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因病逝世,邓小平得知后,感觉很是惋惜,他表示蒋经国死得太早了。他认为,如果蒋经国健在,国共有可能会有第三次合作。邓小平会有这样的期望,完全是从廖承志致信蒋经国开始的。
其实,廖承志给蒋经国写信并不突然,它是中共中央对台工作的一个步骤,也是邓颖超按照中央部署作出的一个对台工作的大动作。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议两岸开放经贸、旅行和通邮。在那个时候,廖承志致信蒋经国,提议国共第三次合作,并表示愿意访问台湾。
虽然蒋经国谢绝了廖承志的来访,但他却也认为两岸实现文化和经济交流是必然的事情。
于是在1981年,邓小平进一步对蒋经国示好,让胡耀邦邀请蒋经国等官员回老家看看。叶剑英也在公开场合全面阐述了台湾归回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政策,提出了九条对台方针。
邓小平是个细心的人,他是非常了解蒋经国的,他知道蒋经国是个孝子。于是,邓小平指示浙江溪口的同志要他们修缮蒋经国母亲和祖母的坟墓。当蒋经国的手上拿着修缮好坟墓后的照片,心中自然有了触动。
后来,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也曾来往于北京和台北,他也充当了两岸的使者,传达着邓小平对台湾的政策。1986年,蒋经国也明确告诉李光耀,他的新想法,其中两岸统一是他强调的最明确、最强烈的一点。
但惋惜的是,就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蒋经国却离开了。不过,廖承志给蒋经国的那份信件还是在台湾引起了一番轰动。
因为台湾是禁止大陆的消息传进台湾的,所以廖承志的信件想要送进台湾,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好在,事情最后也顺利搞定。
廖承志非常重视在香港宣传中央的各项政策,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统一大业是很多人的愿望。
在香港的宣传阵地并不多,他们想着,如果以香港的《文汇报》《大公报》等作为宣传的主力军,这样一来能让香港更多的中间群众知道我们的政策,然后就是争取机会进入台湾,让更多的香港同胞知道我们的政策。
于是在1981年9月28日,廖承志打电话给香港新华分社,要负责宣传的杨奇立即赶到北京。
廖承志告诉洋气,中央已经批准了给蒋经国的信,让他们回去想办法,一定让台湾看到。其实,香港的这些《文汇报》《大公报》也是绝对进不了台湾的。
但中间报纸《星岛日报》《华侨日报》也要经过台湾工作人员的检查,合格后能进台湾,不合格就被扣下。所以如果不做工作,这些报纸不可能全文刊登大陆的文章。但如果只是摘抄的话很可能会出现断章取义。
杨奇回到香港之后,找来两家的总编和主笔开始商讨要事。两位老人知道这是廖承志给蒋经国的信件,心中自然有几分了解。他们也觉得,促进国共和谈,祖国早日统一是最合适的时期。如果他们也能出一点力也是非常荣幸的。
他们就此答应说道:“杨先生,你放心,我们一定想办法刊登全文。至于用什么方式登,等晚上看了稿子后再来处理。”
第二天,在《华侨日报》上全文登出,放在了后面的版面里,也没有引起台湾工作人员的注意,顺利进入台湾。
《星岛日报》更加大胆,在头版发表了全文。但标题却写得很巧妙:《国共昨互促统一双方各言其志》。副标题写着孙运璇盼北京放弃共产主义,廖承志函卿蒋经国三度合作。
但在文章中大部分都是廖承志致信蒋经国的两千多字。
令人意外地是,这份报纸竟然也顺利进入了台湾。原来工作人员只会看一些标题,根本不看内容,而且把行政院长孙运璇也写在前面,也保护了这封信,顺利进入了台湾。
这样的行动可以称为是创世之举,这份报纸发表的日期竟然可以和《人民日报》在同年同月同日发表,甚至要比电报还快。
但很快,台湾特务部门就发现了这个消息,立即收回。但总有一些人不愿意交出来,如此一来,当日的那份《星岛日报》就成为了民间的珍藏品。
就这样,这份信件在台湾检察人员的眼皮下顺利传到了台湾,传到了蒋经国的手上。
事后,也曾有人去查问《星岛日报》的总编辑周鼎,他也是个聪明的人,搪塞道廖承志和蒋经国从小也有交往只是私人信件而已。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92662.html