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 新婚村姑举报“年过半百”的丈夫, 团长: 我们抓到一条大鱼!

律令9章2024-03-25 19:36:28  85

《老三国》里有一句“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话颇有几分唏嘘凄凉。

历史也确实如此,就拿曹操来讲,有人谬他“奸雄”,有人赞他“大家”,他究竟是好是坏?这个没有标准答案。

和曹操境遇类似的还有许多人,时至近代也不少,1950年就有一位,还是被自己老婆举报的!

大约在1950年底,四川万源县清峪口一阵嘈杂,一名当地村妇拉扯着一位老农进了军营,见了团长嚷道“首长,快查查这个人,他有问题!”

团长一问,原来是两口子扯皮,村姑是新婚媳妇,被拉扯来的是她年过半百的丈夫,这不是胡闹吗?“老夫少妻”吵架不稀奇,闹到军营里就过分了!

不等团长说话,村妇抢先喊道“他用48两金子娶的我,一个糟老头子哪来这么多钱!”

这里说明一下,事发1950年,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明面上的战争结束了,“暗战”却仍在激烈进行,人民群众的警惕性很高。

再有,那时的老百姓多为贫苦大众,谁见过“黄金”长啥样?用“48两黄金娶亲”,这明显有问题呀!

一听这话,团长也起了疑心,那位“老农”倒很平静,他说“我叫王凌云。”

话说的平缓,内容却让团长大吃一惊,忙向上级打电话“首长,我们抓到一条大鱼!”

这话说得,一个貌不惊人,年过半百的小老头咋成了“大鱼”?就因为他叫“王凌云”?

还真是!

或许普通百姓不清楚“王凌云”是谁,解放军团长可知道,他是国军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与黄维、杜聿明、邱清泉、王耀武、张灵甫等人齐名,同挂“中将”衔。

战后俘虏的“中将”并不多,全国统计下来,前后不超过50人;如今竟能抓到“王凌云”,难怪那位解放军团长激动。

说了老半天,“王凌云”究竟何许人也?

笼统来讲,“王凌云”是一位颇具历史争议的传奇人物,其祖籍河南汝阳,1899年生于一户书香门第。

身处乱世,高等学堂毕业后的“王凌云”选择了参军,说好听点叫“参军”,实际上就是“保乡团”。

河南地处中原,又是产粮区,自打清朝灭亡后,各路军阀好似走马灯一般来回拉扯,河南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战火频繁又逢大旱,再加各路军阀的盘剥,为一口吃食,许多老实良民被逼成土匪。

有了土匪,“保乡团”也就顺势而生,王凌云加入的是人称“郑青天”的郑国翰队伍。

那时的王凌云意气风发,言辞凿凿地告诉乡人们“有我王凌云在,汝阳乡亲就不要怕土匪,要钱没有,子弹可以给他一颗!”

年轻的王凌云敢这么说,也敢这么做,一瞬时名声大震。

不仅能剿匪,王凌云也用计谋,他知道大部分土匪本性不坏,于是大力宣传“收编”。

这里还有一层考虑,正逢乱世,手里有兵就等于有了权势,王凌云“收编土匪”是为自己培植势力。

说不得,王凌云在短时间内“收编”了不少土匪,可粮饷从哪里来?

1925年,王凌云拉着队伍投靠河南嵩县军阀“憨玉琨”。

光是听“憨玉琨”这个名字,大抵就能想象出他是什么样的人“带几个土匪,拿几条破枪就想投靠我?按江湖规矩办,先交投名状来!”

那时的王凌云拉着一帮土匪出身的弟兄,投人不成,兴许就要闹事;也是被逼无奈,王凌云只得答应“愿纳投名状!”

1925年,正逢“憨玉琨”与陕西军阀“胡景翼”争河南地盘,双方大打出手,老百姓再度身陷苦难。

于此同时,王凌云“愿纳投名状”,遂突破底线,放任军士抢夺百姓财物以充军资。

怎么说都是不成气候的小军阀:“憨玉琨”最终战败自杀,“胡景翼”虽胜却忽然暴毙,两股力量又成了散兵游勇,王凌云只得带着队伍另投他处。

经此一役后,王凌云深有感触,遂下定决心“弃暗投明”,终加入了河南省主席“万选才”的队伍,这算成了“正规军”吧?

