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蒋介石从南京乘专机抵达西安,计划对红军进行剿灭。这种不顾民族大义的行为引起了张学良的强烈不满。
在多次劝阻和反对无效后,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兵谏”,即历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虽然该事件最终和平解决,但其带来的后果却是严重的。
杨虎城遭到暗杀,张学良虽幸免于难,却被蒋介石软禁了54年之久,生活处于严密的监视之下。
1990年,张学良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软禁生涯,重获自由。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他现在最想见谁时,他缓缓说出了“孙铭九”三个字。
听到张学良说出的“孙铭九”三个字,在场的记者是一头雾水,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孙铭九”是谁。
然而,对于蒋介石和张学良来说,孙铭九是一个让他们一生难忘的人物。
在西安事变中,正是他指挥卫队打败了蒋介石的卫队,并活捉了蒋介石。然而,孙铭九在西安事变后的经历并不光彩,他是导致东北军分崩离析的始作俑者之一,甚至还有叛国投日的经历。
那么,为什么亲手擒蒋的孙铭九会在抗日时期成为汉奸呢?全国解放后他又有着什么样的结局呢?
孙铭九和张学良的不解之缘
孙铭九,字铭久,1909年出生于辽宁新民,家境并不富裕。他曾在东北讲武学堂研习军事,与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是同窗好友。
1928年,张学良有意让张学铭赴日本深造军事,张学铭便顺水推舟地提议让孙铭九一同前往。
于是,孙铭九和张学铭一同踏上了前往日本陆军步兵学校的旅程。几年后,他们学成归国,张学铭被任命为天津市长,而孙铭九则在其麾下担任教官。
在1931年,张学良在赴北平途中经过天津,这一消息引起了张学铭的深深忧虑。他担心他的哥哥,这位风头正劲的人物,可能会再次陷入心怀不轨的日本人的陷阱。
经过深思熟虑,张学铭决定从自己的心腹中选择一人,以确保哥哥此行的安全。这个人,便是孙铭九。
孙铭九与张学良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他们在东北讲武学堂的日子。由于他与张学铭关系紧密,他经常会跟随张学铭回家,因此与张学良也建立了联系。
不过,那时的孙铭九还只是一个年轻的学生,张学良可能并未对他留下太深的印象。
然而,当孙铭九以张学铭的心腹身份出现在张学良面前时,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年轻的学生,而是一个机智、果断、办事利落的人。
他的成熟和稳重给张学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孙铭九产生了极高的好感。
在整个护送过程中,孙铭九的表现堪称完美。他始终保持警惕,确保张学良的安全。他的机警和决断使张学良深感欣慰。
在护送任务结束后,张学良为了表达对孙铭九的感激和赞赏,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块珍贵的瑞士名表,递给了孙铭九。
这块表的特殊之处在于,其表面上印着的是张学良本人的头像,象征着他们的深厚友谊和互相信任。
孙铭九的这次护送行动,不仅让他得到了张学良的高度认可和赏识,更是他踏上更大舞台的重要跳板。
正如古人所言,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孙铭九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成功地在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开始了他的辉煌人生。
在1934年,经张学铭引荐,孙铭九来到张学良身边工作。同时,天津市公安局局长宁向南作为张学良的秘书也向他推荐了孙铭九。
在1936年深秋时节,张学良认识到如果想要改变东北军的现状并提高其战斗力水平就必须激发其内部的抗日意识。
随后,孙铭九与应德田、苗剑秋等核心成员一起积极寻找并拉拢了一批热血青年加入张学良秘密创建了“抗日同志会”,形成了所谓的“抗日三剑客”。
这三个人一见如故共同怀揣着强烈的抗日理想和积极改善东北军状况的愿望为抗日事业奋斗不息。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寇在东北大地上横行霸道,国家危亡迫在眉睫。然而,面对外敌的侵略,蒋介石却坚持对抗红军。
面对着张学良和杨虎城多次劝谏,蒋介石始终视而不见,继续着手布置第六次围剿计划。
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二人为了拯救国家和人民,毅然决定发动“兵谏”,准备强行扣押蒋介石,迫使其走上抗日的道路。
活捉蒋介石
1936年12月11日,夜幕低垂,西安城笼罩在沉重而神秘的氛围中。在张学良的公馆内,气氛紧张而凝重,时钟的滴答声仿佛在倒数着某个重要时刻的到来。
