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野第9军是由哪支部队改编而来, 首任军长是谁, 后来建制如何

伏生百年2024-04-10 20:54:46  1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军于1950年1月由新疆起义部队一部改编而成。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解放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后威逼新疆。国民党军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主席鲍尔汉接受中共中央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于9 月25日通电起义,新疆和平解放。

国民党新疆警备副总司令、南疆警备司令兼整编第42 师师长赵锡光随陶峙岳率所部起义。

1949年12月29日,赵锡光整编第42 师就地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军,隶属第22兵困建制。赵锡光任第22 兵团副司令员兼第9军军长,张仲瀚任政治委员,王根僧任第一副军长,陈德法任第二副军长,李祖唐(后叛变)任参谋长,刘德敬任后勤部部长。下辖:

第25 师,刘振世任师长,贺振新任政治委员;

第26 师,罗汝正任师长,王季龙任政治委员;

第27 师,陈骏任师长,龙炳初任政治委员。

改编后,部队即投入戍边农垦生产和整训。

为了彻底改造起义部队的旧思想、旧作风、旧制度,树立新思想、新作风、新制度,第一野战军领导按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对起义部队采取团结、教育、争取、改造的政策,从第2、第6 军抽调1170 名干部, 153 名战士骨干和600 余名参军的学生到起义部队工作,加强对起义部队的领导,迅速建立起各级党委会,革命军人委员会和政治工作制度,使之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1952年4月,第9军军部与第22兵团兵团部合并,由第22兵团兵团部兼第9军军部;11月,第9军番号撤销。

1953年5月,原第9军3个师依次改编为新疆农业建设兵团第7、第8、第9 师,成为一支有组织、有训练的产业大军,为保卫新疆,建设新疆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实行党政军企高度统一的特殊管理体制,在所辖垦区内,依照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是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所属师、团场及企事业单位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行政区内,主要由兵团自上而下地实行统一领导和垂直管理。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1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司令员王震率领第2、第6军进军新疆。此后,第2、6军同新疆民族军改编的第5军、新疆起义部队改编的第22兵团,在完成维护社会秩序及平叛剿匪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

1952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命令驻新疆部队一部就地转业为农业建设部队和工程建设部队,担负起经济建设任务。

1953年5月,新疆军区奉命将所属部队分别整编为国防部队和生产部队。第22兵团及第2、第5、第6军各一部改编为农业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7、第8、第9、第10师和建筑工程第1师,以及工程建设团和汽车运输团。

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生产部与第22兵团合并,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第6军大部,第5军大部,第22兵团全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接受新疆军区和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双重领导,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

兵团第一任司令员陶峙岳,第一任政委王恩茂(兼),张仲翰为第二政委。

兵团下辖10个农业建设师,2个生产管理处,1个建筑工程师,1个建筑工程处及一些直属单位,总人口17.5万人,官兵10.55万人。

截至1956年12月底,兵团官兵全部办理复员转业手续,并自1957年7月起实行工资制,取消供给制,实现了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转变。

为了解决官兵婚姻问题和增加有生力量,先后有湖南、山东、河南、上海、武汉、北京等地支边青年来到兵团。还有全国各地知识分子、科技人员支援兵团。三年困难时期,更有甘肃、河南、四川及其它省份的农民、青年学生作为自动支边人员大批涌入兵团,壮大了兵团力量。

截至1962年,兵团总人口已近百万。

197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建制被撤销。自治区党委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总局。该总局一直延续到1981年。

分管新疆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立者王震在1981年上半年巡视新疆后即向邓小平提出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构想。

1981年8月13日至14日,邓小平在王震、王任重陪同下到石河子垦区视察,参观了棉田、农科所、原兵团战士的家。邓小平此次视察对日后恢复兵团起了决定性作用。

1981年12月,中央政府决定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名称由原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开始二次创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受中央人民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双重管辖,享有省级的行政、经济权限,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实行国家计划单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管理体系主要有兵团、师、团三级。兵团部设在乌鲁木齐市。

201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辖14个师(其中包含1个建筑工程师)及185个农牧团场(其中包含11个建筑工程团)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

