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4月14日文章,原题:文物回归,中国努力追回失去的国家瑰宝 一排具有数百年历史的佛教头像和雕塑,3月下旬昂然伫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台上,这30件曾流失海外的文物由台湾地区一个佛教协会捐赠给大陆。随着逐渐复兴的中国加大力度追索流失海外的国宝,它们成为一系列回归故土的中国文物中的最新一批。
▲2023年10月20日,马首在北京圆明园博物馆展出。由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圆明园十二兽首之牛首、虎首、猴首、猪首,时隔163年后首次重聚圆明园,并与马首一起亮相“五首重聚·故园新语”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别展览。(图片来自中新社)
中国一直在积极寻求让被盗或被带出国的文物返回祖国。随着中国越来越注重保护文物及其蕴含的历史和民族自豪感,这种追索行动变得愈加突出。2019年,意大利返还796件(套)中国文物艺术品,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流失海外文物艺术品返还。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已超过1000万件。其中一些在战时被洗劫。官方数据显示,中共十八大以来,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些被洗劫的圆明园文物。澳门富翁何鸿燊2007年拍下12件圆明园铜兽首中的马首,2019年将它捐赠给中国国家文物局。另一件引发关注的归国文物是西周晚期青铜器“虎鎣”,2018年海外买家在英国某拍卖行将其买下后捐赠给中方。其他一些文物,不仅因价值还因被追索回国的经历而备受关注。2024年1月,当一位美国企业家及其母亲将西周青铜器“丰邢叔簋”送还中国时,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称赞这是落实中美两国元首旧金山共识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有关流失海外文物“回家”的故事广为流传,激起中国公众对文物追索行动的支持。2023年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在抖音发布两周后就吸引了超过2.7亿次观看量。
过去,中国在公开市场上开展大量购买流失文物的活动,但这种方法一直存在争议。专家表示这不但抬高文物价格,还损害中国通过合法渠道追回被盗文物的能力。如今,中国似乎更侧重依赖其他渠道,例如与外国政府开展合作、来自爱国或善意实体的捐赠等。为追回海外流失文物,中国已与20多个国家签订促进双边(保护文物)合作的协议。中国还已出台一系列措施防止此类物品非法流出。今后中国可能继续加大力度追索流失文物,并有可能得到友好国家的更多帮助。(完)
作者/Joyce ZK Lim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45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