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特朗普上台后算是把中美竞争摆在了明面,并堂而皇之对中国进行各方面打压,但几年下来差点把自己的牙膈掉。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早已处在一张经济网中,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其中自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美国对华强行“脱钩”,自身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既然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于是美国又诞生了一个新思路,那就是打造一个新的“中国”,从而令其取代正品。
就这样它把目光看向了亚洲的两个国家,那么最后美国会成功吗?
01
实在干不掉中国
自川普上台以来,一直在单方面挑起对华争端,2020年的时候甚至直接在明面上喊话,要和我国切断所有关系,不过显然失败了。
今年2月份,美驻华大使伯恩斯亲自打脸这一说法,中美两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将一起存在,说什么脱钩傻话,这可关系到75万美国人民的饭碗啊。
近年来中美两国的经贸往来为美国创造了逾260万个就业机会,贡献了可观的税款,一旦两国中断贸易往来其中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对于那些鼓吹中美经济脱钩的学者们,他们似乎忽视了两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经贸现实。
有美国学者提出,鉴于美国无法短期内摧毁中国或实现经济脱钩,他们建议通过支持其他国家来培养一个能与中国抗衡的经济实体。
02
复刻一个中国
在美国人的观点中,我们的经济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绩,和曾经的改革开放关系很大,和外资的入驻就比如美国的资金到来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随着产业转型,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的制造产业转移到中国,因为这里有着庞大的人口市场,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廉,由此这里成为了一个通往世界各地的制造业中心。
在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没忘记向高端迈进,进行自主创新发展。
而现在的西方国家在将制造业承包出去的同时,自身的产业也在空心化,这也就是西方打贸易战往往坑了自己的原因所在。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实质上不能将中国怎样,于是乎一场精心策划的“世界工厂”复刻计划应运而生,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曾经聚焦于中国的产业链,悉数转移到新的土地上,想要从迂回之中取得结果。
位于亚洲的印度和越南成为了他们的心动对象,一来他们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着不同程度的经济、军事合作,二来他们的发展和中国有着很高的相似,还有一点就是他们距离中国不算太远。
据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们便已经步入了深度老龄化,连续两年人口都是负增长。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在规模上已经超过了我国,并且青壮年劳动力更多,价格也更为低廉。
而且印度的经济总量也不算太弱,这样看来印度还似乎挺适合成为一个新的“世界工厂”。
近些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陆续将工厂搬到了印度,在经济上为其提供相关帮助。财力充沛,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也随之增强。
在今年3月访问小日子的时候,印度外长苏杰生还来了句,G7影响力在减弱,中印将重新建构世界秩序。
另外一个就是越南,中越之间长期以来都有着海洋争端,为了使得自己占据优势地位,越南一直在寻求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帮助。
种种利益交织下,美越两国的联系升温显著,不但在经济合作上携手并进,在国防安全方面也加强了交流。
美国把越南视为其印太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化和越南的联系既可以为美国商界在越南以及邻近地区提供更广阔的投资空间,同时也能构筑一个有效制约中国海上活动的地区力量网。
但是印度和越南显然不甘心就此沦为美国的棋子,它们与美国的合作更多的是为谋求自身的发展。
越南工人
前者是为了搭上美国发展自己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发展,后者则是为了增强自己在南海这边的话语权,顺带还能享受美国带来的一些经济红利。
03
亚太版“马歇尔计划”
而这种类似的操作,美国在二战时便已经有所尝试,那就是马歇尔计划。
当时苏联以百万大军压境西边,整个欧洲陷入了持续的恐慌之中,而美国亦担忧会失去在欧洲的重要影响力。在美国看来,直接与苏联抗衡所需的军力又是一笔难以承担的开支。
就这样马歇尔计划诞生了,在当时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在当时的欧洲,经历战争后各国尽是待兴之业,在美元的充沛挹注下,欧洲得以迅速复苏,有效缓解了美国面对苏联的战略压力。而通过附加条件的经济援助,美国逐步把控了欧洲的局面,使得欧洲在后来的岁月里始终与美国保持紧密联系。
所以当类似的困境再次出现,有些策略家开始回顾历史,寻觅在相似情境下曾经取得成功的策略案例。
美国的目的是要通过这两个国家来牵制中国的发展,以此减轻自身压力,并从而加强对两国的掌控。
只是美国忽略的是,这两国不是欧洲,没有那样完善的工业体系,美国如果想要达到扶持效果无异于从头打造一个国家,而且对于它们来讲,美国也只是它们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选择,并不是救命稻草。
并且中国的道路也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完全复制的。
04
计划可行吗
中国的发展策略正是如此,改革开放之际,我国暂时将军事建设放缓,为经济发展让路。这一策略转变成就了今日中国的经济奇迹。
不过越南和印度能否效仿值得深思,特别是印度,其政府是否拥有放慢军备竞赛的胆识和资本,是个巨大的疑问。
以印度总理莫迪为例,他的领导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军队的严格控制和军队展现的实力之上。
尽管印度军队无法与中国抗衡,也不足以战胜巴基斯坦,但它至少在国内起到了威慑分裂势力的作用。假如莫迪放松对军队的控制,他的执政基础将会面临严重的挑战。
关键的一点是,昔日的中国有勇气暂停经济进程以推动军事现代化,我们的底气来源于"两弹一星"计划的成功,核武器和洲际弹道导弹的威慑力让世界知道中国有翻脸的实力,因而没有国家敢与我们正面对抗。
反观印度,虽然拥有核武器,却在投放技术上受阻,难以形成有效威慑,这使得印度无法效仿中国的做法。
如果美国真心想把印度塑造成中国的对手,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投入,而是要注入足够塑造一个发达国家的资源,全面地改革印度的经济、军事和政治体制。
而这对于如今负债累累的美国来说,显然不太现实,而且印度国内种族、种姓矛盾严格限制了其发展,印度显然不是美国扶持的最佳选择。
既然印度被pass掉了,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越南,这里虽然没印度那么多事,但是它的发展也是处处受限。
美国试图将越南塑造为自由市场经济成功的样板,但尽管经历了多年的磨合与尝试,越南并未能迎合美国的期望,顶多可能达到如韩国那样的出口主导型国家水准。
而越南的出口市场会在哪里?临近的中国势必是其一处重要市场,值得关注的是越南本身许多原材料、乃至电力都严重依赖我国,相信答案此时已经明了了。
说白了越南仍旧在我国的经济辐射之下,其经济的发展对我们来讲还是很有好处的。
美国似乎又要面临失望,印度与越南缺乏成为工业大国的必要条件,更谈不上作为我国的竞争对手。
因此,美国之意图必然落空,其颓势已成定局,无论用何策略,均无法改变此趋势。
王金阳. 美国亚太盟国对华战略调整的逻辑(2010-2020)——基于同盟战略联动的“成本—收益”框架分析 [J/OL]. 世界地理研究, 1-13[2024-04-12].
观察者 《沃尔特·米德:为了实现美国的目标,我们必须帮助印度超越中国》20230124
《“越南计划借助西方力量开发稀土,以挑战中国主导地位”》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5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