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对印度航天来说,绝对不平凡。
印度航天又有大动作了,要在今年进行首次载人飞船无人飞行试验,明年就进行第一次载人飞行。印度航天这次是雄心勃勃,志在必得,连4位航天员都迫不及待公布出来了。
(印度航天员)
他们分别是45岁的奈尔、41岁的克里希南、41岁的普拉塔普,还有38岁的舒克拉,全都来自印度空军试飞员。乘坐印度飞船的第一人,就将从他们当中产生,真的是四位勇士啊!
目前印度航天有三大计划同时进行:载人航天目前是排第一的计划,备受印度当局重视。
除了加冈扬飞船,印度也公布了未来空间站计划,如果载人航天一切顺利,印度打算2028年发射空间站的验证模块,2035年建成独立的空间站。
第二个计划是深空探测,印度已经在2023年9月成功发射了首个太阳探测器(太阳神L1号),在日地拉格朗日点L1的晕轨道运行,距离地球150万公里。同时受到月船3号成功的鼓舞,印度还加速了月球4号探测器的研制。
(印度民众非常支持航天)
第三个计划是遥感卫星,印度正在打造自己的地球观测卫星体系,不仅可以用于民用,也可以加强军事侦察。印度低轨卫星网络还包括了通信、导航等技术验证,未来打算研制印度版的“北斗”定位系统、印度版的“星链”直连通信系统等。
为什么印度航天突然加速了呢?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经费增加。印度航天去年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比如月船3号成功登月。这些成绩不仅得到了国会的肯定,在国内民间的声誉也很高,支持者众多,因此申请经费也容易了很多。印度航天机构决心趁热打铁,不仅宣布了月船4号的技术方案,载人航天也向前推进一大步。
第二个原因就是来自国外的支持力度增加了。这个国外,主要是欧盟。
(印度航天员在俄罗斯进行出舱模拟训练)
首批4位印度航天员穿着的,明显是俄罗斯的舱内航天服,这个大家都清楚,俄罗斯一直在帮助印度培养航天员。其实1984年印度航天员夏尔马(Rakesh Sharma),就乘坐苏联飞船进入了太空,是第一个飞天的印度人。
但是俄罗斯在航天技术上,并没有对印度“倾囊相授”,甚至是存在一些限制的。
一是因为印度航天经费不多,没有那么多钱去买俄罗斯的航天技术;
二是俄罗斯也不愿意给自己培养一个新的竞争对手,航天技术跟洲际导弹技术高度通用,这可不只是火箭发动机的事情,背后还涉及到远程通信、太空导航、地面测控等技术,都是核心机密。
(加冈扬飞船)
目前印度自行研制的加冈扬飞船,生命支持系统、舱内航天服,这两个关系到航天员生命安全的系统,都是由俄罗斯的一家公司负责研制,然后让印度整合到飞船里去。
俄罗斯这套系统是非常可靠的,但是众所周知,印度的技术整合能力不容乐观,所以不能排除到时候出故障的可能性。
加冈扬飞船的飞行计划又比较头铁,只打算进行两次全程无人试飞,就要进行首次载人飞行,而且一下子搭载两个人上天。这里可能过于冒进了。
(加冈扬飞船正在组装)
那么印度为啥还敢这样搞呢?答案就是来自欧盟的航天技术支持,力度增加了。今年4月,印度公开的载人飞船相关PPT,就是在访问欧洲航天局总部时发布的。
欧洲航天局原本是跟中国合作密切,多位欧洲航天员甚至来过中国集训,跟中国航天员同吃同住,有希望搭载神舟飞船升空,甚至进入中国空间站。
但是这个愿望被美国打破了,美国签署了《沃尔夫法案》之后,禁止美国航天局(NASA)跟中国展开任何形式的合作,同时也对欧洲盟友施加了压力。
(印度最大的火箭)
欧洲航天局(ESA)被迫削减了大量对华航天合作项目,载人航天的合作基本中止,只剩下在月球探测、卫星数据等方面的一些合作,尽可能避开美国的监视。
但是欧洲航天局仍然很希望多元化发展,因为欧洲自身体量有限、需求有限,必须积极对外合作才有更大的前途。
长期以来,欧洲航天员只能搭乘美国或俄罗斯的火箭升空,自身没有载人火箭;唯一的大型火箭阿丽亚娜5号已经在2023年底完成最后一次发射,彻底退役;阿丽亚娜6号首飞继续推迟。欧空局的商业火箭项目,在Space X如日中天的当下也失去意义,很难再抢到订单。
没有航天发射的需求,就很难持续发展,所以欧空局必须创造需求才行。跟中国的合作受到了美国的严重干扰,未来十年都很难有改善,那么欧洲航天就必须选择新的合作伙伴——印度:正是在下。
(俄罗斯航天服,贴了个印度国旗)
同样是十多亿人口的亚洲大国,同样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同样是航天工业的后来者,印度被经常拿来跟中国航天对比。在欧洲航天眼里,印度一直是合作的重点对象,其合作地位和期望其实一直比对中国的更高,但是印度航天技术的进步实在太慢了,欧洲方面对此也很无奈。
于是,欧洲跟印度的航天合作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基础研究方面。
比如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跟印度签署了协议,帮助印度高等院校参与欧洲航空航天研发项目,促进印度电子设备、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技术发展。印度理工学院卡拉格普尔分校的计算流体力学专家,参与了欧洲火星探测新项目。
(月船3号的照片,曾受到造假质疑)
印度月船探测器上的很多关键设备,比如CIXS-2X射线光谱仪、SIR-2近红外光谱仪等等。这一系列合作,都有助于印度把航天工业的基础打扎实一点,避免像印度航空工业那样,还没走就想学跑。
航天是高投入、高产出的综合性行业,是一个大国实力的标杆,所以大力发展航天,是非常符合印度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定位的。
日本航天目前已经陷入了困局,火箭连续爆炸失利,这是因为本质上日本不是独立主权国,凡事要看美国脸色。
印度至少一直保持着独立主权,在美俄欧的复杂局势中独树一帜,这就为印度长期坚持发展航天打下了基础,有条件慢慢进步。从现在到2035年,这未来十年,或许是印度航天厚积薄发的新时期,就看他们能不能把基础打扎实,踏实利用好欧洲提供的资源,别再冒进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50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