希望。

一百年过去了,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经过无数次的变更,部队番号也多次改变,但忠于祖国的心,始终未变。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5986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