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毛泽东为了提高身边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从自己工资里拿钱创办了一所业余学校。机关业余学校原本有5位老师,但其实大家还有第6位老师,他就是毛泽东。那5位老师每人只教一门功课,而毛泽东却什么课都教。
1954年的一天,毛泽东把叶子龙和李银桥叫去,提议为警卫战士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办一所业余学校。他说:“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建设不好社会主义。我身边的人文化程度都太低,不学习不行。教育不普及,文化不提高,国家就富强不起来。”他让李银桥从他工资中拿钱,由张国兴管理员买来课本、笔墨、字典、地图和作业本等,70多人每人发一套。并以他的名义请来了王近山、朱进礼、周启才等5位老师,分别教授语文、数学、地理、政治、自然等课程。业余学校的课堂设在一排小平房里,每天除值班人员外,大家都去上课,一般上下午各上一堂课,每课1小时。
毛泽东与叶子龙
说起办这所业余学校,还要从李银桥上学的事说起……
1950年5月,李银桥从报上看到中直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招生的启示,便向毛泽东提出来:“主席,我想上学去。”
“嗯,”毛泽东顿了一下,问道:“到哪里去上学呀?”
“中直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
“上学是件好事。不过,你非要现在去吗?”
听得出来,毛泽东有点不愿意,但李银桥还是坚持:“我今年都23岁了,再不上就没有机会了。”
“噢23,嗯,是不小了。那好,你去吧。”
毛泽东终于答应了。李银桥反而犹豫起来。他与毛泽东朝夕相处,真的要离开时心里又有说不出的滋味儿。李银桥说:“主席,我去学习,学完了再回来。”
“好啊,随时欢迎你回来。”毛泽东立即变得高兴起来。
晚年的李银桥
李银桥拿出本子来,请毛泽东题词留个纪念。毛泽东提起笔来,想了想,写道:“努力学习,学好后再做工作,为人民服务。”
带着毛泽东的叮嘱,李银桥满心欢喜地去上学。可到那儿一看,这哪里是什么学校呀,只是一个大院,没有课堂,乱哄哄的。李银桥大失所望,在那里呆了有一个多星期,就又回到了中南海。
那天,毛泽东见李银桥回来了,高兴地说:“回来好啊,回来继续工作。”大概是因为李银桥外出学习没有学成这事触动了毛泽东,所以就有了上面毛泽东提议办业余学校的一幕。
机关业余学校有5位老师,其实大家还有第6位老师,就是毛泽东。那5位老师每人只教一门功课,而毛泽东却什么课都教。
“第六位老师”深切地理解战士们缺少文化的难处。为了能帮助警卫战士学习,他亲自审批教学计划,检查学习情况,从查字典、四则运算到历史、地理、时事,他都为大家花费了很大的心血。他仔细批改战士们的作业,即使平时里写家信,他也常常帮助改正错别字。那个“的、得、地”的用法,“第六位老师”就不知给大家讲过多少遍。
一次,毛泽东看了封耀松的分数,喜形于色:“嗯,好。又进步了。”
封耀松也很高兴,心里很美。作业本上,老师用红笔给他打了一个大大的“5”。
封耀松和毛主席
可是,毛泽东还在看他的作业,看得很仔细,笑容却渐渐消失。突然,毛主席“嘿”了一声说:“你们那个老师也是个马大哈呀!”
封耀松一听,忙把脸凑过去看,那是他默写白居易的诗《卖炭翁》。毛泽东用手指甲在其中一行的下边划道:“这句怎么念?”
“心忧炭贱愿天寒。”
“你写的是忧吗?哪里伸出一只手?你写的是扰,扰乱的扰。怪不得炭贱卖不出价钱,有你扰乱么。”
小封脸直发烧,挠着头不好意思地笑笑。
“这句怎么念?”
“晓驾炭车辗冰辙。”
“这是辙吗?到处插手,炭还没卖就大撤退,逃跑主义。这是撤退的撤。”毛泽东抓起笔给封耀松改了作业,“虚有5分,名不符实。”
于是,封耀松的5分变成了3分。
毛主席
有时战士的保卫任务相当繁重,学习时间不得不减少,遇到这种情况,毛泽东总是帮助战士们解决好这一矛盾。
有一次在外地值勤,根据驻地的环境,临时增设了一些岗哨。毛泽东注意到了,发觉站岗时间太长了,就下令撤去了几个哨位,以保证战士们学习和休息的时间。
毛泽东常常询问战士们文化学习的情况,还常常提问一些最普通的科学知识,启发战士们求知的欲望。从北方到南方,他走到哪里,便问到哪里,从天上到地上,毛泽东见到什么就提问什么。
有几次游泳,毛主席就问:“曾文,你知道水的成分是什么?”“王惠,人在水上为什么会浮起来?”“高碧岭,你说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这些游泳好手一时都被问住了。这时候,毛泽东便激励他们说:“你们不能只学语文、算术两门课,要多学一点文化科学知识嘛。”
又有一次在南方,毛泽东指着一棵绿油油的伞一般的大树,问战士们这是什么树。战士不认识。毛泽东就告诉他们:“这是樟树,做成樟木箱子装衣服不长虫子。”
由于毛泽东随时随地地诱导和不倦地教诲,战士们学习文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学习热情也越来越旺盛。
毛主席
毛泽东一向重视实践,随着警卫战士们思想上、文化上不断地进步和提高,毛泽东对他们的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次,毛泽东参观工具车床展览馆回来,向随行的人员说:“今天你们参观那些机器觉得怎么样?”
