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能发展到这个地步的确也挺不容易的,在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广大投资者都在诟病市场扩容太快,实际上很少有人从头到尾地思考中国股市的战略目标。
当然了,这种目标可能之前也没有,只是在市场运行的过程中逐步就有了。
那么,什么时候这个战略划分才非常清晰呢?
或许是2023年的A股逆全球化大跌,自上而下地让我们想清楚了很多问题。当全球股市都在刷新历史新高的时候,2023年第四季度A股却在不停地探底,再次证明市场下跌的根源是自身,即便是自2019年来推动了一场注册制改革。
也就是说,站在金融供给侧改革角度来说,2023年底、2024年初,刚刚走过了上半场。而闲闲财经用“A股的第一阶段目标”来描述,是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的。
毕竟,A股不是全球先试先行的典范,是有国际成熟市场模板的,并且定位是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市场,这就注定了有借鉴和有自身特色。
借鉴谁呢?
全球金融市场最发达的地区是美国,毋庸置疑,A股的改革要吸收美股的成功经验。
我们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是一直“对标”美股的,既然有“对标”势必就有大的整体框架,过去10几年来,老股民都熟悉,打造中国的纳斯达克,从中小板,到创业板,又到科创板,现在又是北交所。虽然,变化非常大,但定位日渐清晰。
清晰的背后,实际上是我们决心搞好A股的时候,2019年推动注册制改革是重要拐点。
当前我们也不必纠结哪个板块是中国的纳斯达克了,必须要承认,整体容量对标美股已经基本形成。
从数量上来说,目前A股与美股上市数量基本相当,不同之处在于美股长期走牛A股10几年如一日。市场大幅扩容,是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在注册制改革之后。
直到2023年第四季度,市场用血淋淋地现实告诉我们,继续扩容下去市场肯定承受不了,必须要做出阶段性休整。
如果站在更长的发展过程来看,自1991年底沪市开板以来,中国股市走过了33个年头,用时33年,多次阶段性扩容和大幅扩容,从数量上基本追平了美股。
狭义上来讲,从我们决心搞好股市的2019年算起,走过了5个年头。
当然了,按照过去的操作方法,未来几年A股可能或许仍有大幅扩容的潜力,而这样做法的必要性就变得不再那么充分了,毕竟美股成功的模板就在那里。
除非中国经济有一天成为全球的超级巨无霸,这种必要性才可能会显现。也就是说,依照当前中国经济的体量,能够拥有5000家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就能完全搞活中国经济,并且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这就能回答我们过去多年来投资者的重要疑惑了,为啥A股总是在扩容,甚至被很多业内专家们狠批,却依然坚持不懈地扩容下去的重要原因。第一阶段目标没有完成前,扩容是A股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
而现在,这一阶段终于完成了,市场也在2023年底告诉我们,当前中国经济的体量,只能支撑这么多的上市公司,过犹不及。
接下来就非常有必要实施第二阶段了,标志性事件是新“国九条”在4月份的发布。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闲闲财经认为是维持住市场的整体供需平衡,上市速度开始放慢,退市速度开始加快。最终目标是总上市家数变化不大,退市与上市家数实现基本平衡,这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生态,新陈代谢加快,优胜劣汰加速,市场就会长牛。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退市加快,以及A吃A的情况加速,将是未来5年A股的一个主基调。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10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