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布了2023年的财报。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替代韩国,成为第二大市场。而且按照阿斯麦的说法,去年全世界的芯片需求整体放缓,但业绩还是比2022年增长了30%。这个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中国市场。
同时,对于2024年,阿斯麦首席财务官罗杰·达森说,随着美国和荷兰政府的出口限制令开始生效,2024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可能会降低10%到15%。
我们要说的重点,倒不是阿斯麦的数据,而是这些数据背后的供应链博弈。
首先,按照阿斯麦之前的计划,去年的9月1日,就已经是禁令实施的日子。但阿斯麦却在禁令生效前,主动向荷兰政府申请延后。根据坊间的推测,这很可能是因为,随着华为Mate60上市,等于是宣告咱们已经搞定了7nm芯片。你看,假如禁令的目的是不给你技术,而现在咱们已经搞定了关键技术,禁令的必要性似乎就没有那么急迫。
其次,禁令生效的时间虽然延后,但禁令的严苛程度却提高了。而且回顾过去几年,这个严苛程度其实在不断加码。2022年10月,美国给阿斯麦提的要求是,193nm光源,且分辨率小于45nm,套刻精度小于1.5nm的光刻机,不允许出口。这几个数值,都是光刻机的技术参数,数值越低就越先进。而到了2023年10月,禁令升级,套刻精度从原来的1.5nm,又拓宽到了2.4nm,高于这个精度也不能出口。而今年,根据阿斯麦最新公布的消息,个别中国先进芯片制造晶圆厂,将无法获得NXT:1970i和NXT:1980Di设备,这是两款更加初级的光刻机。
当然,根据目前市面上的分析,这个影响是可控的。一来,我们自己的技术在进步。二来,过去采购的光刻机还有大量存货。
但是,从中还是能看出,不管是别人对我们的卡脖子,还是我们自己的国产替代,这些事发生的过程,比很多人想象得要复杂得多。这其中充满了动态的博弈。
正好前不久,产业观察家林雪萍老师和财经作者曾航老师做了一场关于国产替代的对谈。其中有这么几个观点很有意思,分享给大家,也许能对理解国产替代以及有所启发。
第一,关于卡脖子是怎么发生的?过去很多人觉得,卡脖子是一个技术问题。但是,林雪萍老师认为,卡脖子的本质,其实是系统失灵。
什么意思?卡脖子,一般有三种情况。分别叫,造不出、卖不出和嵌不进。
造不出,说白了,就是缺少这个技术,这是纯粹的刚性制约。这种情况有没有?有,但是数量有限。真正涉及面广的,是后两种情况。也就是,卖不出和嵌不进。
卖不出指的是,这个技术咱们不是搞不定,而是经济上不划算。比如,有个设备叫高端五轴联动机床,主要用来生产复杂曲面,像轮船上螺旋桨、汽轮机上的转子,都需要用到它。这个高端五轴联动机床,我们其实不是造不出来,而是这么复杂的设备,即使造出来,初期良品率可能不会太高,其他厂商未必会采购。而要想提高良品率,就需要不断磨合,不断调试,这个过程中的成本极高。
再比如,之前网上一直流传的圆珠笔芯的故事。我们不是造不出来,而是一旦造出来,初期也必定要面临大量的调试。比如,怎么提升良品率,笔芯如何与油墨的特性契合。这个调试过程需要巨大的成本。而且即使你调试成功,市场规模也有限,经济上未必划算。
这是卡脖子的第二种情况,卖不出。
第三种情况,叫嵌不进。说的是,现有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坚固的利益共同体。他们不会轻易换供应商,即使你有技术也进不了这套供应链。比如,按照林雪萍老师的观察,中国的龙芯3A6000处理器,已经可以对标酷睿第十代。但是,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已经有固定的供应商,他们就很难打进去。
再比如,半导体的上下游企业,经常交叉持股。台积电与阿斯麦之间有交叉持股,而阿斯麦的上游供应商蔡司,跟阿斯麦之间也存在交叉持股。这就导致,它们成为一个高度绑定的利益共同体,谁也不会轻易换掉谁。后入局的人即使有技术,也很难进入目前的供应链。
前面说的是,卡脖子的三种情况。造不出、卖不出和嵌不进。
第二,如何解决卡脖子难题?
意识到问题的本质,它的解法,是不是也就变清晰了?既然卡脖子在多数情况下,是系统问题,就需要用系统的方式来解决。
比如,技术攻坚必须得有用户参与。说白了,就是得有人愿意用你的第一代技术。这么一来,你才有机会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反馈去迭代第二代、第三代,最终做成熟。比如,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EDA,也就是工业设计软件面临卡脖子。后来清华、北大、哈工大、上海交大一起攻坚做出了自己的EDA,也就是当年著名的熊猫EDA。但这时,国外突然又解除了对EDA的限制,对一些高校还免费赠送。结果,刚刚有苗头的国产EDA,就又被市场边缘化了。直到最近两年,这个情况才扭转。从这个角度看,用户参与,就像技术攻坚的阶梯。一旦这个阶梯消失,整件事就很难完成。
再比如,扶植链主企业。也就是,得有一批能把整条供应链整合起来的企业。比如华为能带着上下游的协作者一起往前走。再比如,得有一批主攻专精特新的小巨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卡点、堵点等等。
前面这些解决方案也是近几年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推进的重点,目前都有相当程度的进展。
但是,除此之外要想让国产替代加速,还需要两个因素。
第一,是建立属于中国的工业神话。所谓神话,指的是一套叙事体系。人家只要想到这个叙事,就会想到你。
比如,德国的工业神话,是隐形冠军。说到隐形冠军,很多人就会想到德国。
再比如,日本的工业神话,是精益制造。之前曾经有人分析过,说日本产品的感知质量,要高于实际质量。说白了,它总能让你觉得,它的质量比实际上还要稍微好一点。怎么做到的?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工业文化的输出。
而在林雪萍老师看来,尽管咱们中国的工业能力一直在提升,但跟它相匹配的工业文化和神话,还没有形成。说白了,在做技术的同时,咱们还得把故事给讲好。
第二,要想带动供应链升级,链主企业必须有强大的品牌。因为只有有品牌,产品才能有溢价,才能维持高毛利。这么一来,即使市场波动,链主企业也有降价的空间,不至于使劲压低供应链成本。这样供应链企业才有余力,去搞创新,做研发。
比如旅行箱上的滑轮,一个高端品牌给供应商的采购价,大概是60块。有这个价格在,供应商就可以去找更厉害的设计师,找更好的材料,滑轮就会越做越好。但是,一个普通的箱包公司,滑轮的采购价大概只有3块。这就导致,它的供应商只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控制成本上,根本没余力做研发。
这就像挖战壕,一条供应链有三层战壕。第一层是产品的品牌。第二层是构成产品的零件。第三层是构成零件的原材料。一旦品牌这第一道战壕失守,后两道战壕也会溃散。
说到这,是不是又验证了那句话,国产替代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课题,它更是一项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同样,一旦解决这个问题,它所带来的,也将是难以撼动的系统级优势。
文章来源于新工业网,侵删。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3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