起初确实如此,王凌云不用发愁粮饷,更不用骚扰百姓,其主要任务依旧是“剿匪”。

王凌云对“剿匪”颇有经验,加之年轻气盛,一身正气,没过多久便闯出了美名,人称“王青天”。

1931年,王凌云“剿匪”有功,荣升少将旅长衔,接下来的任务还是“剿匪”。

这次王凌云要面对的可不是一般土匪,而是声名极好,战斗力极强的“赤匪”,红军!

实事求是地讲,当时的红军装备甚至比不上土匪,起初王凌云没当回事。

但是,两军交战后的王凌云傻眼了,红军是块“硬骨头”,自己压根啃不动!

譬如“围剿鄂豫皖苏区”的战斗,王凌云率领的特务旅装备精良,哪料会被拿着大刀长矛的红军轻松击溃,这怎么可能呢?

还不止,往日百姓称呼王凌云为“青天”,一听说他在剿红军,态度立马大变。

一次王凌云回乡省亲,饭桌上的二叔听说他在剿红军,气的老人掀翻桌子,抬手就是两巴掌。

原来二叔的儿子,王凌云的堂弟就是红军,气得老人浑身栗抖“我是红军家属,你把我交给官府请功吧!”

这话说得,王凌云怎么能把亲二叔绑了邀功呢?

同时他也纳闷,红军究竟是怎样一支队伍,咋就这么得民心呢?

从此以后,王凌云陷入迷茫,同时不在努力“剿匪”,反与红军僵持着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暧昧关系。

王凌云本性良善,“爱民护民”是他的底线;可他又是军人,“服从命令”是他的天职。

“如果上峰命令‘伤民’,我该怎么办?”王凌云越想越不知所措。

为排泄苦闷,一向身正的王凌云竟然惹上了大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传来的枪炮声惊醒了王凌云,面对外寇入侵,往日的一腔热情再度贯满全身!

当时王凌云正在“陆大将官讲习班”受训,得知日军侵华的消息后,气的他血灌瞳仁。

王凌云一星期内向上峰“陈诚”写了两次请战书,打了三通电话,誓要与日寇血战“愿马革裹尸还!”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枪,王凌云率227旅构筑、守卫福嘉线。

按规定,防御工事需有重机枪巢,所有战壕均相互连接,必须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结果呢,当时即没水泥也少钢筋,军士们为了完成上峰任务,只能用石灰代替水泥,竹片代替钢筋,这样的防御工事能挡住日军的飞机坦克吗?

眼见如此,气的王凌云拔枪就要杀人,却被身旁的参谋拦下“并非军士不用心,实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王凌云是明白人,只得长叹一声,缓缓放下拿枪的手臂。

以后的战斗中,日军4天内发动17次进攻,三个大队的兵力轮番向王凌云的守军进攻,结果竟没有突破这道防线。

公正地说,面对如此简陋的工事,王凌云的227旅能硬抗下来,靠的已经不是武器了。

战斗正酣时,王凌云大喝一声,身先士卒带敢死队赤膊上阵,这哪是打仗?

靠着这份“必死决心”,日军被吓得退避三舍。

战后,227旅被通令嘉奖,“蒋校长”亲手题词“福山铁军”以奖王凌云,同时被提升为76师师长。

对比之下,那时的“张灵甫”还是团长,直到1938年徐州会战后才升为旅长。

三年后,“张灵甫”当师长,王凌云已经是中将副军长了。

这里仍说王凌云,以后率领76师转战华东、华南等地,与日军大小战斗70余次。

包括:昆仑关大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南昌会战、岳阳会战、枣宜会战、宜昌会战,滇缅战役、桂南会战等战役,76师美名远播,王凌云血透袍甲!