第1师于1953年成立,分布在阿克苏地区,师部驻阿拉尔市。前身是第2军步兵第5师,前身是八路军120师359旅。

第2师于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师部驻铁门关市。前身是第2军步兵第6师。

第3师于1966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境内,师部驻图木舒克市。前身是第5军步兵第14师。

第4师于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伊犁地区境内,师部驻可克达拉市。前身是第5军步兵第15师。

第5师于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师部驻双河市,前身是第6军步兵第16师。

第6师于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师部驻五家渠市。前身是第6军步兵第17师,即西北野战军新编第4旅。

第7师于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奎屯附近,师部驻奎屯市,拥有胡杨河市,前身是第22兵团第9军步兵第25师。

第8师于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石河子附近,师部驻石河子市,前身是第22兵团第9军步兵第26师。

第9师于1962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北部边境地区,师部驻额敏县,前身是第22兵团第9军步兵第27师。

第10师于1959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境内,师部驻北屯市,前身是第22兵团骑兵第7师。

第11师(建筑工程师)于1953年成立,以工业、工程施工为主,师部驻乌鲁木齐市,前身是第22兵团骑兵第8师。

第12师即原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于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境内,师部驻乌鲁木齐市。

第13师即原哈密农场管理局于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哈密市境内,师部驻新星市。

第14师即原和田农场管理局于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境内,师部驻昆玉市。

2012年12月24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举行兵团农业师更名暨揭牌仪式。经中央批准,兵团13个农业师的名称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某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某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中国成立至今唯一没有被裁撤的生产建设兵团。

从古代的西域到清朝时的屯垦戍边,再到解放军在新疆的生存建设,新疆历经千年,一直是我国的西北屏障。

在历史的长河中,左宗棠、陶峙岳等英雄曾为新疆的稳定与解放付出巨大努力,使这片土地成为了祖国的重要一角。

【国民党整编第42师】1939年8月,国民党军队为加强西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在兰州以第191、第48师和第7预备师等部合编组成第42军,隶属第8战区。杨德亮任军长,张坤生任副军长,下辖:

第48师,罗列任师长;

第191师,杨德亮兼任师长;

第7预备师,严明任师长。

该军组成后,主要驻守在陕甘宁边区担任黄河沿岸的防御任务。

1943年,国民党军进行部分部队编制调整,该军第48师奉命改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辖,另外新建第41师,隶属该军编制序列。

1944年4月,第42军改隶国民革命军第29集团军。

1945年,国民党军调整建制,第42军第191师改隶第91军,新编第41师改隶国民革命军暂编第5军,另将第91军暂编第58师改隶该军。此时,该军下辖:

第128师,柳正欣任师长(第8战区撤消时,将战区直辖之第128师改隶该军);

暂编第58师,叶成任师长;

预备第7师,李禹祥任师长。

此次整编后,该军奉命由甘肃河西走廊进驻新疆哈密,改隶新疆警备总司令部。

1946年6月,张治中代表国民党政府与新疆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代表达成协议,改组新疆省政府,该军军长杨德亮调任西北行营参谋长兼陇东指挥所主任,赵锡光任第42军军长。此时,该军下辖:

预备第7师,侯声任师长;

暂编第58师,叶成任师长。

原辖第128师归西北行营直辖。

1947年初,该军奉命进行编制调整,暂编第58师改编为第227师;预备第7师改编为第65师。

1948年春,该军改编为整编第42师,赵锡光任师长,原下辖部队改编为整编第65、整编第128、整编第201旅。整编第128、整编第201旅均系新扩建的部队。该军此次整编后,隶属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驻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担任守备任务;同年9月,第201旅番号撤消。

1949年9月,第一野战军第1、第2兵团在河西战役结束后,于酒泉、玉门、安西、敦煌地区集结后向新疆进军。

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参谋长陶晋初、副司令兼整编第42师师长赵锡光等人,在中国共产党爱国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赞成中共中央关于解决新疆问题的主张。

9月25日,陶峙岳领衔驻新疆国民党军将领,联名向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起义通电。整编第42师参加了由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领导的新疆“九二五”起义,接受人民解放军和平改编。

