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造业为例: 工资和GDP, 谁增长得更快

安安小小姐姐2024-04-15 10:10:52  91

GDP,中文名为国内生产总值,当用于区域时,通常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最为核心的指标。

不管是全国、各省、城市还是区县的GDP数据,你大多时候都能在搜索引擎上找到相关的信息,足见其被重视程度。

工资,则是大部分打工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于少数打工人而言,打工只是一种情怀,或仅有老板画的大饼就能吃饱,工资并没有那么重要。

工资水平高不高,一要看绝对值,近些年通常我们所说的月薪过万、年收入百万等信息,属于绝对值。

但如果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有人跟你说他月薪过万,你大概率会认为他在吹牛,毕竟那时候的人均收入很低。来自国家数据的信息显示,1979年全国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7元,而且是当时人均一年的收入。

所以,除了看绝对值,我们还应该看相对值。

在此我们使用人均GDP与城镇就业单位平均工资的比值,来观察过去那些年收入的分布情况。

国家数据收录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是按照行业分类的,比如大家熟知的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等行业。

需要说明的是,这组数据,实际是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所以在私营企业就业和个体户就业人员,不在统计范围内。

这一篇,我们以制造业城镇就业单位平均工资为例,观察工资和GDP,谁增长得更快。

下图中,柱状图表示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折线表示平均工资占人均GDP的比重。

只看绝对值,制造业城镇就业单位的平均收入,是逐年增高的。

但如果将收入与人均GDP结合起来,2003年以来的数据显示,人均收入占比有下降的趋势。

过去二十年间,制造业城镇单位人均工资占人均GDP的比重,从100%到119%不等,其中2005年以前和2015年以来,占比在110%以上。

其余年份在110%以下,其中2010年度,人均GDP与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相当。

我们都知道,GDP是一个区域某一时期价值的体现,人均收入超过了人均创造的价值,意味着有其他人的收入,低于人均创造的价值。

当然,也可能是人均GDP将全国近半不参加劳动的人纳入了统计范围,应该使用全员生产效率替换人均GDP,可能更为适合。

另外,如你所知,私营单位或个体户的平均收入水平,要低于非私营单位,或许这是人均收入高于人均GDP的原因。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4674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