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蒋介石来延安, 视察毛泽东住处发现一物摆弄, 尴尬得脸色铁青

历史实战派2024-04-16 11:39:24  83

1947年,对于国共两党来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双方在战场的优劣强弱对比逐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虽然胡宗南占领了延安,但毛主席这一灵活措施也使得胡宗南深陷泥潭。而当蒋介石来到延安,看到毛泽东的住处,也着实让他惊讶了一番。

毛泽东曾说过,红军在长征最困难的时候到达了延安,如果没有陕北红军不知会怎样,当年的延安是红军唯一的落脚点。大家在这里住了那么多年,肯定是有感情的。但现在他们必须要离开。

对于要撤离延安的决定,很多人是不明白的。而此时的毛泽东就好像是开了上帝视角,他认为一定要作出这个决定。他表示,我们并不是放弃延安,而是采取了另一种措施。

最终在汪东兴等人的宣传下,大家在撤离延安的时候,没有想象中的低落,反而情绪高涨。我们也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指挥能力和政治工作能力。

毛主席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话来告诉大家为什么撤离延安。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们是领略过那种惨痛的教训的。

随后,延安开始了有秩序的撤退。

在平静中,大家开始了不慌不忙的大搬家。带不走的东西就全部埋起来,党校把图书馆的书也都全部埋在了地下。

后来,当胡宗南等人到达延安的时候,窑洞里空空如也。对于蒋介石和胡宗南对延安的重点进攻,我军在他们进攻延安之前,就已经全部撤出。

当胡宗南到达的时候,当时的延安不过只是一座空城。对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延安,蒋介石和胡宗南是非常高兴的。

另一边的毛泽东等人,从1947年3月18日离开延安到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在陕北转战历时1年零5天,行程1000多公里。

转战陕北是非常艰苦和危险的,一位跟随毛泽东的工作人员说,转战陕北甚至比长征时还要苦。

毛泽东为何一直要保持好转的状态呢?他知道胡宗南的目的是驱逐毛泽东等人离开陕北,东渡黄河。而为了把胡宗南长期拖在陕北,毛泽东采取了此战术,使得胡宗南难以发现他们的踪迹。

与此同时,配合着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将胡宗南的部队拖累拖瘦,也缓解我军其他战场的压力。虽然条件艰苦,但毛泽东知道只要保持这样的状态,一定能得到胜利。

我们也不得不再一次佩服毛主席胸怀全局,高瞻远瞩。他以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信念,推动着解放战争的快速实现。

而在国民党这边,蒋介石也来到了延安指挥作战。不过,当他看到毛泽东住处时,也有了很大的震动。因为,他想象中的毛泽东与实际上差距很大。

国民党占领共产党人的巢穴,在南京政府看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在得知蒋介石要来延安时,胡宗南也立即忙碌了起来。为了保证将军能吃得好睡得好住得好,飞机来往多次,运送蒋介石生活的基本物品。

在蒋介石到达的第二天一早,蒋介石开始在延安城里转悠。

他来到了毛泽东曾经住过的窑洞,和农民的住处没有什么区别,没有门窗,住处在他看来非常简陋。

虽然蒋介石早就知道共产党人的条件是艰苦的,但也没想到是这样艰苦。他看着这近乎原始的窑洞,仍然十分震惊。他没办法想象到毛泽东是如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指挥军队与国民党对抗。

尤其是当他在毛泽东的院子看到一个东西,更让他心绪不宁。他不知道院子里摆放的是什么东西,胡宗南告诉他这是纺车,共产党的领导人都会纺纱。

听到这里,蒋介石上去摆弄了几下,不小心却划伤了手,当即尴尬得脸色铁青。其实,他心里是非常不服气的,应该是不愿意相信自己确实和毛泽东有很大的差距。

他想象到这些年来,国共两党争斗,两党难分高下。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的对手实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完成和自己的对抗,甚至好几次成为手下败将。

他不敢相信,自己会输给这样一个感觉像是一个“农民”的人。在延安呆了一天,蒋介石就离开了这个地方,因为在这里他总会感觉到毛泽东给予他的一种无形的压力。于是,他逃也似地匆匆回到了西安。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来到延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3570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