【首任军长赵锡光】云南省保山市人,1921年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团长、副师长、师长、军长,第38集团军副司令,第8战区政治部主任,新疆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第42军军长,南疆警备区司令兼整编第42师师长。

1938年武汉保卫战爆发,胡宗南兵败,为了能让自己顺利逃脱,胡宗南有意安排赵锡光的167师负责断后。赵锡光知道胡宗南的险恶用心,但为了抗战,他奉命坚守阵地48小时。胡宗南以为赵锡光会命丧战场,没想到赵锡光带着他的167师成功撤退下来,这令胡宗南大为惊讶。此战过后,他得到了胡宗南的赏识,在胡宗南的大力提携下,他被提拔为36军的军长,负责陕东一带的河防。

从1947至1949年,赵锡光始终坚持新疆的和平解放,先是支持张治中提出在新疆实行和平、安定、进步、建设的方针;接着是以部队守土有责,保民有责,不能置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于不顾为由,拒绝代总统李宗仁东调部队参加内战的命令;后是密切与张治中、陶峙岳将军配合,在焉耆与陶峙岳将军秘密会晤,达成等解放军进入新疆,待秩序稳定后即交出兵权解甲归田的秘密协定,进而与新疆国民党军事实力派人物国民党整编78师师长叶成、整编骑兵第1师师长马呈祥、驻新疆军统特务负责人罗恕人针锋相对,坚决主张起义。

赵锡光部所属的兵力分别驻南疆的吐鲁番、焉耆、阿克苏、莎车、喀什等军事重镇,把驻防玛纳斯以东到奇台、哈密一带的马呈祥和叶成的部队困在了北有蒙古人民共和国和南有赵锡光,西有伊宁、塔城、阿泰勒三区民族军的包围之中。

当时赵锡光以国民党新疆警备副总司令、南疆警备总司令兼整编42师师长的身份率部参加了和平起义,使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和平回到人民中来。

当时新疆处于西有东突分裂势力和外国势力的干涉,中有国民党叶、马、罗驻军,南疆有赵锡光控制的多种势力互相制约平衡的复杂状态之中,哪一方稍微出差错就会失去力量平衡,就会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危险。

由于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赵锡光将军深明大义,在新疆的和平起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和平起义的胜利进行。

1949年9月,赵锡光在新疆率部起义。后任解放军第22兵团副司令员兼第9军军长。22兵团在陶峙岳和赵锡光带领下成建制转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950年11月,赵锡光兼任石河子城建处处长。

1954年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

1955年10月赵锡光在石河子病逝。年仅54岁。

在新疆石河子市,有一座山名叫将军山,将军山是现代人取之得名,主要原因有二点:

一是此山的东端有一峰峦,红色山体,犹如一身披红色铠甲之将军,威风凛凛,守望着这片美丽的土地;

二是建国之初有三位将军在此地描绘石河子军垦大业,后来便有如今遍地是牛羊,瓜果常飘香的景象。

石河子描述的三位将军便是22兵团司令员陶峙岳、政委王震、副司令员赵锡光,后来三位将军都安葬于此。

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与第22兵团兵团部合并,正式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领导机构,第22兵团番号撤销。

第22兵团指挥部司令员陶峙岳 ;政治委员王震;副司令员赵锡光;副政治委员饶正锡;参谋长陶晋初;政治部主任李铨。

第22兵团第9军军长赵锡光;政治委员张仲瀚;第一副军长王根僧;第二副军长陈德法;参谋长李祖唐;副参谋长曾文思。

第22兵团骑兵第7师师长韩有文原国民党整编骑兵第1师少将师长,起义后历任第22兵团骑兵第7师师长、新疆军区副参谋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处副处长兼第一养禽场场长等职务);政治委员于春山(山东茌平人;1952年10月调空军部队参与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11航空学校并担任学校政委)。

第22兵团骑兵第8师师长马平林(浙江黄岩人,原国民党整编骑兵第9旅少将旅长兼喀什警备司令部司令;起义后历任22兵团骑兵第8师师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程处副处长、工程处行政办公室主任、新疆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等职务);政治委员张献奎(山西忻县人,原第一野战军第2军第4师第12团团长)。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0118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