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初至道光年间,各省督抚的比例基本维持在满七汉三的左右,如果是乾隆朝的话,汉人出任督抚的比例恐怕还不到30%。而且凡是汉人出任督抚,一般都会设定很高的门槛。
清代是满洲贵族建立的政权,自建国的那天开始就对汉人官僚集团心存戒备。及至入关,历代皇帝虽标榜满汉一家,实则满汉藩篱之隔仍很明显。
满汉之分体现在官缺上尤其明显,分满缺、蒙古缺、汉军缺和汉缺,按定例满员可以出任所有职务,而汉人只能在汉缺中拣选。汉人官僚不仅无法担任被皇帝认为是最核心的职务,而且仕进的空间也十分有限。
从法律层面上来讲,总督、巡抚的任职资格并没有规定是“旗缺”,汉人同样也在铨选之列。不过,汉臣要想升任督抚十分困难,只有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才能获得皇帝钦点:
其一、出身名门久沐皇恩
不知诸位有没有发现,清代汉人督抚群体中,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很好的出身。这里所指的出身包括两点,一是科举功名即进士出身;二是家庭背景即生于官宦之家。真正出身寒门的汉人督抚不能说没有,只是少得可怜,一只手大概就能数的过来。
清代皇帝骨子里都是惧怕汉人掌权的,而满人数量毕竟又太少,可选择的余地不大。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汉人官僚集团,对于皇帝来说是不得不用。
一方面是必须要用汉臣,另一方面又要用的放心,那么只能把目标锁定在官宦之家。毕竟地方上的名门望族,都是几代人为朝廷效过力的,他们也是统治群体的一部分,不太可能会反对朝廷。
比如说,山东诸城刘统勋家族,他的爷爷刘必显和父亲刘棨,是顺治、康熙朝进士,在地方为官期间政绩都很突出。刘统勋更不必说,官至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这样的家族岂会对朝廷有异心。
所以当刘墉被乾隆外派地方为官后,升官速度就很快,还提拔为安徽、湖南巡抚。如果说刘墉出生在一个普通百姓之家,没有祖上的政治铺垫,那么毫无疑问,在乾隆朝督抚多选满员的大背景下,他大概率是不会出任巡抚的。
乾隆时期官场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各省汉人官员的天花板就是布政使、按察使,奋斗一辈子能够混个从二品或正三品,已是到顶了不能再有其他的奢求。
其二、皇帝熟悉且能力、品行俱佳者
清代在京各衙门中,翰林院、詹事府属于清要部门,翰林官中会被挑选出少部分人充当日讲官或是直接进入南书房,成为皇帝的贴身秘书。
这些人品级普遍不高,胜在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接触皇帝的机会很多,所以皇帝对他们的能力、人品也都很了解。尤其是清代皇帝都喜欢提拔青年才俊,只要符合条件这些翰林官们的升迁速度都很快。
按照程序,翰林官们只要在六部历练一段时间,就可以外放为道府,然后按部就班升任按察使、布政使、巡抚以及总督。这一点其实和现在领导的秘书是一样的,只要服务好领导,升官一般都比较快。
还有一类是非翰林出身的汉人才俊,他们被分发到各部院任职后,因其工作政绩突出,或者说在一些重大事件上表现得十分抢眼,那么也会获得皇帝的重视。一旦时机成熟,也会空降到地方,经过历练之后就是督抚的后备人选。
从咸丰之前的各省督抚任职资格来看,90%以上的汉人督抚,都不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爬上去的。基本上他们都有在京任职的经历,由于受到皇帝的认可,以京官外调各省,起步都是知府和道员。
其三、得到朝臣和各省督抚的举荐
朝廷用人一方面是按照吏部现行的人事程序,缺出之后在应升应补官员中进行铨选,此为论资排辈;另一方面是大员与督抚举荐,这类岗位一般都比较重要,属于请旨缺和替缺。
各省督抚作为封疆大吏,皇帝对他们本身就很信任,只要他们向朝廷举荐下属,一般都会被皇帝采纳,同样督抚若是参劾下属,也基本上是一参一个准。
说得直白一点,督抚就是皇帝在地方的代言人,朝廷赋予了他们了一定的人事权。如果连督抚举荐下属没有被采纳,那就说明皇帝对他多多少少已经失去了信任。
前面说了,出身寒门的汉人地方官,不管政绩有多突出、操守人品有多好,都不太可能爬到巡抚这一级别,因为他们不具备前两个任职条件,唯一的通道就是上司的举荐。
比如说于成龙,他不过是一个副榜贡生,四十多岁才好不容易混了一个罗成知县。我们不否认于成龙的能力和操守,但要是没有他的顶头上司广西巡抚金光祖的极力推荐,于成龙是无论如何也出不了头的。
当了福建按察使以后,于成龙又得到康亲王杰书的举荐,此后他的仕途进入巅峰,继而升布政使、巡抚、总督,称为清代著名的大清官。
无独有偶,乾隆时期著名的封疆大吏李世杰,不过是个落魄生员。后来他捐了一个巡检,得到上司两江总督尹继善、江苏巡抚庄有恭的赏识,在两位封疆大吏的举荐下,李世杰得以华丽转身,跻身督抚之列。
不难看出,汉人地方官员要想做到督抚级别,必须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一个,否则的话就是痴人说梦,甚至可以说往上爬一级都很难。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2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