大家回答道:“很好!可是不懂它们的构造和原理。”听了后,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一般农民出身的干部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我看你们单位可以办一个工厂,今后的干部,没有一点生产知识是不行的……”
没过多少日子,警卫一中队就白手起家办了一座盐酸厂。他们一边学习,一边生产,终于把盐酸烧制出来了,就这样把学习与生产实践结合了起来。当时,中队每天还派人去钢铁厂参加炼钢。通过炼钢,他们知道了什么叫一氧化铁、二氧化铁,钢的成分是什么。毛泽东亲自来看战士们炼钢,看着战士们都成了炼钢工人,他一面笑一面称赞道:“你们做得对!你们搞得好!”
毛主席
业余学校从1954年开办,在这期间,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努力。1957年结束时,大家几乎都达到了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
后来,卫士张宝金、赵鹤桐等上了大学。这件事,毛泽东还曾在一次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特别地讲过:“我的卫士上大学了!”
是的,毛泽东应该高兴,这也是他精心培育的结果。
“第六位老师”不但关心身边卫士的学习,还要求大家多锻炼身体。
开始,毛泽东教大家游泳。他说:“中国那么多大江大河大海大湖,你们都是旱鸭子可不行。”
毛泽东率先下到游泳池里,卫士们也相继下水,环绕在他四周。他兴致很高,一声令下:“憋气!”
卫士们鼓嘴瞪眼憋足了气。
“听口令扎下头去,别害怕,下水。”随后,毛泽东先将头扎下水,卫士们纷纷效仿。
毛主席游泳
反复几次后,有的卫士不得要领,呛了水,毛泽东喊:“莫用鼻子,用嘴喘气。听命令,憋气!下去!”
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大家很快都学会了游泳。毛泽东同时告诉大家,游泳是同大自然作斗争的一种运动,你们应该到大江大海去锻炼。长江,别人都说很大,其实,大并不可怕。美帝国主义不是很大吗?我们顶了他一下,也没有啥。所以,世界上有些大的东西,其实并不可怕”
毛泽东讲话仍然保持着延安时代的作风,亲切、随便,喜欢启发式,习惯用最通俗的语言阐述任何最复杂的道理。
毛泽东一生喜欢挑战,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他证实了人的无穷力量,得到身心的巨大满足。
后来,毛泽东又拿出钱来,让卫士组去买来单杠、双杠、哑铃、拉力器、乒乓球台等体育器械,供大家锻炼身体用。
从此,卫士们每天都坚持锻炼。毛泽东散步时,也常常来看大家锻炼。当看到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一个个都生龙活虎时,毛泽东就会常常显出高兴的神色来。
毛主席
“第六位老师”在关心学生,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坚持不懈地学习。最使大家深有感触的是,年过花甲的毛泽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身体力行,挤出时间同林克一起学英语。
毛泽东曾说,要学习英语,“决心学习,至死方休”。他诙谐地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语言不通怎么办?”
毛泽东说话湖南口音很重,有些英语单词发音不准。他就让林克领读,他跟着读,然后,自己再练习几遍,并请林克听他的发音是否标准。遇到生疏的单词或短语时,他便用削得很尖的铅笔,在单词上注明音标,并在书页空白的地方,用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注明每个单词和短语多种不同的字义。
为了学好英语,他身边经常放着两部字典:一部《英汉字典》,一部《汉英字典》,以备经常查阅。每次到外地视察工作时,他也都带着字典。毛泽东学习英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他经常在刚刚起床,或在入睡之前,或爬山、散步中间休息时,或游泳之后晒太阳时来学英语。在外出巡视工作期间,无论在火车上、轮船上、飞机上,随时都挤时间来学习。
毛主席与斯大林
1957年11月,毛泽东去苏联参加莫斯科会议时,也没有中断过英语的学习。他当时住在克里姆林宫里,睡觉前总要让林克同他一起学习一会儿英语。
毛泽东的这种学习精神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影响很大。大家都决心以毛泽东为榜样,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其他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李银桥后来曾充满深情地回忆道:“可以说,同志们现在的这点知识和经验无不是在主席指导和影响下学习和积累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48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