随着12月12日凌晨2点的临近,白凤翔、孙铭九和刘桂五等人带领着卫队第2营,乘坐大卡车前往了华清池。
孙铭九在行动前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请求张学良善待他的年迈父母,并安排亲弟出国避祸,因为他深知这次任务的危险性。
短暂的动员后,一百多名卫队成员携带全自动驳壳枪来到了指定的地点。同时,负责保卫华清池的东北军卫队第1营营长王玉瓒也迅速率领两个连的士兵加入了行动。
他们计划在凌晨5点左右开始行动,由王连长带兵清除华清池附近的哨兵和警卫。孙铭九则主要负责寻找蒋介石的住处并进行转移。
最后,由张连长负责在华清池周围进行警戒任务,拦截并包围华清池。 然而,尽管第一阶段的任务进展顺利,但生性多疑的蒋介石在听到外边的动静后立刻逃走了。
当孙铭九率军击溃蒋介石卫队并进入蒋介石卧室时,却发现他已经不见了踪影。孙铭九一边向张学良打电话汇报情况,一边亲自带人前往后山搜索。
不久之后,他在一个石头夹缝里找到了蒋介石并将其“请”到了西安。
蒋介石被抓后,海内外震惊,南京迅速调动中央军进逼陕西。东北军和陕军面临压力,双方紧张对峙。
然而,周总理亲自前往西安,成功统一了两军的思想,同意释放蒋介石,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推动了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这一事件让蒋介石不得不接受“联共抗日”,但他对扣押自己的张学良怀恨在心,因此要求张学良送他回去。尽管孙铭久极力反对并跪下哀求,但张学良仍然坚持送行。
孙铭久焦急万分,跑到周总理处求助,但已经为时已晚。
二二事件——东北军分裂
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以为事情会有好转,但他坚持送蒋介石回南京的做法却点燃了矛盾的火花,加剧了少壮派与元老派之间的紧张关系。
这种紧张局势就像即将爆发的火山,随着张学良的被囚而达到顶点。
少壮派和元老派之争,早已积压在东北军的基因之中。其中,少壮派以孙铭九等人为首,而元老派则是以王以哲将军等人为主。双方冲突不断,多次产生摩擦,甚至爆发了武力冲突。
在这场兵变中,王以哲等元老派重要人物被杀害,东北军分崩离析。
同时,东线防御中央军的师长刘多荃、57军军长廖溦流等人不仅不执行命令,还调转枪口向西安进攻,要为王以哲报仇。
局势一度失去控制,场面十分混乱,这是孙铭九等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不过这正好撞了蒋介石的下怀。
随后的日子里,东北军经历了多次改编和整编,与昔日的张作霖和张学良时期的东北军已无法相提并论。
张学良的兵谏行动旨在拯救东北军,而孙铭九的营救计划也是为了东北军的未来。然而,最终他们的努力却如竹篮打水般化为乌有。
为了寻求生存之路,孙铭九选择逃入红军苏区,希望能投靠中国共产党。鉴于孙铭九在西安事变中的卓越贡献,在周总理的安排下,他被护送到陕北红军驻地暂时躲避。
然而,随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共产党为了划清与西安事变相关人员的界限,孙铭九离开了共产党驻地。
离开后的孙铭九生活陷入困境,既要谋生,又要躲避国民党中央军和东北军的追捕。他经历了长时间的颠沛流离,为了生存而四处躲藏。
最终,孙铭九在无奈之下,利用自己以前在日本留学的关系,走上了汉奸的道路。
1943年,他投靠了汪伪政府,担任了多个职位,如参赞武官、豫北抚安特派员和抚安专员等。他利用自己的关系网络,不断拉拢策反东北军,企图为日本侵略者效力。
尽管他为人民做出过贡献,但投降汪伪政府的行为成了他一生无法摆脱的污点。
抗战胜利后,孙铭九又投降了蒋中正。但他的命运发生了峰回路转。仅仅几个月后,他被解放军俘虏,随后被送到哈尔滨。
在全国解放之后,新中国政府对于曾经参与过西安事变并曾经投敌叛国的应德田、鲍文樾、孙铭九等人进行了严格的审判。
尽管他们在过去的岁月中曾背离过自己的祖国,但在审判过程中,新中国政府充分考虑到了孙铭九在西安事变中所做出的特殊贡献。
考虑到他当时的投降行为主要是出于生存的考虑,并且他在历史上并没有对人民犯下不可饶恕的血债,新中国政府决定对他采取宽容的态度。
经过审判后,孙铭九被释放。释放后的孙铭九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聘请,担任了参事一职。
结语
孙铭九,一个名字背后承载着民族英雄的光环,然而命运却让他在一时冲动之下,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步入了人生的歧路。
2000年4月8日孙铭九因病在上海离世,享年92岁。
他的一生中,既有那些熠熠生辉的英雄时刻,让人敬仰不已;也有那些难以启齿的污点,让人不禁扼腕叹息。
参考文献:
真相辨微 西安事变的台前幕后
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 (上册)
刘博山:《西安事变后的“二二事件”述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49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