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大授衔中,最耀眼的当然是十大元帅,这是当年实授等级最高的。其实在拟定的方案中,在元帅之上还有个大元帅,这个大元帅只授予毛主席一人,不过毛主席拒绝了。
新中国的军衔在某些方面借鉴了苏联,苏联的大元帅就授予了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人大常委还专门就此开会讨论,认为毛主席指挥作战的次数要比斯大林更多、时间比斯大林更长,所以理应也要授予大元帅。
不过当众人向主席提及此事时,毛主席直言:苏联有的,我们不一定非要照搬。这个大元帅我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衣服,多不舒服嘛!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也不方便。
因此大元帅就成了新中国最高且只设未授的军衔,其实在民国时期,中国也出现过一个与大元帅对等的军衔叫做中华民国特级上将,被授予者只有蒋介石一人。这么一对比,还是有差距的。
并且民国时期的军衔非常混乱,以至于出现了师长、军长、副总司令员都是一样军衔的情况,让人哭笑不得。
1931年4月,国民政府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主要沿用的是北洋时期的一些衔级。
这个时候的民国只是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实际上东北、西北、华北等地都属于地方军阀割据。再加上没有统一的授衔机构,国民政府可以授,总司令部可以授,军事委员会可以授,甚至军阀自己也可以授。
所以当时蒋介石自己都不知道民国到底有多少个上将,在1933年的一次讲话中,他气愤地说道:国民党军队跟列强比起来,战斗力很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数不清了。
有感于这种混乱的情况,国民政府在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两次重新制定了军衔等级表,于1935年3月正式颁布,上将就分为了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
在颁布新军衔等级的同时,国民党也授予了蒋介石特级上将军衔,自己先过了一把瘾。
特级上将只有蒋介石一人,其他的两级上将也限定了人数,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上将离开军队或者去世后,才由中将晋升补齐。
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国军的中将可是积压得厉害,据不完全统计,国民政府在大陆时期共授予了超过900名中将,这些中将的职务跨度相当之大。
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次改编,将原来的军改为整编师,因此出现了众多的中将师长,像大部分人都很熟悉的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还有整编第10师师长熊绶春、整编36师师长钟松等等。
整编师等同于军,所以这中将师长还说得过去,但整编第1师第1旅旅长黄正诚、整编第55师副师长兼第29旅旅长理明亚也是中将。
这就已经有些混乱了,还没完,再往上的军长同样也是中将,像49军军长郑庭笈、64军军长刘镇湘、整编29军军长刘戡(刘戡1948年战死,蒋介石到台湾后追赠上将)等等,有些资历较深的副军长一样是中将。
军长与中将军衔倒是比较匹配,但比军级别更高的兵团司令、绥靖区司令还有很多中将。
像黄百韬、黄维、邱清泉等人掌握一个兵团,手下有几个军十来万人,按道理来说军衔起码要比军长高吧?但实际上也是中将。
比兵团再大一点的就是“剿总”了,“剿总”相当于解放军的野战军。而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杜聿明,他即便实际行使了“剿总”总司令职权,管辖了多个兵团,但仍是中将。
还有山东绥靖统一总指挥部主任王耀武,统辖第二、第四、第九、第十、第十一绥靖区党政军各机关,权力基本上跟“剿总”没差多少,也依然是中将。
从师长到“剿总”副总司令,这个跨度实在有够大,没办法,从1935年整编授衔时就限定为60人,包括特级上将1人,一级上将8人,二级上将23人,中将加上将(即佩三星上将领章的准上将,领的是中将工资,档案军衔仍是中将)28人,想要晋升为上将,就得熬到有空缺。
比如蒋介石的铁杆心腹陈诚,从1930年开始成为蒋介石嫡系王牌军长,但是一直熬到了1939年,刘湘病逝一年多,陈诚才递补为二级上将。
连被称为“小委员长”的陈诚都破不了这个规矩,其他人更是别想了。但是其他人立功了也不好不授,所以就出现了中将扎堆的情况,让军队的指挥系统增添了些许混乱。
当然,国民党将军中被授予最多的少将,同样情况很乱,甚至有团长是少将的情况出现,只是少将的职务跨度没有中将这么大。
相比之下,我军1955年授衔就要合理得多,除了极个别的特殊情况外,基本都是军衔对应职务,这样管理指挥起来才更顺畅。
以管窥豹,国军的输,不是没有理由的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