战斗细节就不多讲了,王凌云最危险的一次当属1939年,这次他几近殒命。

那时日军侵占武汉后,又企图截断浙赣铁路。

当时日军由第11集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参战兵力包括:第101、106师、第6、116师各一部、7个炮兵团外加1个营(火炮170门)、1个战车团外加1个营(战车135辆)等。

当时地面日军多达7万余人,又有海、空兵支援。

国军则集结4个集团军,28个师,约20万人迎敌,第九战区代司令“薛岳”任总指挥,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为前敌总司令,双方与武汉三镇展开激烈博弈。

南昌会战中,日军遭到顽强抵抗,恼羞成怒的冈村宁次哪还顾忌日内瓦公约,遂悍然使用毒气弹!

真计较起来,日军侵华时多次使用毒气,南昌会战中使用不足为奇,所区别在于,日军在南昌会战中用到毒气弹的规模和数量是最多,最空前的。

单说1939年3月20日,日军再遭重击,狗急跳墙后开始使用毒气弹。

据记载,那时的日军像疯了一样,十分钟竟然发射了三千余枚毒气弹!

紧跟着,日军正面强攻,同时批量发射中型毒气弹。

一霎时,“修水河防线” 方圆几公里内的上空红云密布,国军阵地上毒气弥漫,将士们纷纷倒地,76师师长王凌云也中了毒,遂昏倒在地,奄奄一息。

日军毒气弹是致命的,“王凌云”再怎样勇猛也是血肉之躯,中了毒之后一样面临生命危险!

生死瞬间,“王凌云”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回顾过往戎马“难道就这么死了?不行,日寇还在摧残中华儿女,我不能死!”

在强大信念的支撑下,“王凌云”在地府转了一大圈,硬是推开牛头马面,重返人间战场!

大难不死的“王凌云”继续率众转战湖南、湖北、云南等地,誓与日军血战到底。

1943年,76师编为远征军,王凌云被任命为滇西警备副司令。

“中国远征军”的赫赫威名不用过多粉饰,76师的战绩更是被英美编入历史教科书,王凌云荣获青天白日勋章、美国银质自由勋章。

好不容易挨到胜利,日军被赶走了,蒋氏却又发动内战,王凌云“身不由己”地被绑上战车。

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王凌云奉命率“美式机械化部队”解救74师张灵甫,后因遵从上峰命令“按兵不动”,致使74师孤立无援,张灵甫身陷绝地。

实事求是地讲,王凌云本没有错,却被“蒋校长”撤职查办。

至此,王凌云心灰意冷。

1948年,王凌云弃南阳逃襄阳,后又逃至四川,至此潜入大巴山隐姓埋名。

看得出,年过半百的王凌云是想远离战场,平平安安的了却余生。

但是,当了半辈子“大官”的王凌云,能轻易改变心性吗?

“剿匪”出身的王凌云见过太多画舫游戏,好不容易脱离战场,是该舒舒服服的歇歇了,身边再有美人相伴终老最好!

就这样,一身“老农”打扮的王凌云,竟然花费48两黄金为自己大肆操办婚事。

年过半百的年纪,却娶了一位标志的当地村姑为妻,这样就能安度晚年了?

或许王凌云没想到,新中国的老百姓警惕性太高,他娶的小娇妻也是贫苦大众,哪里容得身边有一位“谈吐不凡”的敌特丈夫?

于是,娇妻最终选择大义灭亲,连拉带扯地将王凌云推进解放军军营。

1961年,王凌云经改造后回到河南老家,并进入当地政协任职。

那时老母尚在,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再见母亲,那种幸福感是难以形容的,王凌云终于可以安度晚年了吧?

新中国建立后风起云涌,大运动再度袭来,曾在国军中地位崇高的王凌云又一次站上了风口浪尖,遂再度出走,至此彻底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关于“王凌云”的传说,后世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剿匪出身,曾对抗红军,逃跑后死性不改,又拉起一支队伍当了新中国的土匪!”

有人说“王凌云是蒋氏集团的心腹爱将,曾犯下累累罪行,后假意被抓,实则潜伏新中国多年刺探情报;逃跑后被接去了台湾,继续从事‘反共’事业!”

也有人说“王凌云是大英雄,抗日时可见一斑。”

功过是非后人评说,恰如开篇那句“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382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